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杭州那些老地方(二)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杭州那些老地方(二)


杭州市拱墅区因境内有拱宸桥、湖墅而得名。拱宸桥是大运河的起点,大运河也是拱墅的根和魂。作为贯通中国南北的“水动脉”,千百年来滋养着沿岸百姓,涛声桨影中哺育出一幅富庶的画卷。在拱墅区,有着这样的动人景象:大运河蜿蜒流转,交通四通八达,是百业兴旺之地。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把幸福美满的生活代代相传。今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拱墅区的那些隐秘角落



01. 杭氧宿舍:

一场工业化时代的辉煌


杭州那些老地方(二)


杭氧宿舍位于德胜路南侧,东新路西侧。该片区包括9幢1-4层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杭氧宿舍建筑群和3幢2-4层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杭氧集体宿舍建筑群。建筑群结构以钢筋混凝土和砖木混合结构为主,建筑型制规格典型、石窗、楼梯及扶手均能够体现20世纪50-60年代职工居住建筑的时代印记,具有一定特色。


走进“杭氧”背后的故事


说到“杭氧”,老底子杭州人脑中立刻想到城北工业区曾经繁盛的景象,如今这里是杭州目前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工业遗产之一。60多年前,“杭氧”作为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家制氧机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技术精英和行业资源。那个时候,国家连汽车都造不出来,何况是高精尖的制氧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杭氧都是杭州城市重工业的一张金名片,可以说工业化时代的杭州记忆是属于杭氧的。能成为一名“杭氧”工人,也是那时年轻人们的骄傲,能嫁给杭氧工人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杭州那些老地方(二)


往日如昨,历历在目。当时的杭氧厂铸造水平也是一流,铸造过毛主席铜像,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净慈寺南屏晚钟也是在30多年前由杭氧厂重铸的。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点,始建于南宋,盛名于明朝洪武年间,后在19世纪的连年战乱中悄然消失,钟声沉寂近百年。20世纪80年代,杭氧厂重铸铜钟才让绝响百年的钟声得以延续。而现在还留在老厂房边上的罗汉翻模,是因为杭氧厂当年帮灵隐寺造过100个罗汉像


杭氧老工人说:虽然现在社会发展了,人越来越有文化,也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但那时候以集体作为工作重心,人们都学雷锋,奉献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那个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无论是记忆,还是留下来的杭氧精神都不会改变。



02. 杭州纺织机械总厂


杭州那些老地方(二)


位于石桥路西侧,创建于1956年,该片区整体风貌格局保存较好,现有2处杭州市文物保护点以及9幢具有工业建筑风貌的建筑物。


十多年前,在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后,中国经济试图通过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恢复增长。在此背景下,杭州经纬天地创意产业园应运而生,并因此掀开了“杭纺机”华丽转身的新篇章。现在这里展现的是老工厂和他的新面貌,既是传统制造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阵痛和无奈,也是一帮不甘落寞的人顺应时代所作出的选择。



03. 扬伦造纸厂


杭州那些老地方(二)


扬伦造纸厂位于祥符街道祥符桥社区莫干山路868号,西距莫干山路约70米,总面积约7.8公顷。该厂创于1951年6月,原名浙江皮纸一厂,1957年7月更名为浙江扬伦造纸厂,后易名为杭州造纸厂,又于1981年5月复名浙江扬伦造纸厂。厂区内现留存多座1979年前建造的老建筑,有钢混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屋架采用现浇钢混平梁或三角形桁架,具有十分鲜明的新中国成立早期的时代特征,在杭州造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杭州的发展离不开工业,而工业记忆也是城市乡愁的一部分。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昔日古朴的田园,如今拱墅区的工业遗存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的拱墅区正熠熠生辉,也留下了一抹浓浓的乡愁,成为情感联结的归属地,牵动着拥有“拱墅记忆”的工人的感情。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来源: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杭州那些老地方(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杭州那些老地方(二)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