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的江南重镇金溪浒湾,湿漉漉的石板街上,一把红伞形单影只……昔日雕版印刷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一去不复……
但这里还有一种古朴的民俗仪式在延续着——万众瞩目的端午时节的浒湾龙舟竞渡,从龙舟下水,到抚河腾跃驰骋,再到龙舟上岸,这一系列传承数百年的民间风俗。让人还能依稀记忆书铺街的风华!
浒湾龙舟竞渡,小编早在2008年就开始陆陆续续地进行记录拍摄,但那个时候只是普通的记录,没有深层次去了解其内涵,时间跨度虽长10余年,从下水到上岸完整记录还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停泊在浒湾大码头上的龙舟,街上孩童正在跃跃欲试,二十年后,他们将主宰这里的世事沉浮……尽管小编去过抚河许多直流拍摄过龙舟赛,感觉浒湾抚河河面更宽,这里民俗更丰富一些、其观赏性与趣味性更有意义。
浒湾龙船竞渡最多时有13条龙舟,是按其所属的街道或村落命名的,如书铺街、仁里街、观音阁、豆豉湾、下洲尾、洲头上、丁家等等,过去抚河对岸的临川村落也有龙舟前来参赛。
龙舟竞渡前,里长召集村民讨论和发布赛龙舟有关事项。里长由村(街道)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相当于赛龙舟的理事会负责人。
“龙王头”在龙舟下水之前,需在村里或街道巡游一遍,然后安插在船头上。
浒湾赛龙舟一般分为“祭龙头、龙下水、赛龙舟、龙上岸”四个阶段,寓意四季平安。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龙船下水,祭龙头在龙下水的头天晚上举行。仁里街有威望的长者、年过八旬的周松奇(浒湾航运公司退休干部),站立龙舟之上、以食物、美酒祭祀龙头,领颂彩词,村民齐声呼应。
里仁街的女人们会抱着自家的娃娃来祭台接福气粘喜气。
四月二十八早晨,在大码头举行隆重的龙舟下水仪式,数十名青壮年男子统一着装,喊起震天的号子,将龙舟抬送至河边,然后齐心协力将龙舟推入河中。
赛龙舟活动从此进入正式阶段。
龙舟进入抚河之后,长辈对龙舟队员再叮嘱。随着一声号令,伴随着节奏感很强的锣鼓声,龙舟在抚河你追我赶,如蛟龙在湍急的水中上下翻腾……
浒湾居民爱好种花,十里航道花丛中。(上图:朱益民摄)
端午节当日是浒湾赛龙舟最热闹之际,群众从四邻八乡赶来为龙舟赛手助威加油。
浒湾金家码头,据说有千年历史,是浒湾龙舟竞渡的见证。
五月十三龙舟上岸仪式更为壮观。龙舟队员们将龙舟从河中拖上岸,这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村民列队在大码头迎接龙舟。
龙舟上岸运送进祠堂,必须通过长长的街巷,沿途店铺和居民以鞭炮迎候。
龙头回归,也需在村里或街道进行巡游。
这是2006年6月11日,小编拍摄的豆豉湾村龙舟回归本村的图像。
2006年6月11日下午,豆豉湾村民犒赏劳苦功高的龙舟队员,同时邀请小编一行共同进餐,小编有幸记录下龙舟队员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气冲天的影像。
2015年端午时节,里仁街的乡亲们一丰盛的食品犒赏龙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