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随着国家对城镇发展边界的进一步严控和对城市建设用地实行的总量控制,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更新阶段。而城市建成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减少,老旧小区数量大,各街区基础设施逐年折旧,导致城市小微消极空间的问题日益凸显,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活力,降低了城市品质与市民生活满意度。

针对这一类典型空间,院建筑设计四所项目组在对广州城区公共空间的系列更新改造中,采用“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理念”,从景观角度切入城市设计,从拓展人民绿色空间、创造优质城市风景、植入地方文化景观三方面着手,努力激活街道空间活力,为片区品质提升提供助力。



1

公共设施一体化,

拓展人民绿色空间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项目名称/海珠区新时代驿站设计

项目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海印公园

实施情况/设计中


项目介绍

位于海珠区海印公园东北角,濒临珠江,可遥望广州城市新中轴。此外,场地所属的滨江街是广州水上居民的聚居地,此地水上民俗文化浓厚,咸水歌是传统特色文艺节目之一。为传承好水上民俗文化,业主方希望借此新时代驿站建设契机,谋划设计这一“海印新时代文化堡垒”。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项目区位


经过深入的场地勘察与文化调研,结合对公园常客的走访了解,项目组创造性提出将新时代驿站进行“水上文化展馆、党群服务中心、惠民服务站”一体化打造,并始终着眼于人民绿色公共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打造群众公共艺术平台,为此提出“海印方舟”概念,寓意在党的带领下,水上居民继续奋勇争先,传承优秀的水上民俗文化,在新时代闯出新浪潮。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新时代精神文化堡垒之“海印方舟”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设计逻辑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红色精神饱满的党群服务中心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为喜爱舞蹈的滨江居民提供舞池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为喜爱文艺表演的滨江居民打造舞台


本案运用景观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将公共设施统筹于首层空间中,并充分利用二层平台,结合场地原有树木、滨江关系等条件,极大拓展了公园群众的活动面积,为滨江街日后举办小中型的文化展览、演出活动等提供了场地条件,同时该项目也将成为珠江边上又一精神文化堡垒,为珠水美景再添光彩。



2

基础设施一体化,

创造优质城市风景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项目名称/灵山岛3号能源站房土建工程项目

项目地址/广州市南沙区

实施情况/实施中


项目介绍

项目为南沙明珠湾起步区3号能源站,独立建设于灵山岛尖沙嘴东路西侧市政绿地地块内。项目左侧为连接其它地块的城市高架桥,右侧为城市主要功能使用区。项目所在位置被城市高架分割,城市景观作用地位也弱于另两侧滨水外围区,若直接平地而起,将对城市产生影响较大的消极景观。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项目位于灵山岛尖的门户位置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场地现状


因此,本设计采用景观一体化的理念,将建筑景观化处理,采用半地埋式消化建筑体量,使之更具轻盈感、时尚感、艺术感,东侧结合高低起伏的地形变化与绿化植栽,营造一幅云山诗意的画卷;西侧通过草阶绿化,降低站房体量对凤凰大道一侧的压迫感。通过对建筑景观化的处理,利用景观建筑有力消除了高架桥的体量影响,积极主动应对已有城市问题,营造更和谐、更生态、更优质的城市景观环境。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设计策略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设计将基础设施隐藏于地景之中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创造优质城市风景



3

服务中心一体化,

植入地方文化景观

项目名称/越秀区建设大马路21号南侧空地口袋花园改造设计

项目地址/广州市越秀区

实施情况/方案设计


项目介绍

场地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中环广场对面,为该老旧小区难得腾挪出的一处公共空间,面积达1100㎡,业主需求是在此建设一处物资设施存放地。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场地被围墙包围,现为空置地


项目组经过调研后发现,此地位于街区门户位置,且建设街目前极缺公共场所,若仅做设施存放地简单围蔽,则未免街区形象产生消极影响,且浪费了该稀有的公共场地。为此,项目组思考如何以景观为主导进行一体化设计,综合统筹业主功能用房、街坊口袋花园、街道空间形象的需求。

方案最终提出了“云·林”的概念,将场地综合设计,通过台阶方式“隐藏”了综合服务中心与物资存放用房,二层平台的设计最大程度地为周边居民创造公共空间。并且,方案提取了建设街“树影婆娑”的街区印象,将此转化为设计语言,由此植入了地方文化景观。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方案推演逻辑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植入建设街“树影婆娑”的街区印象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将密林印象转译成设计语言


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自由流动的二层平台



结 语


城市消极空间影响着城市活力,正确认识并治理消极空间不仅要从理论层面,还应从城市界面提升、场所功能需求、城市文化内涵等多角度综合考虑,达到外观风貌与文化内核的呼应统一,并且综合考虑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实用性。项目组经过一系列的项目实践,总结出“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理念”,将较好地提升广州街区品质,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重要参考。



|文图提供|

建筑设计四所


|编辑版式|

办公室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老城市新活力|以景观为主导的一体化设计若干实践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