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微报道了中山市积极探索创新土地管理机制,以信息化技术助力土地开发利用全流程监管。
项目以不动产单元号为纽带,串联土地供应、开发、闲置处置全流程,通过智能预警和自动督办功能,实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自去年8月上线以来,已精准监管5515宗土地,主动预警3167次,高效处置闲置土地1272宗,显著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未来还将深化“一码管地”应用,实现规划、建设、验收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资源要素保障。
该项目由国地科技承担建设,以下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微报道全文。
为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关于土地管理的相关要求,解决土地低效利用等问题,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积极探索创新土地管理机制,依托中山市自然资源政务信息平台,建立用地监管台账和监管流程,通过信息化技术助力土地利用全流程监管。
构建全生命周期用地监管台账
以不动产单元号为核心,土地出让合同为准绳,建立用地监管台账,台账中记录土地从供地审核、土地变更到开发利用、闲置处置的全生命周期关键信息,可对每一块土地的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精准跟踪,重点监管土地出让金缴纳情况、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是否闲置等指标。

信息化技术规范监管流程
在供地审核、地政函和闲置处置等三大类土地业务驱动下,信息平台自动获取更新用地监管台账中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关键时间节点,标识地块状态,辅助业务人员提前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督促用地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相应的建设任务。
针对即将发生用地违约的已供土地,信息平台自动向用地单位和业务人员发送预警提醒短信,并可自动生成对应土地的闲置处置业务,有效减少土地闲置现象的发生。
土地利用全流程监管取得显著成效
土地利用全流程监管信息化机制自2024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信息平台共建立了5515宗用地监管台账记录,发出违约预警提醒短信3167条,进行土地闲置处置1272次。通过建立用地监管台账和监管流程,实现了对全市土地供应利用的全面、动态、精准监管,降低了用地违约和土地闲置的风险,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要素支撑和用地保障服务。
下一步,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深化土地利用全流程监管相关工作,研究通过“一码管地”等技术手段,将用地监管台账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验线、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等业务串联贯通,从而实现对土地动工、验收情况的动态监管,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监管的规范化、精细化和协同化水平。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
原标题:中山:信息化技术助力土地利用全流程监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信息化技术助力中山土地利用全流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