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规划师说 | 当幻想成为现实




引言


科幻作家和好莱坞电影导演们在预见未来这方面一直非常有影响力,他们预测了从机器人到手机等一系列新事物。明日之城市通常被描绘成暗无天日、污染严重、反乌托邦的噩梦,但其实这大可不必。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马上就要打破道路规划的限制,解放城市空间,使之变得更加明快、绿色、清洁、友好。人类生活将得到彻底变革,明日之城就在当下,就在今天。


世界变革


当我年纪尚幼时,还很少有人买得起车,路上的车速并不快,我和朋友走路去上学还非常安全。就算走上几公里也安心无虞,因为本来公路就不多,在一个小地方生活还是非常单纯简朴的。


Barry在上学路上


时至今日,世界已经巨变,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忙碌的全球化的世界里。消费经济注重赚钱和购物,本来是带领人们通往更高质量的生活的。但是在获取这财富的同时,世界已经变味了:资源被过度开采,海洋里充斥着塑料垃圾,森林逐渐消失,农业用地变得有毒,干净的水日渐难寻。


被污染的大气层


更重要的是,我们把保护我们的稀薄、敏感的大气层当做排污管道,每天通过燃烧石油排放成千上万吨的碳,污染了我们自己呼吸的空气。现在气候变化已经迅速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带来极大的威胁。我们那么做真是疯了。


大气层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纤细脆弱


像大家一样,我现在也在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接受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出行的时候。虽然不常走路上班,但我经常骑自行车上班;我没有买车,但经常用拼车软件打车;我一般不坐电梯,比较喜欢走楼梯,我家住在三楼所以也并不累。


当出行的距离比较远的时候,我通常使用“BMW”出行模式。BMW?你肯定会说,那可不是太环保哦。但我的BMW是自行车(B)、地铁(M)和行走(W)的缩写。

可持续的出行方式


很幸运的是香港拥有支持步行、骑车、地铁等多种出行方式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对能源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对全新出行方式的探索方面,中国大陆较之其他国家也先行一步,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拼车变得流行,新的地铁线不断完工开通,高铁线路网更在国内出行方面取代了飞机的一些位置。


这个小小的世界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城市化、科技创新和气候变化的进程,而我们也必须随之不断改变我们的预测和行为习惯。我真的很想知道我年幼的孩子们以后怎么上班,因为只要再过10-15年很多事情就会变得非常不一样了。未来城市是怎样的?会是安全、清洁、舒适的吗,抑或是好莱坞电影里那种黑暗的反乌托邦世界?


电影中的反乌托邦未来世界

预见未来


科幻作家和好莱坞电影导演们在预见未来这方面一直非常有影响力,他们预测了从机器人到手机等一系列新事物。


《海底两万里》


早在1870年,儒勒·凡尔纳就在《海底两万里》中想象了一艘高级潜水艇,那可是150年前!


《星际战争》


随后在1897年,小说家H·G·威尔斯在《星际战争》中描绘了来自其他星球的宇宙飞船。在两部作品问世很久以后,我们才造出了潜水艇和飞行器。


《大都会》


导演弗里茨·朗在1927年拍摄的《大都会》,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标志性的作品。这部有着大批拥趸的院线经典是每个建筑系学生的必看电影。大都会被大实业家统治着,从他高耸的办公楼看下去,是一个科技高速发达的现代世界。电影刻画了最早的人形机器人角色之一。该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极大地影响了好莱坞看待未来的方式,影响了以莱德利·斯科特和乔治·卢卡斯为代表的电影人,这两位导演分别拍摄了经典作品《银翼杀手》和《星球大战》。


 《银翼杀手》


拍摄于1982年的电影《银翼杀手》是“都市未来”这一描述的典型例子。电影设定于藏污纳秽、犯罪横行的21世纪的洛杉矶。主角哈里森·福特不断穿梭于城市各处,路上一片漆黑。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高楼立面上无处不在的巨大的电子广告牌,毫无疑问是在暗示当今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些高密度城市。


《全面回忆》中的强尼无人驾驶出租车


1990年的电影《全面回忆》中出现了对于虚拟现实场景的探索,但我印象最深的画面还是名叫“强尼”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当然阿诺德·施瓦辛格在电影里把这些车全部炸毁了,但现实生活中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社会上慢慢立足,并且即将成为主流。


《星球大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


当然不能不提到《星球大战》,这部电影把科幻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电影的官方网站里甚至有一个数据库,里面有电影里出现的所有事物的数据,包括成百上千种交通工具的详细信息,以及对星系中所有城市的描述[1]

 

拍摄于1999年的《星球大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描绘了名为科洛桑的星球。电影场景印证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梦想,因为每一寸土地都是被开发过的,一千多米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也深入地底。我的孩子们将来会到星战世界里展示出来的那种城市去工作吗?


