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吴祖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不仅全面总结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四个重大转变”,深刻阐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五个重大关系”,而且对未来作出了“六大战略部署”,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绽放、新发展,是我们在新时代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具有里程碑意义。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现代化实践中争当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不懈奋斗者。
全力推动“两山”理念
湖北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仁不让扛起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的“湖北担当”
系统推进服务全省先行区建设“九大战役”
落实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打响支持发展的大会战、盘活存量的攻坚战等自然资源服务先行区建设“九大战役”。持续开展“两上四服务”(上门、上京,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活动。建立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专班和驻京报部补正专班,持续开展“两上四服务”行动,到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等部门和省联投、省交投、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湖北铁路集团等“用地大户”开展上门服务。积极将沿江高铁长江新区站站场等58个项目纳入国家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项目清单。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随岳高速至沙洋段(天门西段)取得预审批复仅用3天,鄂州机场高速二期从确定用地红线到用地预审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仅用40天,要素保障纪录屡被刷新。持续优化自然资源政策供给,2023年出台《关于深化用地审批权委托改革的通知》《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用情用力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店小二”,为优化提升用地用矿提供保姆式服务,保障全省重大项目用地343个、面积26.75万亩。开展土地招商推介活动900余次,实施云上智能选地,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线上“土地超市”,开发“数字土地超市”微信小程序,上架优质地块266宗、面积2.51万亩,同步展示109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土地信息,方便企业“网上搜地、云上选地”,推动土地要素与发展需求快速匹配、深度契合。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五换”换来新空间。全力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探索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资金换空间、技术换空间、数据换空间等“五换”经验,受到省政府肯定并上报国务院。在存量换增量方面,采取“找到地、寻到人、析原因、快处置”等措施,年内盘活存量地23.38万亩。在地下换地上方面,因地制宜探索人防工程、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等空间分层分块出让,引进中信泰富、国华人寿、泰康人寿等知名企业打造以“保险+”商务集聚区,成为武汉立体化综合开发的典范。在资金换空间方面,发挥地租调节、税收减免、资金奖补等政策效益,各级政府注入资金12亿元,通过“退城进园”“以商招商”等市场机制促进开发盘活土地2.8万亩。在技术换空间方面,鼓励企业用地技改,全省累计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31万亩,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比如,华工高理通过“零地技改”仅用10亩土地创造年产值30亿元。在数据换空间方面,实现大数据促进空间资源精准配置。武汉“仿真实验室”赋能高效审批,实现2分钟内完成规划审查、10秒提取规划建设要求。鄂州华容区推行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遥感数据应用,协助农户盘活撂荒地400亩。
分区分类落实水、生态和粮食安全管控
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牢记“国之大者”,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责任。以“零容忍”的态度,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逐级分解下达“三区三线”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实行耕地双月加密监测和“红黄牌”管理,推动耕地“非农化”整治落实落细。筑牢生态屏障,实施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长江荆江段和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总投资175亿元,其中中央奖补资金40亿元),其中三峡山水工程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其子项目枝江金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入选中国“山水工程”首批15个典型案例。成功申报丹江口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秦巴山东段—汉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总投资5.88亿元,其中中央奖补资金3亿元。部省联动开展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保护修复现场调研,为8500万人安全用水提供保障,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完成长江干支流10公里岸线范围内326座、3.5万亩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突出地灾防治,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加强隐患治理、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2023年共投入中央和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7.09亿元,实施综合治理及搬迁避让项目94个;实现全省山区丘陵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风险调查评价全覆盖,逐步开展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清江库区以及重点流域、线性工程廊道1∶1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成功预报30起地质灾害,避免可能人员伤亡305人,保护资产23.11亿元,组织紧急避险撤离4083户、10921人,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中。锤炼忠诚党性,树立从严从实新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刻剖析政绩观错位的思想根源与现实危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为警醒,系统分析工作流程与环节中的风险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纵深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号召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学习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周德亮同志先进事迹。打造拼搏赶超、昂扬向上的强大气场,以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引领自然资源的山清水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