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导读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项目作为珠三角地区探索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自开展以来就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修复后其成效也获得了国家、省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并入选了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龙头城市的佛山市,其河心岛生态修复的思路与创新做法,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模式参考。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一、河心岛修复背景



佛山市地处珠三角河网密集区域,多江汇流冲积而成48个河心岛,其河心岛数量位居广东省21个地市之首。河心岛不仅是佛山生态基底上难以再生的珍贵自然资源、水陆物种的栖息地、东亚鸟类迁徙的踏脚石,也是佛山极具地方特色的水文景观。由于河心岛多位于生态敏感度较高区域,多存在景观破碎、管控无序、特色流失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保护修复形势严峻。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加快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加快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升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城市水乡特色,佛山市政府将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作为《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三大重点项目之一,依托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全市48个河心岛逐步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管理有序的休闲绿洲,呈现“岭南水乡”特有城乡风貌,实现用绿水青山塑造美丽佛山的愿景。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二、河心岛修复历程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三、河心岛修复工作特点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一)3方案+1指引+48个实施计划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二)“市-区-镇”3级岛主制工作模式




佛山市河心岛修复工作从高位推动,整体把控,全国首创“市-区-镇”3级岛主制工作模式,按照《佛山市全面推进河心岛岛主制实施工作方案》及河心岛修复工作流程、验收标准要求,各级岛主做到权责分明。借助河心岛信息管理平台和河心岛管控图则、“一岛一策”实施计划等配套政策,推进河心岛修复工作顺利开展,落实空间用途管制要求。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三)三大修复类型助力因岛施策




将48个河心岛分为生态修复型、自然生态型、建设管控型三个大类,以图则指引修复方向,建立“定空间、定权限、定类型、定工作重点”的管控体系和保护策略。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四)六大机制保障增强修复决心




1.组织领导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强化激励问责,建立区、镇(街道)两级“岛长制”的组织领导体系,负责解决相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工作统筹机制


建立市、区两级的工作统筹机制,为各部门、各区镇的日常管控、联动审批等工作搭建桥梁。本项工作的日常巡查和督查部分结合河长制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按照工作目标和时间进度,落实部门和属地责任,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


3.咨询监督机制


由市国土规划局、住建管理局、环境保护局、水务局等推选相关专业技术专家,成立河心岛生态修复专家组,为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监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解决方案。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的认识和关注,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有效监督。


4.资金投入机制


市、区、镇(街道)根据工作方案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各项目资金计划,并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建立完善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


5.督察考核机制


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城市治理工作考核,作为加分项记5分进行专项考核。生态修复工作验收评价从规划编制评价、实施效果评价两个方面,细分现状评估、策略制定、重点落实、自然生态基础、环境环卫综合、开发建设管控、项目计划实施、机制执行落实八个中类,由市水务局和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住建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农业局等部门负责日常的督查考核。


6.长效监管机制


由环境保护局牵头,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协助,委托技术机构对岛内生态环境实施长期监测,以 3-5 年为一周期开展,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中。长期监测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检测报告白皮书,报区人大备案,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向公众公示。建立项目库并及时更新调整。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四、河心岛修复成效



四大修复成效彰显佛山生态名片




01



切实解决河心岛的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共享,提高市民获得感。


02



生态修复经验获得省级认可,被评为省级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更获评为2019年度市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03



历时4年,佛山市内12个建设管控型河心岛,17个生态修复型和19个自然生态型河心岛的生态修复工作基本完成。修复面积多达13平方公里,其中复垦复绿0.48平方公里,拆除违建9.4万平方米。


04



实现生态和景观双提升,让河心岛成为东亚候鸟迁徙的“生态踏脚石”,探索出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2.《佛山市全面推进河心岛岛主制实施工作方案》

3.《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方案的通知》(佛府办函〔2018〕451号)

 

部门简介:


杭州分公司是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设分支机构,公司人才梯队完善,员工专业素质强劲,项目经验丰富。善于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国土空间数据采集、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评价与利用、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智慧规划与自然资源、智慧城市等全产业链技术服务。


技术中心,国地科技的技术支持与服务部门,包括技术发展规划、政策研究、技术指导、售前支持、技术培训、质量审核和项目实施统筹等职能。近期协同研究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改革、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国土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研究。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责任编辑:林冬娜、邓小云

文章作者:赵萧楠、王艳阳




往期推荐
解读

图解:信息化赋能!编制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要注意这几点

研究

新时期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信息化应用实践

研究

“系统观”与“生命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探索与总结


国地资讯聚焦国内外自然资源、城乡发展、生态环境行业,致力于宣传热点政策,分享新鲜资讯,展示研究成果。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空间规划大数据联盟
关注“空间规划大数据联盟”给你想要的资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资讯):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经验做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