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学报》上线“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虚拟专辑。
国地科技基于数据融合与模型研发主题,发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 算法模型体系构建及应用》。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空间用途管制,既是现代国家空间治理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多个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命题。
目前,全国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获批复,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审批工作也即将完成,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如何做好各级各类规划的监督实施,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完善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联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组织专家学者围绕上述关键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虚拟专辑。
专辑包括8篇文章,分别刊发于《自然资源学报》2024年第2期、第4期、第10期与第12期。专辑论文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及绩效评价的理论探索与概念辨析、框架建构与关键议题、数据融合与模型研发,以及专项规划监测评估等主题,既有理论性思考、也有实践性总结,既有总体性框架设计、也有深度的技术研发。论文作者来自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等多类型机构,“政产学研”结合紧密、学科交叉融合态势显著。
《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体系的关键问题与优化策略》对监测、评估、预警等核心概念和内在逻辑进行了辨析。提出需要明晰分级分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的重点内容,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推进监测评估预警工作的数智治理水平,并开发相应的算法、应用模型和系统,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的理论框架、技术体系和应用场景。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 算法模型体系构建及应用》提出以“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技术为支撑,以“大场景”应用 为导向的 CSPON 算法模型技术框架,重点分析“算力、数据、模型、场景”四大核心要素在算法模型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及其相互耦合机理。并结合实践案例阐述算法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典型场景中的应用。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成效评估方法及应用》基于“实施进展”和“目标达成”两个维度构建了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以湖北省为案例研究区开展了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成效监测评估的需求。
上述研究为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但总体看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仍较为薄弱,部分研究构建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的充分性、必要性、价值一致性等方面存在欠缺。目前,全国及各地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建设正在有序开展。但有些地方出现了过度推崇“技术理性主义”的倾向。特别是一些地方完全由信息技术人员挂帅或主导的监测评估预警工作,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基于技术的刚性管控,忽视对复杂空间治理问题的全面协调和柔性处理、忽视对基于个体人和社会人的真实需求研究,从而导致监测评估预警工作与空间治理需求、与人民群众期盼等脱节。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以人为本”的空间治理新场景,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手段与先进的国土空间治理理论、现实的空间治理问题相融合,共同提升空间治理效能。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内容有变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自然资源学报推出“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