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如火如荼,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改造活动。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公众如何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有很多探索的空间。深圳市福田区已经展开了共建口袋公园的实施行动,2020年已经建成20个共建口袋公园,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改造效果显著。

# 概念一: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是公共空间的一种,包括小型绿地,街角公园 。主要分布在社区附属绿地,地铁站前,商场前绿地,社区内绿地等。深圳市将社区公园按照规模及服务距离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社区公园四类,其中微型公园的规模为0.1-0.3公顷,而口袋公园的规模更小,通常不足0.1公顷。口袋公园散布在城市的角落,占地面积小,可达性强,开放性高,没有复杂路径,能够让附近居民就近休憩。深圳市近几年大量兴建口袋公园,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通过改造闲置街角绿地,焕发城市活力,变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

* 莲花北社区雨田路口袋花园
# 概念二:共建口袋公园
共建口袋公园是在公众的参与下完成的城市空间改造,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共建形式的口袋公园要求政府做好引导,协调各方力量完成口袋公园的改造,是提升空间品质的有效实践。

#2.1 研究对象选取
本文选取了福田区20个口袋公园进行研究。它们由居民参与共建,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典型代表,成功地将消极绿地、街角公园、废弃场地变成充满活力的社区口袋公园。20个共建口袋公园规模均小于0.04公顷,如下:
公园名称 |
改造规模(m2) |
|
1 |
莲花北社区雨田路共建公园 |
280 |
2 |
百花二路社区共建公园 |
260 |
3 |
天安高尔夫社区共建公园 |
180 |
4 |
益田公园点彩人家社区共建公园 |
300 |
5 |
信托公园社区共建公园 |
160 |
6 |
紫荆社区共建公园 |
260 |
7 |
四季山水社区共建公园 |
300 |
8 |
福田路环形地块社区共建公园 |
500 |
9 |
高达苑社区共建公园 |
200 |
10 |
龙溪公园社区共建公园 |
250 |
11 |
百花六路社区共建公园 |
260 |
12 |
皇御苑社区共建公园 |
286 |
13 |
梅坳八路边的绿化试验田 |
210 |
14 |
梅林苑社区共建公园 |
300 |
15 |
合旺阁社区共建公园 |
290 |
16 |
汇龙公园社区共建公园 |
300 |
17 |
红荔路社区共建公园 |
350 |
18 |
福田路30号社区共建公园 |
200 |
19 |
荔园小学(众孚校区)社区共建公园 |
80 |
20 |
上沙中学社区共建公园 |
350 |
* 深圳市福田区20个共建口袋公园面积
#2.2 改造方式
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启动社区共建公园计划,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从选址、设计到建设和养护,让居民全程参与。具体过程如下:
选址
征集
面向公众征集花园地址,并综合考量纳入共建花园计划
招募志愿者
动员社区居民加入工作坊,一起参与花园建设
花园
设计
设计师与居民一起讨论花园设计方案,满足居民需求
花园
建造
园艺师与居民共同动手建设花园
花园
治理
组建的志愿者团队负责花园的后期维护
* 共建口袋公园改造流程
步骤一:公开征集改造地址
共建口袋公园的选址是面向公众公开征集,公众提交自己居住附近的公园选址。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对选址进行实地考察、筛选,每年选择20个场地。场地可以位于小区内、城中村、校园周围、单位周围等,场地特点一般是闲置的草地、或者是品质不佳的街角公园。
步骤二:公众参与改造全过程
* 参与设计:公众参与口袋公园的设计,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请公众与设计师一起讨论公园的设计,整合设计师和居民的意见,对闲置草地或者消极的场地进行功能划分、流线组织、设施安置、铺装选择、花卉选择等。
* 参与建造:公众动手建造公园,有获得感与责任感。公园的设计图纸确定后,组织志愿者开始进行公园建设,邀请亲子家庭参与进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步骤三:公众负责后期维护
口袋公园包括街边型、住区型、城中村型、校园型、单位型口袋公园。街边型口袋公园,由区城管部门负责,其与街道办或者是社区工作站共同开展工作,并且动员周边的居民参与后期养护;社区内和城中村中的口袋公园,后期维护由区城管部门、街道办、党群中心、社工、居民等参与;校园内外的口袋公园,由学生、老师、家长等负责后期的维护;单位内的口袋公园,由职工负责后续维护。
# 2.3改造特点
特点一:变绿地为雨水公园
改造后的口袋公园,减少了绿地面积,铺设渗水性好的铺装,打造小游园,居民可以进入公园内赏花、休憩、玩耍。


