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游记| 墨痴小生皖南绩溪寻墨情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绩溪作为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徽墨之乡,今天我们就重点聊聊绩溪这徽墨的制作过程。

了解墨的制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墨书写后的属性,在中国书画里讲究墨的干、湿、浓、淡、润之呈现,而这些行内人才懂的细节全靠墨的好坏。看似每锭“都是黑漆漆”的墨,原来有着不为人知的繁复工艺,可谓经历千锤百炼,静候时光的洗礼,才成为一锭有价值的墨。简单的墨,浓缩了一点儿也不简单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

徽墨的制作主要有:点烟-和料-制胚-定型-晾墨-挫边-描金-包装等工序。加入少量的麝香、冰片不仅可以防腐还可以提香。

点烟就是取墨的原材料,传统的原料采集是选用桐油,加入灯芯草点燃后用碗盖住收集燃烧所产生的废料。这里所说的废料在墨的成分里却成了主角不容忽视。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萃取工艺的提升,现在也有一些墨是采用松枝、松油、橡胶等来提取。

第二步将收集好的墨,加入骨胶和相应比例的水融合又被称为和料。这个过程看似简单这中间却又有着非常多的经验饱含其中。(因为加入了骨胶所以在定型的时候我们还会加入冰片、麝香等材料来保证墨不会腐烂变质,同时到那个时候墨还要经过千锤百炼。)

第三步制胚 将和好的料制成一大块一大块的胚体,据说还是要用水煮的。制作过程没有看到。

第四步定型,将制作好的胚体做成指定形状,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达到定型的效果,在古代一般都用手握和用竹子碾压来完成这一工序,现在想想那也算是一种防伪码吧。必定同掌纹的太少了。

第五步,晾墨和挫边好的墨都是阴干的,而且这个时间非常的长,短则几天多则数年。

最后在描金和包装,这样一锭好的墨就制作完成了。

传承千年的徽墨制作起来相当复杂,不仅要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所以古人讲:“惜墨如金”好的徽墨那可是真是真金也不换。

游记来源于:Rikki大叔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