《少数派报告》

2002年发行的电影《少数派报告》由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克鲁斯主演,背景设定在2054年的华盛顿特区。去年,在新加坡世界建筑节上,该电影的制片人亚历·麦克多维表示,他在制片之初就设计了电影中整座城市的全部细节。


电影《少数派报告》制片人亚历·麦克多维 


他的团队在广泛研究了尖端科技之后萌生了制作这部影片的想法,然后将想象延伸到未来。他们设想了整座城市,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系统,以及居民使用的日常用品等。这意味着这座想象出来的城市本身影响了整部影片的布局,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都能行驶,这一设定造就了电影中的飙车场面。这部电影帮助很多现代科技进入现实。超过100项专利涉及到电影中首创的概念。


《疯狂动物城》


有一部电影大家一定都看过——《疯狂动物城》。城市中有数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街区文化以及社区环境。城中公共交通网络错综复杂,城市取暖和制冷系统也十分精细;大量动物居住于此。疯狂动物城中的巨型树木不是真的树,而是大型的蒸汽树形管道,用来汲取地下水,并输送到城市顶端,然后用人工洒水器洒到空中。


设计师从世界各地获得灵感,其中包括上海、香港、欧洲和南美,他们意在保证疯狂动物城有国际化的意味而不是相像于某个美国城市。


现代科技


放眼世界,我们可以发现气候变化让世界变得令人担忧。而且好莱坞电影里描绘的未来总是让人战栗。当然电影导演们所描绘的未来比政治家们说的实际多了。可是未来真的会如他们想象的一样吗?

 

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自动车辆重塑城市的能力不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优步等打车软件,而苹果在中国滴滴出行打车服务公司投资了10亿美元来发展无人驾驶出租车。现在显然不是当出租车司机的好时机。


纽约市的谷歌无人驾驶出租车


新加坡的无人驾驶出租车NuTonomy Car


许多公司都在争做无人驾驶出租车产业的领跑者。新加坡非常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全面实现出租车自动驾驶化的国家。7家主要生产商已签约承诺在2020年之前将自动驾驶汽车投放市场。他们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几年里,新加坡能拥有上千辆实际运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据美国国家城市联合会预计,到2030年无人车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


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亿万富翁伊隆·马斯克表示,驾驶汽车对人类来说十分危险,当事实证明自动驾驶汽车更为安全,人类驾驶兴许就会被列为违法行为了。


民用无人机Ehang 184


当然,这只是自动驾驶交通变革的开端。无人驾驶飞行器已经投入生产。这个市场的领头羊当然毫无悬念地来自中国,这个全球民用无人机之都。

 

今日思远


工业设计师Ross Lovegrove设计的“气泡车”


我们的城市和街道设计起初是为了方便马和马车行进,随后则是为了私家车之便。无人驾驶车辆的运行方式可以设计得与传统车辆完全不同,可以使其免于遵守传统车辆的“道路规则”,同时在规划和设计街道时也更加自由。


《星球大战》中科洛桑星球的空中车道


这还不止,无人驾驶飞行器将会通过使用低空、分层级的空中道路,应该可以让街道交通空置出来。在空中道路上,所有的交通工具可以互联。在垂直间隔约20米的空中道路中,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运行会更安全高效。可以回想一下《星球大战》里的科洛桑星球,以及空中车道川流不息的样子。

 

对我而言,用城市规划的“必杀技”来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问题,是最令人兴奋的。公共交通虽好,但是私家车可以把你送到家门口。从火车或巴士站到目的地的最后一英里一直非常令人头疼,尤其是当你带着东西、身体疲惫或只想避雨的时候。


《星球大战》中科洛桑星球的空中出租车


但是如果自动驾驶飞行器可以将你直接送到家门口甚至是自家阳台上,那谁还会需要私家车呢?自动驾驶飞行器可以利用屋顶空间、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露台以及宽阔的阳台来停靠。公寓甚至可以有自己的适配直升机场。 


急救用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最直接的潜力,是执行公民义务,尤其是应对火灾、急症和警方救援等紧急事件。街道开发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为建筑和消防服务的。通过建立从高层、外部接入的建筑消防栓提供消防及维修服务的空中通道,不管是用于灭火还是清洗窗户,意味着在街道上以及建筑物周围的车辆出入的需求可以得到改变。有关急救车辆出入的建筑规范可以放宽了,建筑物的规划安排可以更加灵活及多样化。


也就是说,街道上可以拥有更多有趣的空间、更多绿化和更少的车辆。并且,随着城市里的私家车辆逐渐销声匿迹,停车空间也就不需要了。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全天候工作,而私家车辆大多数时候都是停在那里,整个就是对于空间和资源的低效利用。想想这些之前被浪费的空间可以被用来做多少事。


有了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的运输和服务,路上的骑行者和行人将会更加安全,街道上也会拥有更多标准化之外的有趣空间,更多绿色也更少阻碍。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街道将不再需要红绿灯,路标,路缘石以及分隔栅栏。同时,也不会有废气污染。这意味着更多的空间。这意味着更多的绿色空间。这意味着今天的街道将会变成明天的花园。



所以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会是像《大都会》里被实业家控制的那样,还是像《银翼杀手》里黑暗的反乌托邦世界那样,抑或像《疯狂动物城里》分成许多各有特色的街区那样?

 

在我看来,未来的城市可能会是上述种种杂糅在一起。



参考文献: 

[1]http://www.starwars.com/databank

[2]http://www.bloomberg.com/news/features/2016-08-18/uber-s-first-self-driving-fleet-arrives-in-pittsburgh-this-month-is06r7onRomain Trystram



作者/百瑞BarryWilson

百瑞隽思(深圳)项目咨询有限公司CEO,英国注册景观建筑师、香港城市设计学会理事兼公共事务委员会委员,可持续发展倡导者,2012 年被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评为“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



编辑、排版 / 陈程

图片 / 作者提供

封图 / Romain Trystram作品,来源于behance

注:本内容授权转自百瑞BarryWilson,转载请联系来源公众号,十分感谢作者的悉心编写与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