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遴选了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编制、发布了《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中国建设报为此特设专栏,邀请各个领域专家针对典型案例进行逐类解读,本文为“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类”内容,欢迎分享。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
地下环道城市更新项目

解放碑商圈位于渝中半岛中心地带,是重庆市发展最成熟的商业区,因地形高差限制、开发空间局限,其路网连通性较差、南北向联通缺乏、道路宽度较窄,造成局部路段和节点拥堵严重,加之停车泊位供给不足、停车库(场)分散,高峰期行车难、停车难问题突出。为缓解区域地面交通压力,均衡路网交通流量,提高地下停车系统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开展解放碑地下环道建设,以“一环七射多连通”的交通布局,结合管理统一、技术先进、运行高效的地下停车系统,极大提升区域交通运行效能。

解放碑地下环道实景

交通调度监测提升交通效率
上海市内环高架设施
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

上海内环高架路,全长47.7公里,其中31公里长的浦西段投用已达30年,长时间的运行导致高架桥梁结构设施日趋老化、病害增多、维修量不断上升,高架智能设施设备和环境景观也亟须升级改造。“内环年轻化”项目以“人民城市”共建共享为理念,结合机械化、装配化、智能化等新技术,采用快速构件修复、整体更新、拓宽改造等成套解决方案,以科技创新为城市更新赋能,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高架道路的全面革新, 实现了从硬件设施到服务功能的全方位飞跃。

内环高架(政本路-周家嘴路)改造后实景
浙江省杭州市
基于CIM基础平台的
城市地下隐患智防系统项目

道路塌陷成因复杂且难防难治,在当前全方位埋设感知设备监测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管理各部门面临着地下家底不清楚、隐患成因不清楚、如何防治不清楚三大问题。2021年起,杭州市针对以上问题,按照“隐患产生-因素分解-数据汇集-算法集成-状态标识-职责分解-组织架构-协同处置”的思路,基于杭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工作,探索城市地下隐患智防场景应用,系统性重塑地下隐患防治管理工作,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

杭州市城市地下隐患智防系统主页面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城区
供水系统提压改造项目

汕头市中心城区由市属国有企业直接供水,服务居民42万户,由于市政供水压力不足、部分老旧小区缺乏集中加压设施等原因,导致部分居住在5层以上的用户需自行安装“小水泵”提升水压,增加居民经济负担,产生水泵老化、噪音扰民等问题,以及电线私拉乱接等安全隐患。2021年起,汕头市积极回应群众改善水压的诉求,开展中心城区市政供水系统提压改造、用户表后立管规范化整改等工作,通过改造部分市政供水干管和社区管网、配建社区泵房等方式提升老旧小区供水压力,惠及中心城区居民29万户。

改造后新表组实景

新建社区叠压泵房
41个!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解读 | 龚道孝:设施赋能有机更新,夯实城市安全韧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