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作者:Frank B. Lentz
文字翻译:徐雨薇、胡玥,校对:厉之昀
照片处理:庄宇晨

1920年,美国人弗兰克·B·伦茨来到景德镇,当时这座城市被西方誉为“工业革命前世界上第一个工业中心”,他用照片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把游记发表在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文中历史照片原为黑白版,清源进行了ai修复上色,将大家带回到百年前的瓷器之都。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世界瓷器工业之乡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1920年,从高处俯瞰景德镇,数百个高高的烟囱喷出阵阵浓烟


在工业上,中国与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状态相同,正处于手工业发展阶段。但在广州、上海、汉口、长沙和天津等城市,每天都能看到20世纪最现代化的机器在运转。但这不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中国还没有理解机器的价值,中国五分之四的人口仍在从事体力劳动。


中国最伟大的工业城市不是一个受到西方进步直接影响的通商口岸,而是一个繁华的江西内陆城市——景德镇(也叫新平或昌南镇)。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瓷器中心,也是世界瓷器工业的发源地。


在美国或欧洲,很少有城市能像这座城市这样完全被单一产业所占据。尽管生产方式很原始,但这座城市仍然必须被归类为工业中心。我很荣幸能参观这个保守但有趣的老地方,亲眼见证瓷器制作从头到尾的迷人过程。


瓷器——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它只是一件粘土制品,以最早生产它的国家命名。无论是寺庙屋顶的青瓦、盘子、花瓶,还是皇家彩绘装饰,都与景德镇有联系。在中国,景德镇和瓷器是同义词。


为了客观地说明情况,首先有必要让读者知道这个地方的位置以及到达那里的困难。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如何到达景德镇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上海后,沿着长江一直走到九江,九江以南是鄱阳湖。到达景德镇最快捷、最可靠的方法是从九江乘火车到省会南昌。虽然路程只有 90 英里,但如果不发生意外,行程需要一天。南昌并不是一个工业中心,这里有许多精美的瓷器店,全部由瓷都(景德镇)的工厂供应。


南昌到景德镇120英里的路程似乎并不难,但实际上,这趟旅行所需的时间比从旧金山到纽约还长。必须穿过鄱阳湖的东端,然后沿着北河进入山脉的中心,到达离安徽边境不远的地方。


我们乘坐一艘小而摇摇晃晃的蒸汽船离开南昌,穿过赣江和鄱阳湖。那是六月的一个早晨8点,温度计显示温度为90度(编者:此为华氏度, 32.22°摄氏度)。


我们愉快地航行,直到中午,突然碰到了一块泥滩。当脑海中闪现出无数关于人们在这片广袤的浅水中被困数天的故事,我的心一沉。


幸运的是,我们以半速前行,在剧烈搅动泥浆后,我们能够后退并进入一条新的路线,继续探路直到我们进入了通往鄱阳湖最重要的城市——饶州的河口。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我第一次看到几十座窑炉的烟囱冒出浓烟时所经历的激动。在任何一个西方工业城市,这都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场景,但在这里——远离主要的旅行路线,在中国一个保守的内陆省份,这既引人注目,又不同寻常。


任何一个中国城市的第一眼都可能是塔或寺庙的轮廓,但在景德镇,首先映入我们期待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一座地理位置绝佳的城市


从中国人的风水角度来看,景德镇的地理位置是完美的。这座城市位于两条河的河口之间,这两条河分别从东部和西部流入北河。这座城市自然有充足的淡水供应,清澈的淡水在我的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与长江和鄱阳湖的浑黄形成鲜明对比。


美丽的山丘完全包围了这座城市,东边的山丘高达约两千英尺。河岸上点缀着松树和樟树,偶尔还有浅绿色的竹林,增添了难以形容的魅力和美丽。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巨大红木林中,那里的庄严和广阔总是深深地打动我。在它们身上,我看到了力量和力量。但是,在江西的树丛里,我发现了另一个世界——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柔软和美丽。


景德镇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严格地说,这是一个镇,因为它没有城墙。这座城市大约有一英里宽。两条主街,长约三英里,与河流轮廓一致,构成了主要通道。窑炉、仓库、商店和住宅挤在一起,好像无望地纠结在一起。河岸边高高地堆着大量有缺口和缺陷的瓷器、匣钵碎片和碎盘子。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陶匠的失误——我们第一次注意到这些瓷片是在城外几英里处的河床上,它们被大水冲刷下来,堆了有 30 或 40 英尺厚。这是几个世纪以来窑炉积累的下脚料。


