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提到苏州,苏绣是响当当的金名片。

“一城姑苏人家,半城精工绣娘”,过去的苏州家家养蚕,户户绣花,花团锦簇,绣庄满地。

苏绣位列四大名绣之首,浸润着浓郁的江南基因,代表了江南素雅、秀美、精致的文化品位。

苏州孕育了苏绣的灵动气韵,苏绣承载了苏州的婉转柔美。


点击收看视频

发展至今,苏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苏绣只是女红,是古代女子的必修课。

三国时代,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时至隋唐,苏绣的神韵已经定下基调;宋元时期,出现了观赏性的绣品;明朝的苏绣,经过时间的历练和岁月的打磨,达到鼎盛时期;而到了清朝,苏绣以”精细雅洁”闻名,当时的苏州也有了”绣市”的誉称。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前不久,自然造物在大运河沿线做非遗调研,来到了位于镇湖的“绣品街”,这条街上遍布各家各户的苏绣商店,产品琳琅满目,听闻苏绣中的八成产品都是来自于此处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接触苏绣之前,小编对刺绣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偶尔衣服上出现的刺绣花纹,一针一线究竟穿出什么花来呢?

直到在绣品街上看到王丽华老师的绣阁“江南一绣”里的作品,小编不禁发自内心地感概:天呐,这才是苏绣精品呀!


有图为证,请看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肉形石

逼真吗?这居然是绣的???

放大再品一品细节,看得小编有点想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这幅作品彻底颠覆了小编对苏绣的看法,不禁被苏绣的精美而震撼,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如画。


苏绣到底有多精致?

接着就随小编一起看看王丽华老师与苏绣的那些事儿~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王丽华  苏绣大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王老师自小在苏绣环境中耳濡目染,不到十岁就跟着妈妈在绣绷前穿针引线。那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女孩都是做刺绣的,都是围着在绣绷前长大的。

刺绣不仅仅只是娘们一种生存技巧,也完全成了她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据王老师说,起初都是从绣一些鞋头花、床罩床套等生活用品。到了八十年代,开始绣制本人的和服腰带,后来再到精美的订制服饰。苏绣的针法多达四五十种,丝线颜色更多达上千种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历朝历代苏绣的主要功用是日用品、服饰和画绣三个方面,因为工业的发展,服饰和日用品已经被易于生产的机械代替,只有画绣这种陈设性刺绣艺术得以延续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绣惯了动物花草和人物肖像等传统题材的王老师开始创新,开拓了青铜器、佛像、玉器、壁画、陶俑等八大类刺绣作品新题材这在苏绣领域几乎还是个空白。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龙门石窟》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翠玉鳌鱼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仕女俑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藏 童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狮吼观音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潘离纹方座鼎

“做青铜是因为受到一个台湾朋友的启发,他那时候送了我一本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铜器藏品画册,看完之后我惊呆了,我说我们的祖宗人怎么这么聪明,那时候工业没有这么发达,那些器物的造型啊,色彩啊,比例啊,我感觉真的太神奇了,然后我想试试看,经过我的这个刺绣独特的语言,让更多的人来拥有这个器物的这个形态。


在探索过程中,为了把青铜器充斥的历经数千年的沧桑感完美展现,还开创了独特的“八工针法”绣法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和家具木艺中的榫卯技艺,巧用光影效果赋予了苏绣全新的神秘色彩。

绣制成的青铜器作品充满硬朗感,远远看去常常被误认为是照片,贴近了看到丝丝纹理,才明了竟为一针针绣制而成,不由得拍案叫绝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题材上的创新让这八大类题材成了专属于王老师的艺术语言,也成了她创作的象征与代表。由她所创的“八工”针法还获得国家专利

八工针法基本单元由“八”字形绣迹与“工”字形绣迹上下组合而成,结实牢固这种针法重复运用并层层叠加于刺绣中的局部或全部时,从画面的表现力来看,与交叉乱针相比丝理的质感细腻、洒脱,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效果;从画面的光泽来看,八工针法的丝理向不同方向伸展,增强光线散射能力,将蚕丝本身有光泽“去掉”,是一种哑光的针法处理方式,因此还原了材质的真实感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翠玉双龙耳鼎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水月观音
王老师从十五岁正式入行,拿起针线就再没放下过。
刺绣是件枯燥的事,最长的一幅作品耗时长达三年之久,在上百万针乃至上千万针的修行中,中华民族的博大文化已跃然布上。


近期,王老师正在绣制一个永固杯,与国家故宫博物院合作,目前尚未完全完成,但已有的形象已经令我们叹为观止,着色有上百种且不说,杯上每一个细节都被呈现到位,从大型到一小颗宝珠,甚至比照片还要精美绝伦。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类似永固杯这样的国宝艺术品是我们购买不到的,但是可以通过二次创作来走入平常百姓的家中。

艺术要生活化,把刺绣融入年轻人的一些想法,做出一些符合当代性的东西。


对于王老师来说,苏绣带给她更多的是使命感,无论市场如何,她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同时也希望下一代要把这个工作传承好。不管是哪种方式,如果年轻人不会绣,那就把刺绣研发到符合现在的一些审美的装饰上,让绣品回归到老百姓的生活里。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传承,创新,一直在路上

接下来,苏绣将代表江苏地区的非遗项目亮相杭州拱墅

届时还会有大运河沿线更多的非遗项目与大家见面

欢迎大家来玩呀~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来源:自然造物

作者:娓巴,编辑:周利红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及公益分享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往 | 期 | 回 | 顾

1、夏县禹王庙会调研志愿者招募

2、加强环境整治,促进农村“厕所革命”!

3、国务院扶贫办面向全国征集社会组织扶贫案例

4、两部门通知:启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

5、《中国村落》总导演手记|中国文化的地下层

6、乡村发展需要换一种方式生长

7、尴尬的小镇,胡乱的开发!

8、当设计走进乡村

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乡村文化人):颠覆传统的认知,恐怕你没见过这样的刺绣!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