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的建筑,构成了都市的繁华……
建筑是城市凝固的音乐,是集体记忆的空间载体,它不仅传承着历史和文脉,也孕育了城市的特色和风格。
早在2015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就开展了武汉市优秀建筑评选活动(点击回顾)。市民之家、辛亥革命博物馆……他们不仅是独具匠心的建筑,更是城市时代特征的体现。
为了进一步加快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国际交流与合作所连续两年开展了全球各类优秀建筑及空间环境设计典型案例的收集工作,通过树立优秀建筑标杆来优化武汉市城市精细化设计及建设,为武汉市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提供示范作用。即日起,众规武汉将开通“世界优秀建筑导报”专栏,对世界各类优秀建筑进行陆续推送。
按照功能类型划分,建筑主要可分为三类:
-
公共建筑:包括商业、办公、时尚SOHO、文化、会展、酒店、医疗、教育及交通建筑等。
-
住宅小区:包括开放街区式小区、滨水景观住宅、模块住宅等。
-
城市空间环境:包括商业街、广场及环境等。
今天头两期,让我们先从办公建筑和时尚SOHO开始!

字数:1281字
阅读时长:4-5分钟
关键词:SOHO 情怀 融合 速度
独具创意的SOHO
1、北京银河SOHO
流动和有机内部空间的优美建筑群

设计师及建筑作品
设计师:Zaha Hadid
Zaha Hadid 建筑师事务所
建设单位 | SOHO中国有限公司 |
地点 | 北京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 |
类别 | SOHO办公 |
建筑面积 |
328,200 m² |
获奖情况 | 入围2013年RIBA建筑金奖 |
银河SOHO位于北京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是一个占地50,000平米、总建筑面积328,204平方米、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建筑架构由五个外形流畅而连续的体量构成,它们彼此独立,通过伸展的连桥相连。内部没有转角,丝毫未曾打破外形上的流动之感。每个椭圆形塔的两端部分户型外窗视野更加宽广。
建筑的下面三层均为零售和娱乐等公共设施,其上的楼层为创新企业集群提供了工作空间,顶部全被酒吧、餐馆和咖啡馆占据,这里视野开阔,能欣赏到京城各大主要街道。银河SOHO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
2、北京朝外SOHO
闽西客家环形土楼+北京胡同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及建筑作品
设计师:Seung,H-ang
承孝相/履露斋建筑师事务所
建设单位 | SOHO中国有限公司 |
地点 |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 |
类别 | SOHO办公 |
建筑面积 |
150,000 m² |
获奖情况 | 2007年韩国艺术&文化大奖 |
朝外SOHO位于北京CBD中央商务区内,北侧紧邻朝阳路。由两栋十一层的环状裙楼和一栋二十五层的主楼咬合组成。引用土楼的组织形式加上贯通整个场地的步行的街将建筑内部和外部相连。
建筑内通过合理有效的分割,在每层商业空间都形成了数条“胡同”。天井连接形成的建筑丰富热闹,内部空间本身形成都市中的“小城市”。建筑外墙材料是深灰色的石材,是北京城的传统色彩,唤起人们关于北京的深远记忆。
3、上海复兴路SOHO
融合传统与现代,“里弄式”的特色规划

设计师及建筑作品
设计师:Meinhard von Gerkan
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
建设单位 | SOHO中国有限公司 |
地点 | 上海淮海中路CBD商圈 |
类别 | SOHO办公 |
建筑面积 |
137,400 m² |
获奖情况 | SOHO中国首个LEED金级认证项目 |
复兴路SOHO坐落在上海内环中心——淮海中路CBD商圈,由九座拥有坡屋面、东西走向的长型建筑单体以及一座拔地而起、脱颖而出的高层建筑构成,在尺度与街道走向布置上延续了周边街区的现状,同时也尊重了现有的历史建筑,以遗留的城市肌理弥合了老街区与新街区之间意义重大的交汇之处。
在街区内部,巷陌和一道中央轴线交织贯通而成交通网络,所有街道均通向一座设有餐饮设施的中央广场。广场中心一个圆形的入口连接了位于地下层的商街与地铁站。复兴路SOHO塑造了如同抽象画般的幕墙形象,强调了上海内环核心区的都市感和现代性,回避了一味仿古。建筑的单元式幕墙系统,使用的是双银LOW-E玻璃,起到了绿色环保的效果。
4、上海凌空SOHO
宛如四列巨型高铁蓄势待发

设计师及建筑作品
设计师:Zaha Hadid
Zaha Hadid 建筑师事务所
建设单位 | SOHO中国有限公司 |
地点 |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 |
类别 | SOHO办公 |
建筑面积 |
350,000 m² |
获奖情况 | 已通过LEED金级预认证 |
凌空SOHO位于上海大虹桥核心区,紧邻虹桥交通枢纽,占地8.6万余平米、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外形宛如4列巨型高铁蓄势待发的商业楼宇。
在机场周边限高40米的情况下,建筑形体强调了水平的流动与连结,12栋建筑被16条空中连桥连接成一个空间网络,拥有动感十足的流线型外观以及流动而丰富的空间变化,最高落差约40米的空中连桥,俯瞰或仰望,如置身大自然中的峡谷,震撼非凡。建筑主体充满了流线型的设计元素,半空中的连廊也是极富动感的曲线造型。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优秀建筑导报
组织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主办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编辑 国际交流与合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