事实上,它是一个拥有30万人口的繁忙工业城市,其中三分之二的人从事瓷器的制造和销售。从西边的一处高地上,我数了数有78个黄色的大烟囱,这个数字大约是城市烟囱的一半。据说,景德镇在其鼎盛时期拥有数千座窑炉。浪漫地说,这是一座激发人灵魂的城市。朗费罗(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在他向景德镇致敬的诗歌《喀拉莫斯》(Keramos)中曾这样写道:


“像鸟儿一样,

在景德镇的上空

展翅飞翔

好似一座燃烧着的小镇

烟雾缭绕,弥漫盘旋

在眩目的强光下

闪耀红色的火焰”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城市附近的优质瓷土


景德镇有这样的地位并非偶然。几个世纪前,由于鄱阳湖周围地区有大量优质瓷土,这里成为了中国的瓷器中心。

瓷石的主要产地是南港、余干、东埠和祁门。在祁门——安徽省的边界对面,有一整座山的优质瓷土。


中国人在提到瓷器的成分时使用了两个非常形象的词——“瓷骨”和“瓷肉”。前者使花瓶或碗具有强度和脆性,而后者则增加了弹性和韧性。除非这些粘土以正确的比例混合,否则瓷胚在放入窑炉时会塌陷或破裂。

从技术上讲,“骨”粘土是高岭土,或称中国粘土。它是一种从分解的长石或花岗岩中提取的不溶性物质。“肉”粘土是一种白色的易熔材料,由长石和石英的混合物形成。

所有这些瓷土都是用平底小船以柔软的白色砖块形式(编者:称作白不(dun)或不子)运到景德镇的。成千上万的中国船工从事这项工作。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为瓷器厂装载白不的船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彻底清洁和筛选后用脚力揉捏泥料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陶工如何操作陶车


瓷土经过彻底清洁、筛选和精制后,通常由一个赤脚的男孩将它们按不同的比例揉在一起,然后将泥料放在陶工的陶车上。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图/操作陶车的陶工:将泥料放在快速旋转的陶车上后,他熟练地做出一个具有机械精度的杯子、花瓶或碗。

中国人发明了陶车——一个直径约四英尺的巨大圆形机器,由沉重的木材制成,以增强其动力。它位于一个轻微凹陷或坑中的垂直轴上,水和碎片会迅速排入其中。

陶工坐在陶车上方,脚放在两侧,以便有足够的空间让他的手移动。他用一根短杆快速转动轮子后,灵巧而精确地制作出一个盘子、碗或花瓶。经过多年的实践,他能将合适的尺寸估算到毫厘之间。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在景德镇最大的工厂之一从事瓷器装饰的匠人。请注意,头顶上方存放着成千上万的瓷胎,它们都在等待釉下彩绘。

瓷胎做好后被放在陶工面前的一个长托盘上,等待下一位工匠。等镶接上由模具制成的把手和其他装饰物后,将其刮平、晾干,直到为下一道工序——釉下彩绘做好准备。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大批茶壶诞生于此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陶工和他未完成的瓷胎:几乎大到可以充当藏起阿里巴巴四十大盗的罐子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转移瓷坯的方式

釉下可以上几种基本色,如蓝色和红色。接下来是上釉料,施釉方式多种多样——浸釉、吹釉、浇釉。在落款后,胚体就可以入窑烧制了。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这种牛奶状的液体是陶瓷釉,可以吹制或刷在瓷胚上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一种施釉方法:操作人员正在通过竹筒吹釉,花瓶跟随他的脚趾踩动转盘慢慢旋转。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窑炉燃料稀缺

放置在窑中烧制的瓷器必须放在坚固的圆柱形粘土容器中进行保护,这种容器被称为匣钵。匣钵可以使用三到六次,然后就成为河岸上废料堆中的一份子。每一件瓷器放入匣钵时,都被放在一个小的圆形粘土片上,再撒上稻草灰。这样可以防止两件粘连在一起。

景德镇窑炉的燃料有两种——松柴和槎柴。人们尝试过用煤,但发现煤烟会让瓷器变色,只好废弃不用。槎柴也只能用来烧较粗的器皿。

燃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邻近的山丘早已被砍伐光了,只能从200或300英里外的地方通过河船将木柴运到景德镇。沿河到处都能看到堆着高高稻草的木船,船身几乎快到了倾覆的地步。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成千上万的船只为烧窑运输木材

窑炉是褐色窑砖制成的大型蛋型窑,长50英尺,最高点高12英尺。由于高温,窑炉和烟囱都必须每年重建一次。

每一件瓷器都被精确地放入窑炉中,并根据其完成烧制所需的温度进行排列。窑炉装满后完全用砖砌起来,通常在1600至2000摄氏度的温度下保持一天一夜,之后慢慢冷却,并在适当的时候取出瓷器。一个大型窑甚至可以维持九到十家作坊的运营。

