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5-3)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5-3)


连接还是不连接? 论长途经济的作用

To Be Connected or not to Be Connected? The Role of Long-haul Economies

源自: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22, 22(4): 711-753

作者:Hans R.A. Koster, Takatoshi Tabuchi, Jacques-François Thisse

推荐:沈静,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shenjing@mail.sysu.edu.cn

王玉银,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wangyy237@mail2.sysu.edu.cn


地方政府通常希望加强其所在地区与新的基础设施的连接,改善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以促进区域发展、减小区域差距,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较为复杂,并不一定有利于小区域的发展。本文通过观察地方与高速铁路等交通网络相连后本地就业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利用旅行时间和网络距离等数据证明交通经济学家所说的长途经济(LHE: Long-haul Economies)的作用。研究建立了新的空间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长途经济对连接新交通网络的地区产生的优势和劣势,再利用日本的人口、就业和新干线网络的数据实证分析日本新干线网络对本地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连接到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并不一定增加中间和偏远地区的就业机会,当地市场规模成为决定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方面的关键因素;将中间或偏远地区连接到主交通网络,不太可能触发这些地区的经济起飞,反而造成这些地区就业率的大幅下降(约减少了10%~40%),进而导致该地区GDP的减少。究其原因是交通联系加强了区域之间对企业的空间竞争。这说明,城市在交通网络中的相对位置及其潜在的区位基础是其连接大规模基础设施后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关键因素,对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选择交通基础设施等“硬”投资还是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等“软”投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5-3)


丰富关于社会融合的国际讨论——以哥本哈根为例

Nu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Debate on Social Mix: Evidence from Copenhagen

源自:Housing Studies, 2022, 37(7): 1174-1197

作者:Sónia Alves

推荐:魏宗财,唐琦婧,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weizongcai@scut.edu.cn

关于社会融合和混合社区的辩论存在高度分化——社会融合政策有害与否,部分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即不同的潜在价值观、规范和文化造成各国住房和规划系统与机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各个国家和城市在实施层面的差异。基于对既有文献的回顾以及对政府、地方官员和学术界的半结构性访谈,该文作者致力于:第一,研讨哥本哈根市的城市规划师在住房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采取社会融合策略的原因及方式,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应对经常性的可负担性住房短缺问题;第二,强调社会融合的或然性,并认为需要对社会融合政策和实践进行更多语境和敏感性分析。


研究发现,建立社会融合或混合社区的政策是空间规划、城市更新和住房政策领域的组成部分,并已应用于现有的弱势社区和新的住房开发项目。虽然这些政策可能旨在实现社会正义(确保弱势家庭有机会进入较好的城市地区)和空间正义(确保减少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的目标,但其成功取决于创造多样化住房结构的能力,从而为全市所有类型的家庭提供住房机会。另外,在哥本哈根,针对弱势社区的策略主要是采用灵活分配空置住宅的制度,旨在减少失业和低收入租户的集中,灵活的租户分配体系能促进居民的社会构成更均衡。作者认为,社会融合概念有助于在城市内寻求公平公正的住房和社会互动平衡。社会融合政策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和抵消种族隔离和城市衰败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促进可支付用房的供给。该研究成果对国内如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优化和提升社会维度的公平正义,特别是推动低收入群体与主流人群的社会融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阅读

期刊导航(2022/4-3)

期刊导航(2022/4-2)

期刊导航(2022/4-1)


排版 | 徐嘟嘟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5-3)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5-3)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5-3)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5-3)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