规划问道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数据精英年终大冲刺开车啦!

同时报名还可享更多优惠:

任选2套同报,再减200元!

任选3套同报,再减360元!

任选4套同报,再减520元!

任选5套同报,再减700元!

任选6套同报,再减900元!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加我获取每套课程详细介绍
加我咨询和报名课程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国土空间发展及其规划有必要关注人口流动的新特征和新规律。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以近30年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人口流动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厘清国内外人口流动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突现分析和时间线分析,总结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热点的演进进程和发展趋势。根据图谱分析结果聚焦国内外210篇关于人口流动的种子型、高被引和中枢型文献,继而分析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的共性、差异及其驱动逻辑。最后总结新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以期为相关规划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1 近30年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的热点演变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1.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我国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开始于1990年左右,在文献选择上,国内外文献发表时间均设定在199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具体规则上,国内人口流动研究文献检索基于CNKI数据库,主题选择“人口流动”“篇关摘”中包含“城市化”“城镇化”或“市民化”,文献来源限定核心期刊。国外人口流动研究文献选取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要求文献标题中必须至少包含“population migration” “population immigration” “population mobility”其中之一,文献来源限定中科院JCR分区中urban studies、demography和regional & urban planning领域期刊。

本研究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首先使用CiteSpace对上述文献进行图谱量化分析,具体先对发文量和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统计,再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初步展现国内外人口流动领域的关键研究内容。然后,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校核和补充,确定最终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加入时间维度进行突现分析,研究各热点的时间分布和变迁规律,并据此推断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进一步在CiteSpace图谱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人口流动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种子型、高被引和中枢型文献进行深入比较阅读,试图捕捉国内外人口流动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变态势。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应用CiteSpace图谱量化分析的技术路线
来源:笔者自绘。

1.2  近30年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的发文量分析

国内人口流动研究发端于1992年,其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后,相关文献发文量逐年快速增长,2015年达到峰值,此后几年略有下滑,最终在较高水平上波动变化。这可能与人口政策发布和全国人口普查等重要数据公布时间有关。2014年后随着新型城镇化等政策出台,也极大提升了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热度。


国外人口流动研究始于1991年,其后总体呈现攀升趋势,尤其是2019年在经过短暂下滑后出现激增,且增势持续走高并延续至今,表明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于人口流动的研究关注热度仍然高涨,应是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注脚。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国内外发文量统计图
来源:笔者使用CiteSpace绘制。

1.3  近30年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的热点分析

调用CiteSpace内置算法对国内人口流动研究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新型城镇化、农民工、社会融入、少数民族、劳务输出、流动儿童少年、工业化、制度创新、管制、对策、人口流出,初步显示了流动方向、特征群体、影响因素、应对对策等关键问题。进一步结合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进行细化、校核与补充,可将国内人口流动研究归纳为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流动人口的流动和定居行为、人口流动对城镇化的影响等5大重点领域。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国内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来源:笔者自绘。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国内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来源:笔者自绘。

国外人口流动研究主要包括internal migration、residential mobility、asylum seekers等多种流动类型,climate change、choice、economic geography等多元化的流动原因,aids、community等社会描述词语,以及以impact和politics为代表的人口流动影响和应对。结合关键词共现分析,认为国外人口流动领域研究集中于人口流动的地域分布特征与演替、特征群体的形成与解释、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和权利表达、人口流动的影响和政策干预等5大方面。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国外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来源:笔者自绘。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国外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来源:笔者自绘。


1.4  近30年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的热点演变分析

国内人口流动研究的突现分析结果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影响,即各研究热点的突现与城镇化和人口重要政策的发布时间高度相关。时间线分析可视化结果中各个时间段均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热点分布,表明国内在人口流动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概念演绎相当活跃。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1990—2022年国内人口流动研究关键词突现分析
来源:笔者自绘。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1990—2022年国内人口流动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来源:笔者自绘。

