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1

   何谓“肃其敬”

重视城市文化空间对人的化育,关注人在城市文化环境中的心灵体验是中国营城的优秀传统,积淀形成了许多凝聚和化育人心的规划建设智慧。“肃其敬”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营造理念,多见于文庙、祠墓、楼阁以及一些富有纪念意义的环境。诚如文庙者,使人“正衣冠、尊瞻庙”“起人之敬畏”;学宫者,使人“于瞻拜之余,生祗畏之念,入庙思敬,能治于王道所不及”;楼阁者,使人“览其景,绎其义”“惶然生其敬”等,皆具深意。就内涵而论,“肃敬”原指恭敬,亦有肃穆、严正之义;“肃其敬”应用在古代城市规划设计中,重在表达场所环境营造使人有凛然、敬慕之感。
作为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肃其敬”蕴含多层次实践要义。其首重立意,强调对地域文化特色与精神的挖掘凝炼,探寻极具共识性与凝聚性的文化标识,藉以确立空间营造主题。同时,尤重空间的环境选址,追求环境形势与所营造对象主题的精妙合宜,善于借自然山水之巧烘托人文空间敬慕之感。在此基础上,古人十分强调对人文空间内部环境及游观体验的经营:多以院落、墙垣、水系、植被等划分和围合空间,辅以景观点缀、小品布设、楹联提点,塑造“静谧”“涤除心之杂念”的场所氛围,和层层递进、渐入佳境的空间叙事序列;且多于游观序列的高潮区段或关键点位树立地标建筑、雕塑、碑刻,构建足令人“祗肃起敬”的视觉焦点,升华场所意境。基于此般理念而创造的城市人文空间体系,承载和弘扬地方文化特色与精神,培育人们的敬人、敬事、敬物之心,这足谓中国城市特有的营城智慧与空间基因。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云梦县城图 [引自清光绪十五(1889年)《德安府志》]


2

  “肃其敬”的传统规划实践

结合历史文献、城市图以及实地调研可知,“肃其敬”在中国古代各地城市中应用广泛,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如山东曲阜,以敬慕孔子为主题,累代创成“面引凫绎,背负岱宗,左拱尼阜之巉岩,右瞻文庙之巃嵸”的人文空间格局,使人“履其地,想见其人,则景行行止”;四川邻水藏经阁,择址佛来山“林木阴翳,蔚然而深秀”之地,营造“楼阁耸峙”,使人临观而“自觉油然生敬”的人文场所;浙江嘉善学宫,秉持“外以修圣人之宫,内以修圣人之德”的理念,创造特色致敬空间;湖北云梦文庙营建,“涤除逼处之隘宫墙,以涤除此心之隘”,使人“遥望焉,而已肃然起敬”;重庆南川武庙营建,“高其闳,厚其垣”,形成“美奂美轮,秩然大备”之格局,塑造“入庙生敬”的人文场所氛围;凡此等等,皆具启发。本文从诸多案例中遴选陕西韩城、浙江临安、山西解州,对“肃其敬”的传统规划设计实践做以进一步阐释。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曲阜县图 [引自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兖州府志》]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曲阜孔庙及孔府鸟瞰

陕西韩城,为汉太史司马迁之故里。其地于西晋时“建石室,立碑树柏”,创建太史公祠,而后代有修葺,遂成境内人文大观。太史公祠选址极佳,乃择“清涟有声”“悬崖多柏”“层峦列座”“巨浸回澜”的形胜之地,借“河岳深崇,气象雄浑”之天然形势昭显“司马公文为百世之英”之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古人依山就势,巧营建筑群,并精心设计祭拜游线,构建起涵纳河、山、松、石、楼、院、台、坊、冢等多元要素且内涵意蕴深厚的空间叙事格局;辅以“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等匾额文饰点化,创成足令人触景生情、激发敬慕之感的人文场所。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太史墓图 [引自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韩城县志》]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韩城太史公祠全景照片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韩城太史公祠“肃敬”空间序列示意

浙江杭州临安区,古为临安县。其地于五代时建武肃王墓,遂成邑之重要人文标识。武肃王墓选址于“安国山右脉”“苕锦二水合襟于中”之地,“有屹然独尊之形”。古人巧循环境形势谋划人文建设,依山势经营牌坊、华表、石像生、享堂、坟冢等要素,构建致敬主题鲜明、景观层次丰富的轴线序列。同时,以武肃王墓为尊,东营县署,西营武庙于安国山麓,形成“左右拱卫”“端内正外”之格局;接续王墓轴线秩序,增修文庙、学宫等人文设施,延展致敬空间序列;并置功臣塔于城外功臣山上,与武肃王墓遥遥相望,由此形成极具特色的人文格局。古人赞曰,“景行行止”“景仰先贤,以传圣贤之志”。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县境图 [引自清宣统二年(1910年)《临安县志》]

山西解州,古称解梁,为三国名将关羽之故里。其地于隋代创建关圣庙,形成邑内人文圣区。论其营建之要,规划乃“虔诚选庙址”,择城西“逼近中条,涑水鹾海,回环绾结,而又大河绕外,砥柱当中,山雄水阔”之地,借山川之胜比附关公“雄劲阔达,岳峙渊渟”之气韵精神。在庙内环境营造上,古人通过对院落布局、游线组织、植被种植、楹联匾额文饰的巧心经营,构建前庙后园、层次丰富的空间叙事结构;并于南北主轴的中部巧建崇宁殿,于轴线北端修筑气肃千秋坊、刀楼、印楼、春秋楼等,强化“忠义威武”的空间主题。据文献记载,古时临观者立于庙前,则“山川磅礴,庙堂巍峨”之壮丽景象尽入眼帘;入庙祭拜,则“摄人心而风百世,笃生伟人”之场所精神触动人心,使人“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城市整体格局亦藉此得到极大提振。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结义园图 [引自清光绪七年(1881年)《解州志》]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解州关圣庙空间节点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解州关圣庙建筑群剖面示意


总之,“肃其敬”作为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体现了中国规划重视将文化精神同物质建设紧密联系,追求城市空间选址营建对人心凝聚与化育的营城智慧。这正如陈善同所言“顾建设,形式也,形式必有精神贯注其中,而后效用乃出”的道理。秉承此般历史营城智慧,悉心挖掘和凝炼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与精神,保护传承历史上积淀形成的“肃其敬”空间遗产,用心发掘和守护城市人居环境中蕴含文化深意的用地,并结合时代需求合理选址和积极创造城市人文体系与纪念空间,为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地方人物、事件文化精神,凝聚和化育人心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持:王树声

图文

来嘉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讲师  博士
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本文通信作者)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讲师  博士
王晨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D1100902)资助。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

了解更多《城市规划》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继承与创新】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