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近年来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如火如荼,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改造活动。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公众如何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有很多探索的空间。深圳市福田区已经展开了共建口袋公园的实施行动,2020年已经建成20个共建口袋公园,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改造效果显著。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 概念一: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是公共空间的一种,包括小型绿地,街角公园 。主要分布在社区附属绿地,地铁站前,商场前绿地,社区内绿地等。深圳市将社区公园按照规模及服务距离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社区公园四类,其中微型公园的规模为0.1-0.3公顷,而口袋公园的规模更小,通常不足0.1公顷。口袋公园散布在城市的角落,占地面积小,可达性强,开放性高,没有复杂路径,能够让附近居民就近休憩。深圳市近几年大量兴建口袋公园,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通过改造闲置街角绿地,焕发城市活力,变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 莲花北社区雨田路口袋花园


 # 概念二:共建口袋公园  


共建口袋公园是在公众的参与下完成的城市空间改造,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共建形式的口袋公园要求政府做好引导,协调各方力量完成口袋公园的改造,是提升空间品质的有效实践。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2.1 研究对象选取 


本文选取了福田区20个口袋公园进行研究。它们由居民参与共建,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典型代表,成功地将消极绿地、街角公园、废弃场地变成充满活力的社区口袋公园。20个共建口袋公园规模均小于0.04公顷,如下:


编号

公园名称

改造规模(m2

1

莲花北社区雨田路共建公园

280

2

百花二路社区共建公园

260

3

天安高尔夫社区共建公园

180

4

益田公园点彩人家社区共建公园

300

5

信托公园社区共建公园

160

6

紫荆社区共建公园

260

7

四季山水社区共建公园

300

8

福田路环形地块社区共建公园

500

9

高达苑社区共建公园

200

10

龙溪公园社区共建公园

250

11

百花六路社区共建公园

260

12

皇御苑社区共建公园

286

13

梅坳八路边的绿化试验田

210

14

梅林苑社区共建公园

300

15

合旺阁社区共建公园

290

16

汇龙公园社区共建公园

300

17

红荔路社区共建公园

350

18

福田路30号社区共建公园

200

19

荔园小学(众孚校区)社区共建公园

80

20

上沙中学社区共建公园

350


* 深圳市福田区20个共建口袋公园面积


 #2.2 改造方式 


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启动社区共建公园计划,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从选址、设计到建设和养护,让居民全程参与。具体过程如下:



选址

征集

面向公众征集花园地址,并综合考量纳入共建花园计划

招募志愿者

动员社区居民加入工作坊,一起参与花园建设

花园

设计

设计师与居民一起讨论花园设计方案,满足居民需求

花园

建造

园艺师与居民共同动手建设花园

花园

治理

组建的志愿者团队负责花园的后期维护


* 共建口袋公园改造流程


 步骤一:公开征集改造地址



共建口袋公园的选址是面向公众公开征集,公众提交自己居住附近的公园选址。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对选址进行实地考察、筛选,每年选择20个场地。场地可以位于小区内、城中村、校园周围、单位周围等,场地特点一般是闲置的草地、或者是品质不佳的街角公园。


步骤二:公众参与改造全过程 



* 参与设计公众参与口袋公园的设计,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请公众与设计师一起讨论公园的设计,整合设计师和居民的意见,对闲置草地或者消极的场地进行功能划分、流线组织、设施安置、铺装选择、花卉选择等。


* 参与建造公众动手建造公园,有获得感与责任感。公园的设计图纸确定后,组织志愿者开始进行公园建设,邀请亲子家庭参与进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步骤三:公众负责后期维护



口袋公园包括街边型、住区型、城中村型、校园型、单位型口袋公园。街边型口袋公园,由区城管部门负责,其与街道办或者是社区工作站共同开展工作,并且动员周边的居民参与后期养护;社区内和城中村中的口袋公园,后期维护由区城管部门、街道办、党群中心、社工、居民等参与;校园内外的口袋公园,由学生、老师、家长等负责后期的维护;单位内的口袋公园,由职工负责后续维护。



 # 2.3改造特点 


 特点一:变绿地为雨水公园



改造后的口袋公园,减少了绿地面积,铺设渗水性好的铺装,打造小游园,居民可以进入公园内赏花、休憩、玩耍。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 益田公园点彩人家社区共建公园改造前(上)/ 改造后(下)(图源:公园之友网站)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 莲花北社区雨田路共建公园改造前(上)/ 改造后(下)(图源:公园之友网站)


