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近日,《自然资源学报》上线“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虚拟专辑。


国地科技基于数据融合与模型研发主题,发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 算法模型体系构建及应用》。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空间用途管制,既是现代国家空间治理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多个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命题。


目前,全国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获批复,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审批工作也即将完成,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如何做好各级各类规划的监督实施,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完善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联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组织专家学者围绕上述关键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虚拟专辑


专辑包括8篇文章,分别刊发于《自然资源学报》2024年第2期、第4期、第10期与第12期专辑论文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及绩效评价的理论探索与概念辨析、框架建构与关键议题、数据融合与模型研发,以及专项规划监测评估等主题,既有理论性思考、也有实践性总结,既有总体性框架设计、也有深度的技术研发。论文作者来自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等多类型机构,“政产学研”结合紧密、学科交叉融合态势显著。




理论探索与概念辨析



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是一项实践活动,应当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深化改革的需求,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对重要的概念进行辨析,并识别国土空间规划与监督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重要监测评估内容等。

《规划堕距与规划悖论:一个理解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视角》指出,在规划编制实施中存在的三种悖论导致规划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不一致。即,规划的确定性与目标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国土空间治理的整体性要求和现实中规划权力的分割性现实之间的不匹配、多主体间的价值目标张力不同。为此,需要重视规划的动态性和系统性研究,调和规划实施中的不一致。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体系的关键问题与优化策略》对监测、评估、预警等核心概念和内在逻辑进行了辨析。提出需要明晰分级分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的重点内容,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推进监测评估预警工作的数智治理水平,并开发相应的算法、应用模型和系统,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的理论框架、技术体系和应用场景。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框架建构与关键议题



国土空间规划是涵盖全要素多尺度全周期的综合性规划,规划要素繁多且相互交织影响。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既需要内容全面,又需要重点突出。为此,一方面需要面向整体性系统性空间治理的需求,建构覆盖全要素的评估框架;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地区规划的特点,识别评估评价的重点内容和关键议题。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框架建构与关键议题》指出,国土空间开发绩效需要在评价对象、绩效内涵等方面进行拓展,尝试建构了面向规划实践工作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认为应该从目标定位、评价标准、运作方式等方面,确定与不同规划层级和空间尺度相匹配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并对评价范畴、技术方法、实践衔接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探讨。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实践探索——以宁波市为例》立足城市层级,从监测工作定位、内容技术体系和传导衔接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工作的不足,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全过程支撑”的工作定位,并以宁波市为例,构建了规划实施监测内容体系,建立了规划监测指标与规则库、趋势分析与预警模型库和弹性监测分析单元三大技术体系。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数据融合与模型研发



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需要数据资源、算法模型、应用场景、信息平台等共同支撑,其中数据资源是基础、算法模型是关键、应用场景是目标、信息平台是底座。开展技术研发是实现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的关键技术环节。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 算法模型体系构建及应用》提出以“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技术为支撑,以“大场景”应用 为导向的 CSPON 算法模型技术框架,重点分析“算力、数据、模型、场景”四大核心要素在算法模型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及其相互耦合机理。并结合实践案例阐述算法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典型场景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中多源数据融合路径研究——以高铁网络发展评估的应用实践为例》从基于信息综合处理的数据融合、面向关键业务要素的数据融合以及功能场景驱动下的数据应用连通等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规划实施监测背景下数据融合的技术实现路径框架,并以高铁网络发展评估为应用案例进行辨析。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专项规划监测评估



“多规合一”在行政管理上的底层逻辑是将耕地保护、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占补平衡、城市更新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统一管理,并作为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依据。针对不同专项规划(工作)的特点,开展面向特定领域空间规划和治理活动的监测评估研究需要不断拓展。

《耦合“多层级结构—全生命周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监测评价理论研究》以全域土地整治为对象,构建了三级八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监测评价框架,探讨了监测评价类型的潜在维度和指标,配套了数据收集和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和结果修正、呈现形式和场景分析的评价支撑方法,并探讨了数据端、方法端、管理端的实践路径。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成效评估方法及应用》基于“实施进展”和“目标达成”两个维度构建了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以湖北省为案例研究区开展了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成效监测评估的需求。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上述研究为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但总体看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仍较为薄弱,部分研究构建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的充分性、必要性、价值一致性等方面存在欠缺。目前,全国及各地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建设正在有序开展。但有些地方出现了过度推崇“技术理性主义”的倾向。特别是一些地方完全由信息技术人员挂帅或主导的监测评估预警工作,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基于技术的刚性管控,忽视对复杂空间治理问题的全面协调和柔性处理、忽视对基于个体人和社会人的真实需求研究,从而导致监测评估预警工作与空间治理需求、与人民群众期盼等脱节。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以人为本”的空间治理新场景,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手段与先进的国土空间治理理论、现实的空间治理问题相融合,共同提升空间治理效能。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内容有变更


专 题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