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封伟国:乡村振兴需要突破的内核

点击上方“乡村发现”可以关注哦!


村振兴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说明党中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严重农村问题是十分清醒的。但是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各省市区编制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来看,对我国乡村目前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发展需要突破的内核均没有触及,以目前这样的规划方案和顶层设计,是不可能改变乡村人口日益流出、农村生产生活日益凋敝、社会事业日益衰败的困境。

那么,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作为边际效益偏低、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土地流转不畅的农业,要在体制上突破它的困境,必须从土地所有权这个核心要素下手。

费里德曼说过:“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在这里,我们不妨将钱理解为资产或资本,有了这个概念上的转换,就可以对农村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精准施策。

农村的产业不旺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这是导致土地流转不畅的制度性因素和根本原因。有志于在农村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经营大户,要流转土地,首先遇到的是拥有经营权的农户对转让土地经营权不够积极;其次是经营大户在流转的土地上进行投入顾忌很多;再次是要转让经营权的农户要价较高,让流转大户难以承受。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那就是将目前每一个农户手中的土地经营权确权为所有权并发放土地所有权证,并允许农民自由转让。如此一来,农业的资本属性就会恢复其应有的作用和本来面目,一些有资产聚集意愿的企业家就会从第二、三产业转进第一产业。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拥有大量土地资产的老板绝不会将自己的土地撂荒,一定会像经营自己的企业一样经营自己的土地,让每一分钱的资产的效益最大化。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土地整修、修建机耕道、购置大型农机,搞规模的粮油种植或是特色农产品生产,都是可能的。

目前看,要把每一个农户的土地经营权确权为所有权,需要突破原有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如果固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观念,那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问题是有体制上的约束的。因此,对待农村的土地问题,要像国有企业改制那样突破思想的藩篱,才能让失去活力的企业焕发生机。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发改委


相关链接

⊙光明日报圆桌对话:陈锡文、曹锦清、陈文胜论道乡村振兴

⊙陈文胜:推进三大变革实现乡村振兴

⊙陈文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避开八个误区

★《中国乡村发现》征集封面图片

★《中国乡村发现》征稿启事

★中国乡村发现网征稿启事

★订阅《中国乡村发现》共同献策中国乡村振兴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