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刷到过这样的视频或短文:
“远离这**种人,你才能幸福”
这些视频往往会给你一些看似合理的建议,但时隔数天(有时甚至是当天),你就会刷到另外一种答案。
你会发现,他人的人生经验往往并不能直接拿来,成为自己的生活指引。
只要我们稍作思考,便会明白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具体的。
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生活、精神世界的差异,甚至大过这条视频的点赞人数。
沉溺于以他人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肤浅的伪真相,才是你困扰不断的症结所在。
在浮躁的时代,可能只有哲学,才会叮嘱你从局部中跳出来,从更高更远处,看待世界和人生的全局。
真正的哲学思考从不是快餐式的,它不仅不会给你提供统一的行动标准,甚至听起来也并不振奋人心。
但它却能引人进入沉思,让你真正有所得。
今天我要介绍给你的这套书,将带领读者们,从哲学中找到短暂人生的可靠依据。
它就是由我国著名学者周国平历时4年潜心写作而成的《西方哲学史讲义》(全三册)。
这套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西方哲学两千多年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到近代,从泰勒斯到尼采,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导师。
但它不是一本西方哲学史教材,而是极为亲民、通俗生动的哲学讲义。
周国平用他50年的哲学研究经验,为各位哲学爱好者悉心梳理其间精华,既讲哲学史、哲学观点,也讲哲学家们的小故事,让你真正爱上哲学、爱上思考。
三本装搭配精美函套,装帧以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为设计灵感。
几何形烫金,与三册书相呼应,设计简约又不失细节。
作为首版纪念,更有第一批读者专享的“一版一印周国平赠言纪念章”,值得珍藏!
现在购买,更有独家赠品帆布包相赠。尺寸适中,布料厚实,经久耐用。
有了它立刻为沉闷的冬日着装增添一抹亮眼的蓝。
帆布包限量100个,先到先得~
《西方哲学史讲义》(全三册)含「一条」限量赠品▼
日销价 ¥124.5(定价 ¥249)
赠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
讲西方哲学史的书这么多,为什么我要给你推荐这套?
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
他1945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作品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人生哲思录》《岁月与性情》《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偶像的黄昏》《尼采诗集》等。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周国平著 1986年
周国平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传播尼采思想的学者。
他的译作《悲剧的诞生》以及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曾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尼采热”,他也因此成为文化名人。

研究哲学已逾50载的他,目前在国内拥有大批忠实读者。
所著作品累计销量超2000万,各平台粉丝总数超千万。

▲
读者评论
他随性自然,喜欢以自由的方式表达哲学上的沉思。他面向大众的讲述,语言通俗明白,讲解生动清晰。
有人评价他的哲思是这个浮躁时代的镇静剂。他对哲学的传播与讲述,让千万读者爱上了哲学、 爱上了思考。
而这套《西方哲学史讲义》,由周国平耗时四年精心打造,如同他至今所学、所感的精华汇总。
在书中,他一一拜访西方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带读者了解他们的生活,熟悉他们所处的环境,并逐一与他们展开跨时空的谈论。
我这套书用我的方式把西方哲学历史和轮廓讲得比较清楚,我们笼统地说,西方哲学有三块,本体论、人生论和认识论。人生论这一块我这套书里面比较丰满,你看一般的西方哲学史人生论不讲,古罗马不讲,古罗马没有本体论也没有认识论,就人生论,古罗马是很苦难的时代,那些哲学家都是大官都是宰相,充满着风险,那个时候人们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样对待人生的困惑寻求心灵的宁静,讨论的都是这种困难,我觉得这种问题对我们来说挺有用的,所以我放到里面比较具体地讲。
《西方哲学史讲义》(全三册)含「一条」限量赠品▼

赠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一次扫清概念迷雾
轻松易读的哲学入门书
整套书三册,洋洋洒洒千余页,但你大可不必被它的页码吓倒。
正如周国平所言,“这是一个哲学爱好者写给众多哲学爱好者的书。”
整套书的内容结构清晰明了,遣词用句通俗易懂。
读过后,会让人忍不住感慨:“原来哲学还可以是这样的!”
它的内容基本上以哲学家为单位,全书三十讲,其中二十五讲是每一讲讨论一位哲学家。
从公元前6世纪讲起,以每位哲学家的生平为开端,循序渐进地引出他的思想脉络,为读者梳理其与前人及后来者思想之间的关系。
内容讲述也是直击要点,着重介绍并分析每位哲学家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他形成该思想的主要原因。
就以“哲学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为例。
周国平老师从“哲学不是什么”,讲到哲学与神话的关系,再讲到哲学的诞生,引领读者慢慢在脑海里形成概念,并最终指出哲学的定义。
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他引用罗素的观点,分析了哲学、宗教、科学间的关系。可以说,即便“哲学”二字没有一句万金油般的定义,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这一章节,准确把握其内涵。