国外人口流动文献的突现分析结果则较为均衡和多元化,没有明显的政策关联性,可能与国外研究同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关,但是总体上也能看出向内部迁移、微观行为研究转向的发展趋势。时间线分析结果显示,国外人口流动文献的重要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1990—2000年间,表明此时间段内国外人口流动研究已经成熟,此后研究多为对其的实证与补充,在这一点上与国内外人口流动文献有较大差异。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1990—2022年国外人口流动研究关键词突现分析
来源:笔者自绘。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1990—2022年国外人口流动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来源:笔者自绘。



2 近30年国内人口流动研究的热点演变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2.1  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

一是人口主要自西部向东部流动的区域指向保持稳定,但具体省份间的人口流动格局出现新特征。此外,跨省流动人口总量在近10年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主要流入地更加均衡。二是近年来城市群等小范围跨省流动及省内流动逐渐引起学者关注。总体而言,有关省内流动的研究目前主要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而对“省内跨市”流动、“市内跨县”流动乃至更小颗粒度的研究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县域城镇化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局部地区人口收缩也应引起学界重视。


2.2  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

一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流动趋势,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流动。二是相关研究开始关注流动人口的代际差别。三是流动人口在城市地区的滞留时间正在明显延长。总体而言,既有研究一方面相对忽略了人口流动两端地区的发展对人口流动的反作用,另一方面以“乡—城”流动研究为主,而对“城—城”流动的人口学特征关注不足。


2.3  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

现有人口流动的动因机制研究分为宏观和中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分析通常从人口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切入,考察空间距离、经济增长,以及户口放开、人才引进、支持就近城镇化与县域城镇化等政策导向对人口流动的作用。中微观层面从流动决策者角度进行分析,揭示流动者的心理、逻辑方面的特征。近年来,“家庭策略”“个体心理因素”“社会网络”“生命周期”等微观要素逐渐引起关注,已成为与结构性因素相抗衡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还有较大的研究拓展空间。


2.4  流动人口的流动和定居行为

由于流动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及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其流动和定居意愿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有关流动意愿的研究主要关注四川、河南、湖北等主要人口流出省份,而有关定居意愿的研究主要关注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流入省份和直辖市。已有大量研究关注流动和定居决策背后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流动意愿和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等个体特征,财产和劳动力配置等家庭特征,以及流入/流出地的经济发展特征、市民化难度和程度有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是收入差异、房价、社会保险、社会资本等各方面条件综合权衡的结果。鉴于近年来流动人口群体正在不断分化,农二代、企业主二代、养老族等新特征群体逐渐成型,值得进一步关注。


2.5  人口流动对城镇化的影响

当前,将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行关联分析的研究成果主要将城镇化进程作为发展背景来研究人口流动,或在结构性层面考察人口流动对城乡地区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流动人口被看作是城市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张的重要支撑,但也会对本地劳动力市场、房价和交通产生干扰。另一方面,有研究认为,人口城乡流动也使得农村地区空心化,流出地的人才资源枯竭,进一步造成流出地区的贫穷和落后,而很多研究也发现人口流动对缩小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的收入差距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短距离的就近城镇化和县域城镇化作用明显。本研究认为,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正负效应的评判,而应在具体的时间语境和空间尺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评估。



3 近30年国外人口流动研究的热点演变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3.1  人口流动的地域分布特征与演替

国外对人口流动地域分布的研究更加多元化。具体可概括为以下3方面:(1)国际人口流动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已较为成熟,其中又以全球南北流动①为研究重点,并且认为国际移民显著影响全球北方国家与南方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2)各国国内区域人口流动对地域空间重构具有重要影响。(3)城乡人口流动在不同国家具有较大差异性。总之,在国际人口流动的地域演替上,内部化、区域化已逐渐成为全球趋势。在较发达国家,国内人口流动的内部化、区域化往往被认为是经济效率的重要推动力,但在发展中国家,上述过程还有待进行动态评估。


3.2  流动人口特征群体的形成与解释

国外研究更加聚焦人口流动形成的劳务流动、退休和养老流动、高技能流动等特征群体。既有研究认为劳务流动是宏观经济战略、户籍和土地制度,以及微观个体及其家庭层面的经济收入、风险和福利等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退休移民的流动选择主要取决于受访者的教育水平、年龄和性别,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承受力。高技能移民群体向外迁移和定居意愿受到生命过程阶段、空间—人口环境和生活质量特征等的共同作用。


