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本视频由凤凰卫视《设计家栏目出品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设计是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在一起。”

——张杰


修  旧  如  旧

“中国瓷都”景德镇,有着近两千年的制瓷史。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的匠人们,还一直依靠手工制作陶瓷。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体制等因素,包括宇宙瓷厂在内的景德镇“十大瓷厂”相继关停,曾经热闹非凡的车间被分块出租,年久失修的厂房变得破败不堪。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这些位于城区、烙有陶瓷人深刻印记的老工厂随时会被蚕食、推倒。如何保护陶瓷工业遗产,延续千年文脉,留住陶瓷人的记忆和乡愁,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这个厂房在50年代中期的时候,南北纵深五六十米长的房子,它是实际上是整个厂区里头比较早的现代化厂房。”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组保留了22栋老厂房、8.9万平方米的建筑以及166亩地的厂区将宇宙瓷厂原有的烧炼车间改建为陶溪川工业遗产博物馆、美术馆,将原料车间变为陶艺体验空间。


“这个厂里堆了很多过去遗留的废弃的砖瓦,我们尽可能的利用上了这些现有的废料,或者找到跟以前接近的材料来修补。”


创  新  如  新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景德镇的传统的窑都是民窑,陶瓷制作过程中的拉胚需要水,所以水是陶瓷业非常重要的载体,过去这个厂北面山上的水是流下来的,后来没有了,水池的设计实际上是对过去地理环境的一个呼应。从设计这个角度来讲,水池和烟囱的呼应也是回扣到水跟火的主题上。”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当地的社区有很多窑厂的退休老工人,他们对厂房里头木构架很有感情。这个我们不能再用木这种材料了,后来我们用钢材代替木材,并且保留了原有的结构,把钢构件的细节, 处理得跟原来有点神似。这样也保留下了群体的记忆。”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博物馆以前只是一层楼,现在变成两层了。在原来的墙,柱都没有变的情况下,我们用钢结构增加了楼板。中间这个楼板形成的空间我们称为“共享空间”,这样参观者可以在底下和上面的回马廊里来立体的看原来窑厂遗留下来的主要设备。”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这样一段历史通过我们恰如其分的处理之后将它保留下来的话,人们可以看着这些建筑联想到陶瓷曾经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它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并且把这个过程变成一个时代不同阶段的人的共同记忆。”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 END —


设计 / 张杰    导演 / 王言竹、孟琦    摄影 / 邢景


设计团队: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


项目主持人/建筑师:

张杰,清华大学教授、清控人居遗产院院长


项目负责人:

刘岩,清华同衡遗产中心主任助理、副总规划师


业主项目负责人:

刘子力,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


主管院总工(同衡):

霍晓卫,清华同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遗产中心主任


顾问专家(安地):

申国全,清控人居遗产院副院长、华清安地公司总经理

刘伯英,清华大学副教授、清控人居遗产院副院长


专业负责与协调人:

胡建新,华清安地公司副总建筑师

李婷,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历史城市二所所长

张冰冰,华清安地公司主任工程师


设计参与人:

张洁、蒋炳丽、齐凯、王余生、陈拓、叶蕾、王丽娜、何晓红、陈惠安、杨萧、王力、何伟嘉、吴晓燕、费洪凤、刘小凤、李蓓蓓、段兴平、黄维


内容来源:设计家Designer(ID:sjjdesigner)

同衡佳作丨景德镇陶溪川:中国工匠之都的记忆,都在这里延续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