如果瓷器除了釉下彩之外不需要其他装饰,这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但如果有更精细的着色,还会在较小的窑中进行进一步的烧制。做雕饰的匠人一件作品往往就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我们曾在景德镇的一个大工厂参观过一只美丽的五伦图花瓶的彩绘,所下功夫便是如此。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按形状分类的瓷器和瓷厂

在这个瓷器工业中心,瓷器制作按形状被分为圆器(杯、碗、碟、盘等)、琢器(不规则圆形,壶、瓶、颜料盒等)以及雕镶(不规则形状,瓷画、塑像、山石等景物)。(编者:圆器和琢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制作方式是否一次性拉坯成型)

制造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工厂也根据生产的形状进行分类——也就是说,王的工厂只生产圆形器皿,甚至可能只生产碗,而李的工厂则完全致力于茶壶的生产。例如,聚集在城东的福建会馆周围,我们发现大约有二十个福建家庭将他们的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雕像的制作中,比如关公、观音、福禄寿三星。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瓷器街上堆满了廉价瓷器

景德镇只有一家全面生产各种瓷器和瓷胎的工厂——江西瓷业公司(编者:该公司为景德镇第一家官商合办的新型企业,实行股份制,标志着中国陶瓷业开始进入企业化时代)。它是几年前由一些知名股东在现代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没有外国人参与其中。如今,我们听到很多关于中国人无法经营自己企业的说法,但这家公司的成功表明他们有一定的商业能力。1915年,这家公司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瓷器展品类的金奖。

在这家公司的四百名男性员工中,有一百名原本是御窑厂的工人。事实上,随着1911年清朝的灭亡,江西瓷业公司几乎接管了整个御窑厂。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瓷都没有失业问题

景德镇没有失业。工作岗位很充足,但条件很差——工作时间长、食物不好、没有休息日,生活条件不卫生,这些都引起了劳动者的极大不满。

工人们首先是根据他们来自的地区组织起来——景德镇、安徽和其他省份。根据从事的工作种类,又进一步组成了行会。罢工很少发生,很少诉诸暴力。有商会经常进行调解。

许多妇女从事各种形式的瓷器生产,如彩绘、雕刻和题字。学徒制在整个行业很普遍,就像中国的其他行业一样。有趣的是,有些小男孩在画鸟、花、鱼和蝙蝠(福气的象征)方面颇有艺术天分。

拉坯和模具印坯匠人的工资从每天10美分到1美元不等。工钱也包括食宿。画工的工资从每天12美分到3美元不等,这个工资不是根据工作时间的长短,而是根据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但任何一个工匠都不能工作太久,如果一个人被发现做得太多,会被认为是贪图收入超时工作而受到工友的殴打。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最优秀的画工每天可获得三美元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景德镇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种年间的历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点点米粒状,被人们称为“米通”,又叫玲珑眼,再通过反复的浸釉来填充小孔,入窑烧制而成。这是需要精细技艺和大量时间的过程。

我们从税收员那里了解到,每年从景德镇运出的瓷器和瓷胎价值约 500 万美元。每件瓷器都要用小船顺流而下运到饶州[今天的 “上饶”],然后再用大船运到上海和其他城市。由于中国人还没有意识到刺激国际贸易的价值,这些货物大部分是供国内使用的。景德镇瓷器出口量最大的公司是纽约市的一家中国公司。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图/用稻草包装瓷器运往美国,每件都用稻草小心地手工包装,然后装入大盒子,用中英文标记后直接运往纽约。

西方人从这座拥挤的工业城市中得到的典型印象是生产方式的原始性。没有一家商店或工厂能找到现代化的机器。甚至连通过皮带操作的最简单的车轮机械装置都没有。每一件瓷器都是手工制作。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耐心的工人用他们过时的方法和粗糙的设备生产出了如此多的瓷器。新思想慢慢渗透到中国内地,但随着规划和勘测的南京至南昌铁路开通,景德镇将成为震惊世界的商业影响力所在。丰厚的瓷土矿藏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再加上二十世纪陶瓷艺术家们的点睛之笔,这座古老又迷人的城市定然会远胜其古代的辉煌。

*本文内容摘选翻译自《国家地理》杂志,1920年11月(第391-406页)。Look jingdezhen before 100 years ago: The World’s Ancient Porcelain Center (From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Nov. 1920 (p.391-406))

相关链接:

景德镇制瓷业遗存的世界性价值丨“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暨御窑厂遗址申遗”学术研讨会
【重点项目】地下的历史景观——景德镇御窑厂北麓遗址保护馆设计
【重点项目】景德镇御窑厂北麓与南麓遗址保护设施


*本期编辑胡玥,排版徐雨薇,审核李建芸、项瑾斐。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遗产撷英 | AI修复上色:100年前的景德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