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至7月初,史家胡同博物馆举行为期两个月的“ 回家·串门儿”主题活动展览。本次展览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的“回家”系列展览之一,由市规划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熊猫慢递联合策划。展览试图从触觉、视觉体验入手,以“串门儿”为主题,为您呈现不同人眼中的胡同生活意向。
“修门儿”,顾名思义是门的修缮,展示史家胡同45号垂花门修缮及院落公共空间改善的过程。它是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咱们的院子”——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院落提升计划中一个最成功的案例。
策展团队:北京工业大学
分展区设计负责:惠晓曦 马夕雯
2014年9月,全市首家致力于胡同风貌保护的协会——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正式成立。协会通过群策群议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胡同原有风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2015年,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推出了“咱们的院子——东四南文保区院落提升”项目,“在设计阶段,来自央美、北京规划院、北工大等机构部门的设计师开放式沟通,让居民参与到设计中来。其中史家胡同45号院作为典型院落,成为首批试点。
改造前
史家胡同45号院,这个院落原来是民国时期天津木斋中学一位老校长的旧居,格局基本完好,但年久失修,尤其是垂花门严重破损。
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前院和后院之间一般都有一道非常讲究的大门,这道门就叫垂花门。小说中常描写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里所说的“二门”指的就是这道垂花门。可以说,垂花门是四合院中装饰最为华丽的建筑构件之一。
2015.2 垂花门测绘
2015.3 居民意见征询
2015.4 方案设计
2015.9 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展示
2016.4 施工:垂花门落架及构建编号
专业施工队对这道垂花门进行原址拆、原址建,原有的建筑结构得以保存。拆下来的构件能够用回的尽量还原,腐朽的则编号存放。
2016.4 施工:管线改造及地面铺装
除抢救垂花门外,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还在45号院进行了院落公共环境的提升。
2016.5 施工:垂花门修缮
2016.9 施工完成
2016.0 院落绿化“胡同农园”
2016.9 居民自治:院落维护管理制度推进
从修门儿入手,团结院子里的居民,消除安全隐患、改造排水系统、增加花园菜地、提升公共空间。通过修门儿,将民生改善、社区营造与风貌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欢迎来史家胡同博物馆“回家·串门儿”系列门主题展览现场。这里是史家胡同,这里是温暖的家。门儿里,有你有我;“回家·串门儿”的故事里,有千万人的生活。
主办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朝阳门街道办事处
承办单位
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
策展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熊猫慢递
支持单位
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二十七院)
史家胡同文创社
史家社区、内务社区、演乐社区
礼士社区、朝西社区
特别鸣谢
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
展览往期推送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