* 益田公园点彩人家社区共建公园改造前(上)/ 改造后(下)(图源:公园之友网站)


* 莲花北社区雨田路共建公园改造前(上)/ 改造后(下)(图源:公园之友网站)
改造后的公园,考虑到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采用砾石铺地,渗水性好。天安高尔夫社区共建公园顺着地势设置几处雨水公园。
特点二:丰富色彩景观
城市色彩能够直观反映城市的风貌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色彩能够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空间的品质影响人们休闲娱乐的身心体验。单一色彩的景观会使人乏味,颜色暗沉的景观也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色彩景观在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深圳市福田区20个口袋公园进行色彩提取,色谱见下。

* 深圳市福田区20个共建口袋公园改造前后色谱
科学的色彩搭配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应该加强色彩规划。20个共建公园的色彩景观组成主要为草木、花卉、铺装、景观小品。改造后的公园景观色彩更加丰富,植物有较高的多样性。改造前的色彩景观以草地、树为主,改造后的色彩景观则丰富了草木的种类、增加了花卉与小品、增加了铺装。
特点三:增加儿童与老年友好性场地与设施
* 老年友好:有公众参与共建的社区公园均提供了较多木制座椅,有些公园提供了健身设施,满足了老年人尤其是带孩子的老年人需求。一些公园在树下放置石笼网、木桩座凳为居民休息区域,同时为老年人布置了鹅卵石脚底按摩健步道。
* 儿童友好:福田区以共建形式建设的20个口袋公园充分考虑了儿童的需求,一方面,公园的整体色彩丰富多样,有区分度的色彩在10种以上;另一方面设施与场地趣味多样,包括涂鸦、轮胎凳、沙坑、昆虫屋、彩虹框景、跳跳乐园等。
“





”
左上:小鹿造型景观
左下:跷跷板
右上:蚯蚓塔
右中:轮胎凳与木凳
右下:沙坑
(图源:公园之友网站)


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口袋公园虽小,但设计理念丰富。整个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公众参与贯彻全程;海绵城市、儿童友好、老人友好等多种规划理念也被贯彻始终。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可以借鉴深圳市福田区的口袋公园的建设。
# 启示一:调动公众积极性
以公众为核心。在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过程中,应针对使用对象做好充分地调研,了解公众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才能做出有趣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前期,可以向附近公众发放问卷或者访谈以了解公众的意愿;公共空间的建设可以让公众参与建设全过程,能够使公众尤其是小朋友有更多的成就感与责任感。
政府引导多方协作。共建公共空间的建设也是有挑战的,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是多方协作,共同努力。首先要有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整体把控,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空间的改造。不同位置的公共空间可引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参与,例如,位于学校周边的公共空间可动员学生参与改造和后期维护,位于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可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改造和后期维护。
# 启示二:保护生态环境
公共空间的改造可以考虑废弃或闲置场地的再利用,将消极空间打造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公共空间。一方面,应考虑植物的多元性,多种植物类型的应用可以丰富景观环境;另一方面,考虑动物的栖息环境,蚯蚓塔、昆虫屋、鸟巢等生物栖息场所的营造能丰富公共空间的生物多样性,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
# 启示三:展现地域特色
口袋公园的设计要考虑到地方特点,植入能够代表本地特点的元素,拉进与附近居民的距离,给使用者以归属感。植物、构筑物、铺装、设施等都能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其中植物可以选取代表本地特点的品种,突出其本土性。
结语
通过对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的分析,本文发现公共空间的品质是由公众进行评价,公众参与是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环节。公众参与公共空间建设的形式有多种类型,从选址和设计到施工与运营,实践证明,对微型的公共空间,公众参与效果显著。另外,公共空间建设应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植物的丰富度;色彩景观的选取应体现地域特色,保护地方文化。
本文是基于福田口袋公园建设的总结,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本文写作中参考了“公园之友”公众号文章,在此向该公众号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曹媛媛,王先杰.城市口袋公园与康养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21,44(07):99-101.
[2]林文喆.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以广州市口袋公园为例[J].智能城市,2021,7(05):39-40.
[3]贡宇.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探究[J].城市建筑,2021,18(03):35-37.
排版 | 何瑜
校对 | 陈程、连炜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