改造后的公园,考虑到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采用砾石铺地,渗水性好。天安高尔夫社区共建公园顺着地势设置几处雨水公园。


 特点二:丰富色彩景观



城市色彩能够直观反映城市的风貌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色彩能够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空间的品质影响人们休闲娱乐的身心体验。单一色彩的景观会使人乏味,颜色暗沉的景观也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色彩景观在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深圳市福田区20个口袋公园进行色彩提取,色谱见下。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 深圳市福田区20个共建口袋公园改造前后色谱


科学的色彩搭配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应该加强色彩规划。20个共建公园的色彩景观组成主要为草木、花卉、铺装、景观小品。改造后的公园景观色彩更加丰富,植物有较高的多样性。改造前的色彩景观以草地、树为主,改造后的色彩景观则丰富了草木的种类、增加了花卉与小品、增加了铺装。


 特点三:增加儿童与老年友好性场地与设施



* 老年友好:有公众参与共建的社区公园均提供了较多木制座椅,有些公园提供了健身设施,满足了老年人尤其是带孩子的老年人需求。一些公园在树下放置石笼网、木桩座凳为居民休息区域,同时为老年人布置了鹅卵石脚底按摩健步道。


* 儿童友好:福田区以共建形式建设的20个口袋公园充分考虑了儿童的需求,一方面,公园的整体色彩丰富多样,有区分度的色彩在10种以上;另一方面设施与场地趣味多样,包括涂鸦、轮胎凳、沙坑、昆虫屋、彩虹框景、跳跳乐园等。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左上:小鹿造型景观

左下:跷跷板

右上:蚯蚓塔

右中:轮胎凳与木凳

右下:沙坑

(图源:公园之友网站)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口袋公园虽小,但设计理念丰富。整个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公众参与贯彻全程;海绵城市、儿童友好、老人友好等多种规划理念也被贯彻始终。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可以借鉴深圳市福田区的口袋公园的建设。


  # 启示一:调动公众积极性 


以公众为核心。在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过程中,应针对使用对象做好充分地调研,了解公众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才能做出有趣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前期,可以向附近公众发放问卷或者访谈以了解公众的意愿;公共空间的建设可以让公众参与建设全过程,能够使公众尤其是小朋友有更多的成就感与责任感。


政府引导多方协作。共建公共空间的建设也是有挑战的,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是多方协作,共同努力。首先要有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整体把控,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空间的改造。不同位置的公共空间可引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参与,例如,位于学校周边的公共空间可动员学生参与改造和后期维护,位于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可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改造和后期维护。


  # 启示二:保护生态环境 


公共空间的改造可以考虑废弃或闲置场地的再利用,将消极空间打造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公共空间。一方面,应考虑植物的多元性,多种植物类型的应用可以丰富景观环境;另一方面,考虑动物的栖息环境,蚯蚓塔、昆虫屋、鸟巢等生物栖息场所的营造能丰富公共空间的生物多样性,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


 # 启示三:展现地域特色 


口袋公园的设计要考虑到地方特点,植入能够代表本地特点的元素,拉进与附近居民的距离,给使用者以归属感。植物、构筑物、铺装、设施等都能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其中植物可以选取代表本地特点的品种,突出其本土性。



结语

通过对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的分析,本文发现公共空间的品质是由公众进行评价,公众参与是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环节。公众参与公共空间建设的形式有多种类型,从选址和设计到施工与运营,实践证明,对微型的公共空间,公众参与效果显著。另外,公共空间建设应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植物的丰富度;色彩景观的选取应体现地域特色,保护地方文化。



本文是基于福田口袋公园建设的总结,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本文写作中参考了“公园之友”公众号文章,在此向该公众号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曹媛媛,王先杰.城市口袋公园与康养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21,44(07):99-101.

[2]林文喆.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以广州市口袋公园为例[J].智能城市,2021,7(05):39-40.

[3]贡宇.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探究[J].城市建筑,2021,18(03):35-37.


排版 | 何瑜

校对 | 陈程、连炜婷


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城市更新丨深圳市福田区共建口袋公园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