3.3  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

国外学界从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多元视角,以及个人、家庭等微观尺度探究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经济因素方面,主要探讨GDP、失业率、移徙成本、通勤成本和房价等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社会因素方面,已涵盖性别、社会网络、种族、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福利和保险等细分领域。政治因素主要包括战争、国际形势和人口流动政策的影响。生态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和极端自然事件。此外,流动人口的个体经历和情感依恋,以及对家庭维系和向上跃迁的策略,也会显著影响其流动和定居意愿。


3.4  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与权利表达

国外文献更关心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与权利表达,包括社会隔离和融入、不平等和权利表达、公共服务和设施、社会福利、邻里关系和社会资本等。具体来说,在社会隔离和融入方面,国外学者通常认为流动人口需要时间和机会才能打破隔离走向融合,长期在外生活的返回人员社会隔离表现更为强烈。不平等和权利表达研究主要关注移民、难民、寻求庇护者或移民工人在流入地的权利。


3.5  人口流动的影响和政策干预

持正面态度的学者认为人口流动有利于促进人口增长。持消极看法的学者则认为人口流动不但会产生流动失败后果的担忧,也会造成子女教育和成长环境的颠簸和动荡。此外,人口流动还会带来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变化以及碳排放的空间迁移,破坏生态平衡。针对人口流动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国外学者也认识到应当在政策层面做出积极干预,包括人口政策、福利制度等。



4 结论与讨论
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4.1  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的共性、差异及未来展望

本研究发现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有3个共同“转向”。首先是研究案例等级和尺度上的“内部化、区域化”转向。其次是研究范式上的微观行为转向。最后是研究视角上的社会、文化、生态多元价值转向。


然而,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是人口流动的现实内涵不同。国外研究的人口流动对象一般是永久性迁移,对应中文语境中的“移民”概念更加准确,而国内则是周期性的、不稳定的人口流动,在英文文献中常常对两者不加以区分。二是研究导向差异。国内的人口流动研究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性,而国外人口流动研究则理论导向性相对更强。三是研究对象特征差异。国内的人口流动议题主要针对大群体和大区域,而国外更多关注小群体,乃至个人的空间流动。四是研究落脚点不同。国内人口研究具有明显的实用色彩和管理属性,而国外则更关心个性化的、小群体的社会性议题。


本研究尝试提出国内人口流动的研究趋势的展望,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一是国内人口流动研究的空间尺度可能进一步收缩,具体表现在研究对象从区域流动向以城市群内部流动、县域城镇化为代表的地方之间及地方内部的短距离流动聚焦。同时,城市层面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流动人口和社区发展的互动关系。二是国内人口流动研究可能从特征研究转向行为研究的范式,即逐渐从宏观上的群体性特征描述和解释下沉到以个体和家庭为主体的微观领域,从而回归以人为本的落脚点。三是人口流动的研究将进一步与政策相结合。


4.2  面向城乡空间规划实践的应用价值探讨

一是要加强人口总量预测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关系,重点在人地对应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中人口与城镇化专题研究的科学论证,并与各类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要求紧密结合。


二是要加强对人口主要流入地和流出地两端地区的社区规划研究,不但要对流动人口进行统计并满足服务设施配套,更要真切关注流动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健康,体现“人民城市”的实践内涵。


三是要加强人口流动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相关城乡空间规划实践工作的结合。

总之,人口流动的最新发展及其未来趋势仍将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城镇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系统性研究。


注释:

① 因为南半球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在北半球,人们称发展中国家为“南方”,发达国家为“北方”。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24年第3期《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分析》,作者:刘竹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晨(通信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最近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星标”,不迷路!看完文章顺手点点“赞”在看,就可以准时与我们见面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人口流动研究的前沿方向是什么?近30年来国内外人口流动的研究热点、进程和展望丨城市数据派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