▲
《雅典学院》局部
首先要了解的是,哲学不是学,它不是一门学科。哲学的希腊文philosophia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意为“爱智慧”。
所谓爱智慧,其实就是勇于求解无解的问题,这条路没有尽头,你永远走在路上。
当你想要探究世界的真相,追问生命的意义,求解无解的问题,你就过上了一种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要让你想问题,当你发出关于人的根本性疑问时,你就已经在走向哲学。
所以,与其说哲学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
罗素
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为什么罗素说哲学包含了宗教和科学的因素?
就研究对象而言,科学处理的是“确切的知识”,而宗教处理的问题是“超越确切知识的东西”。
就研究方法而言,科学诉诸理性思考,而宗教诉诸启示的权威。
哲学则是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宗教性质的问题,即用理性思考处理超越确切知识的东西。

除此之外,它还将为你破除一些刻板印象:
比如人们常说“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完全排除肉体关系的纯粹精神恋爱,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
它也将为你揭开一些未解之谜:
为什么历史上的大哲学家,鲜有自杀案例?
苏格拉底在临终前说,哲学家一直在预习死,训练自己在活着时就进入死的状态,所以最不怕死。在他看来,死不但是人最后的一场戏,而且是人生的正剧,全部人生都在排练这场戏。
《西方哲学史讲义》(全三册)含「一条」限量赠品▼
日销价 ¥124.5(定价 ¥249)
赠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大哲学家的小故事里寻找微光
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周国平打破了读者对哲学家的刻板印象。
哲学家绝不是枯燥的人物,他们性格各异,但都是一些活生生的、非常真实的人。
他们诚然专注于思想,但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其实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我们也感到惊奇和疑惑却没有深入去想的问题:
……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思想激进,行为同样令人瞠目。
其中颇为有名的例子,便是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
他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著作,纯靠自身的行为让后人铭记,他在西方哲学界的地位几乎等同于我国的老子。

▲
睡在木桶中的第欧根尼
提起他就不得不讲起他身上那些好玩故事:
亚历山大肃然起敬,问道:“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而第欧根尼回答说:“有的,就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事后,亚历山大回想起这件事感叹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犬儒学派哲学家拒绝文明,主张回归自然。在待人上,更是口无遮拦,第欧根尼无疑是个绝佳的案例:
生活中的他经常大白天点着灯笼,在街上边走边吆喝:“我在找人!”他的意思是,他没有看见一个配得上“人”这个称号的人。
说到言辞犀利,另一位大哲学家,似乎也是毫不逊色于第欧根尼。
周国平用了三个短语来概括他:蔑视女性的男性、孤独的另类哲学家、愤世嫉俗的怪人。
我想你也大致猜到了他的名字:阿图尔·叔本华。

▲
叔本华
叔本华很早就认识到了康德的伟大之处,将他的哲学对人精神世界产生的效果,比作是“给盲人割治翳障的外科手术”。
而对于另外三位追随康德的后来者,则丝毫不加掩饰地猛烈批评:他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称为“康德以后三个著名的诡辩家”。
他也是西方哲学界一个大唱反调的哲学家,叔本华从根本上否定幸福,主张一种彻底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但也正是他的凌厉言辞,揭开了无数人们不愿直面的真相:
欲望是人的本质,这注定了人生是无止境的挣扎,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拟。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则无聊,所以“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
虚荣和骄傲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虚荣则是尽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
……
在这趟漫长的哲学之旅上,你会发现哲学家的故事精彩纷呈,他们探讨的哲学问题几乎不存在标准答案。
但我们可以在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找到一座属于自己的灵智灯塔,唤醒一个更高的自我。
本文为推广
* * *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服务,点击 “设计企业服务”,点击文末链接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周国平哲学入门新作,2000年西方哲学史,学会关照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