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美术遗产 ):“美术遗产”2018年总目录
“美术遗产”微信公众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办,以“文化遗产论坛”为基础,涵盖美术史、考古学、建筑学和文物保护工程等领域。
3大板块,11个栏目,1005天,17141位用户……
2019,与您同行!
点击文章标题可浏览正文
活 动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论坛”预告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论坛”综述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至16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展览的研究与策划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其它学术活动
讲座预告丨李军: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关于学术与艺术的思考
讲座预告丨李军: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安布罗乔·洛伦采蒂《好政府的寓言》与楼璹《耕织图》再研究
讲座预告丨章启群:秦汉人为什么相信阴阳五行?——兼谈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术转折的思想史意义
讲座预告丨马佳伟:限定与解限定——我的色彩研究、透视法与平面绘画的深度空间研究
讲座预告丨郑岩:龙缸与乌盆——器物中的灵与肉、释六舟《百岁图》研究
讲座预告丨John Baines:公元前四千纪晚期的埃及浮雕调色板——图像艺术的变迁和经典化
讲座预告丨李军: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关于美术史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讲座预告丨李军:从图像的重影到跨文化美术史——对美术史基本问题的思考
讲座预告丨李军:从图像的重影到跨文化美术史——对美术史基本问题的思考
讲座预告丨拱玉书:楔文文学传递的信息——以《恩美卡与阿拉塔王》为例
讲座预告丨李军:世界景观与文化交流——“无问西东”展中古地图的秘密
讲座预告丨余中先:绘画者与翻译者的共同语言——从对艺术通才毕加索的翻译与了解说起
讲座预告丨尹吉男:中国美术史的宏观观察——以文官集团的崛起为中心
活动预告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现代日本: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系列讲座与“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学术对谈
讲座预告丨Sonia Cavicchioli:巴洛克风格的开端——卡拉奇在博洛尼亚与罗马地区壁画中的图像叙事
讲座预告丨余丁:文本叙事与视觉叙事——文献档案在策展实践中的应用
讲座预告丨霍廷霄:传统文化与电影视觉造型——中国艺术传统的转型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
研 究
美苑英华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讯之一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讯之二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讯之三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讯之四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讯之五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讯之六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讯之七
遗产视野
他们会不会知道在这里?——巴黎吉美博物馆“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观展记
谁的世界?何以遗产?——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观察(上)
谁的世界?何以遗产?——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观察(下)
学人对话
异乡人:“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览背后的故事
学术转化为艺术:专访“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览主策展人李军教授(上)
学术转化为艺术:专访“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览主策展人李军教授(下)
发掘乡村生活的文明故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谈传统剪纸艺术
解读“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的三把钥匙:策展人李军教授访谈(上)
解读“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的三把钥匙:策展人李军教授访谈(下)
学术文摘
“注视的”逻辑与“可视的”历史:记“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
再话前朝金粉事:名妓肖像的隔代重绘与“秦淮八艳”的后世塑造(上)
再话前朝金粉事:名妓肖像的隔代重绘与“秦淮八艳”的后世塑造(下)
标准与个性:乾隆万寿庆典期间国事活动与私人交游中的朝鲜人形象制造(上)
标准与个性:乾隆万寿庆典期间国事活动与私人交游中的朝鲜人形象制造(下)
“反修复”的概念、内涵与意义:19世纪英法建筑保护观念的转变(上)
“反修复”的概念、内涵与意义:19世纪英法建筑保护观念的转变(下)
以“特修斯之船”的方式思辨“可识别性”:关于中国文物保护实践的一点思考(上)
以“特修斯之船”的方式思辨“可识别性”:关于中国文物保护实践的一点思考(下)
历史与神学的象限:historia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画”理论
圆形图像与世界视野:博洛尼亚圣雅各伯圣殿洛伦佐·科斯塔壁画新解(上)
圆形图像与世界视野:博洛尼亚圣雅各伯圣殿洛伦佐·科斯塔壁画新解(下)
北京耶稣会北堂和中国植物图像:十八世纪中西园艺学交流的一则轶事
古迹重绘——“德意志”视角下的彩饰之辩:希托夫、森佩尔、库格勒与他们这一代(上)
古迹重绘——“德意志”视角下的彩饰之辩:希托夫、森佩尔、库格勒与他们这一代(下)
资 讯
图书资讯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
会议资讯
“张宗宪&马未都:畅谈收藏江湖”暨《张宗宪的收藏江湖》新书签售会
波罗艺术及其在中国的影响:第一届青藏高原丝路与艺术论坛招聘志愿者启事
“艺术、物质文化与交流:13-16世纪欧亚大陆文明”学术研讨会
2018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颁奖典礼暨国际古迹遗址日学术研讨会
欧亚视域与古代中国:“中华”“边地”与“域外”的交错史——九色鹿学术工作坊第一期暨东部欧亚史工作坊第一次结集
跨千年时空看《千里江山图》:何为历史与艺术史的真实?——北大人文论坛
“向场所学习:西村幸夫田野学校”2018年浙江大学城乡遗产保护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
“艺术:生动视觉化的历史”第36届北京大学“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
展览策划与典藏管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博物馆专业交流项目2019”
展览策划与典藏管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博物馆专业交流项目2019”(第二次通知)
“填空补白 II:考古新发现明正统、景泰、天顺御窑瓷器”主题演讲及全日研讨会综述
艺术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立场:2018北京大学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美术史分论坛综述
研究者的隐形与现形:2018北京大学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美术史分论坛总结发言之一
真相的集合体:2018北京大学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美术史分论坛总结发言之二
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石窟寺保护论坛
第二届中国传统雕塑传承与复兴学术论坛暨“传统雕塑当下再造:雕塑家驻地创作活动”
“再识遗产:保护 阐释 合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意大利合作成果汇报交流会
REFRAMING CHINESE OBJECTS:International Workshop
征稿通知
“面向空间再生的保护技术: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2018”最新通知
2018西南聚落青年论坛(西南聚落研究青年学者网络第三届年会)第一次会议通知
关于举办国际文物修护学会-故宫博物院2018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继往开来的中国考古学与文化遗产研究:第四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第一轮通知)
继往开来的中国考古学与文化遗产研究:第四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第二轮通知)
其它信息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展览特辑之一:穿越艺术与真理——工作团队随记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展览特辑之二:欧亚遗珍——学术研究集萃
2018毕业季特辑之一:艺海之下——由“基弗在中国”引发的话题事件与前后论争:“基弗在中国”事件综述
2018毕业季特辑之二:莫高窟第285窟南壁“五百盲贼得眼”故事画重读
2018毕业季特辑之三:文物修复原则与价值的双向取舍——以“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争议为例
2018毕业季特辑之四:从批判对象到艺术经典——建国后的印象主义接受史研究
千年壁画 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巡回展览(太原站)
“美术遗产”2018年总目录
相关链接:
留言读者有机会获赠《斯飞日历2019:世界遗产胜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