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国际资讯 | [荷]城市创新区发展情况/鹿特丹全生命周期城市管理/城市开发建设如何应对“特朗普效应”(2025.4)

荷兰城市创新区发展情况

近年来,为激活新兴经济体和城市的发展,荷兰多个城市陆续开发建设城市创新区(innovation district),尤其是传统大学校区与城市共同开发的混合型创新区。巴克国际资讯公司(BCI: Buck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发布最新《荷兰城市创新区发展情况》报告,盘点分析了荷兰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开发建设的城市创新区,以及具备城市创新区设施的高新学区(图1)。报告强调,开发建设城市创新区的目的不应仅是打造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聚集地,更应该在创新型经济发展策略上具备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此外,随着各类创新项目的不断扩展,还需考虑界定区域边界,提升项目的相关性。

图1  荷兰目前创新型城区分布概览图

图源:https://www.bciglobal.nl/innovatiedistricten-dit-zijn-de-ontwikkelingen-in-nederland 

根据该报告,一个合格的城市创新区通常具备以下条件:

  • 位于城市中心且功能复合多样,具备共享创新设施、适合活跃交流的环境;

  • 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经济生态系统,产学研机构和本地居民能够积极参与线上和实体的孵化项目;

  • 具备强有力的执行组织,能够高效进行内部管理,推动区域合作;

  • 拥有明确的未来愿景、清晰的发展路径和创新协作目标。

报告指出,目前荷兰尚无完全成熟的城市创新区。海牙的中央创新区(het Centraal Innovatie District)缺乏内部协调机制且发展缓慢;阿姆斯特丹科学产业区(het Life Sciences District)缺乏核心产业组织架构;而代尔夫特的产学研片区(het Innovatie District Delft)依托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科学园区和南部工业区的融合发展,具备产业优势,但在空间规划上受到建设用地的限制。

报告同时强调,为推动开放式创新经济的有效增长,除了完善物理空间的服务设施外,还需积极举办线上的网络活动,设立多样化的初创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合作方式,激发产学研各方的互动合作。报告呼吁政府、政策制定者、城市开发商共同协作,构建高品质的公私合作关系,聚焦新兴热点产业,推动城市创新区成为荷兰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资讯来源:

https://stadszaken.nl/artikel/7551/innovatiedistricten-dit-zijn-de-ontwikkelingen-in-nederland#:~:text=Innovatiedistricten%20kunnen%20cruciaal%20zijn%20voor,netwerkevents%2C%20startup%20hubs%20en%20samenwerkingsprojecten;https://www.bciglobal.nl/innovatiedistricten-dit-zijn-de-ontwikkelingen-in-nederland

鹿特丹全生命周期城市管理理念

通常,城市开发关注从项目构思、启动到落地实施的短期过程,而城市管理则涉及此后几十年的长期维护更新。在传统的城市管理过程中,二者往往缺乏有效的衔接,这导致城市管理效能不足。

鹿特丹市政府正在尝试将产品设计开发中的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城市管理中。通过将城市开发和后期管理的成本和收益整合至一个统筹模型,以实现更加全面、高效、可持续的全生命周期城市管理。具体来看,通过整合各个市政管理部门的城市资产种类、运营成本、设施使用寿命、未来替换成本等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区域(高密度中心城区[high-density city area]、城市区域[urban districts]、低密度花园社区[garden cities]、城郊扩张区[expansion districts])30年包含城市维护、更新、清理等阶段的管理成本。分析数据显示:高密度中心城区每户的总成本约为9000欧元,城市区域为7000欧元,低密度花园社区为1万欧元,而城郊扩张区的成本最高,为2.3万欧元。数据同时显示:城郊扩张区绿地的维护成本几乎是其他片区的7倍之多,且每户下水道替换成本也较其他城市区域高出近5倍;高密度中心城区因更高的使用频率而导致清洁成本较高。在城市开发阶段,上述部分数据未被纳入财务计算,因此造成了建筑管理成本的评估偏差。

在目前仅计算住宅税收的情况下,建设密度越高,总收入越多,因此管理成本也相对更低。如将商业用地收益纳入考量,实际收入或将更高。以城市高密度塔楼为例,尽管其单户税收较低,但其单位管理成本更低——一幢包含400户的塔楼仅需数年税收即可覆盖未来30年的所有维护成本,之后还可为市政府带来收益;而在城郊扩张区,同样是400户,但因容积率较低、用地面积更大、基础设施铺设更广、运营维护成本高昂,建设成本需近20年才能收回,更不必说盈余了。因此,从财政可持续性角度而言,高密度开发更具有优势。然而政府也必须兼顾各种居住类型的平衡,营造多样化的生活环境。

此全生命周期的开发—管理预算统筹模式也引出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城市开发项目是否应该采用新的预算—融资机制?倘若将数十年后的税收收入—管理支出纳入前期开发的财务分析,则可以考虑在前期投入更多设施建设资金,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最终达到品质与收益的均衡。鹿特丹市政厅将在具体开发项目中继续探索该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操作路径,并重新审视城市项目财政结构和管理逻辑。

资讯来源:https://www.gebiedsontwikkeling.nu/artikelen/de-volledige-levenscyclus-in-beeld-rotterdam-stopt-beheer-en-ontwikkeling-in-een-calculatie/

城市开发建设应积极应对“特朗普效应”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引发世界各地经济波动。荷兰规划分析师艾索·博尔曼(Aeisso Boelman)指出,此政策将不仅影响外贸经济,城市开发建设领域也需为“特朗普效应”作准备。全球范围提高关税可能在短期至中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导致滞涨,因此欧洲央行很可能通过提高短期利率来调控通胀,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预期下,长期利率也可能上升。自2021年以来,荷兰的利率不断上升,已经导致诸多地区的建设项目停止。此外,房价未来走势不明也使得投资者对住房的投资兴趣降低,导致建设项目开发的融资成本大幅提升。因此专家呼吁,面对此类困难情形,城市开发建设应该着重考虑以下方面。

(1)提高灵活性。一是可在包含社会保障住房、中等收入住房、自由市场类住房类型的规划中留出更多空间;二是建设新的高价住房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住房市场商品流动,从而增加住房供应。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灵活型住房政策。

(2)政府和市场参与者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反周期操作。近年来,荷兰政府已经通过大量反周期投资计划,通过政策补贴推进建设项目落地。在更困难的时候继续投资,需要的正是市场参与者的反周期思维。

(3)严格控制真正必要的建设质量要求,适当放弃非必要的质量愿望。可参见近期住房建设部专家组发布的《快速建设更多经济住房》概念指导文件中的相关要求、规范和措施等,例如加快审批流程、降低建设成本、重新评估限制建设区域可行性、调整气候适应性标准灵活度等。UP

资讯来源https://www.gebiedsontwikkeling.nu/artikelen/het-trump-effect-in-gebiedsontwikkeling-be-prepared/

以上资讯由本刊荷兰站 李舒扬 供稿

近期资讯
[法]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性计划更新/国际生态转型规划比较/办公和公共服务用地增加/国家建筑战略(2025.4)
[英]威尔士政府就放宽规划许可权利启动公众咨询/大规模风电项目将纳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审批体系(2025.4)
[非洲]十城启动“绿色城市行动计划”/第六届非洲气候谈判(2025.4)

编辑、排版 | 顾春雪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国际资讯 | [荷]城市创新区发展情况/鹿特丹全生命周期城市管理/城市开发建设如何应对“特朗普效应”(2025.4)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