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的差异性显著提升,对社区空间建设与设施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生活圈聚焦在居民步行范围内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精准化配置,需要关注设施时间安排与居民生活时间的匹配性,响应居民的差异化需求。居民社区生活时间的差异化特征是什么?社区生活圈环境如何影响居民社区生活时间特征?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期佳文速递推荐塔娜、柴彦威发表于《人文地理》2023年3期的论文《理解社区生活时间:基于时空间行为的视角》。论文从生活时间节奏、活动持续时间和时空间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了社区生活时间研究框架,并以北京市上地-清河街道为例,实证探讨了社区生活圈环境对居民社区生活时间分异的影响。
塔娜(1986-),女,内蒙古包头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E-mail: nta@geo.ecnu.edu.cn。
柴彦威(1964-),男,甘肃会宁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时空行为规划。
社区生活圈建设中居民与社区空间有怎样的联系,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社区生活圈面向居民的基本生活活动需求,而这些活动往往具有高频率、低持续时间、群体差异明显的特征,并受到个体整体时间安排的显著影响,对社区物质空间配置提出了较高的时间性需求。此外,城市流动性的提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对社区生活圈的时间维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居民的社区生活时间特征及其分异格局值得关注。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构建了三维度的社区生活时间研究框架,将其分为生活时间节奏、活动持续时间和时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图1)。
生活时间节奏方面关注社区生活的时序性特点,考察社区居民活动的整体时间次序与节奏特征,指出社区生活时间节奏影响社区活力的强度与稳定性,强调社区生活时间的空间意义。活动持续时间方面强调时间的资源性特点,从个体时间利用的角度强调了社区生活时间的情感意义。时空间结构研究强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关注社区生活时间的社会意义。这三个方面分别体现了社区生活时间的时序性、持续性和差异性特点,有助于理解社区生活的空间、情感与社会意义。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年在北京市上地-清河地区实施的北京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调查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采集了上地-清河地区23个社区的480个样本数据,搜集了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一周活动日志以及GPS轨迹信息。本文选取了居住在清河街道、并在调查期内有社区内家外非工作活动的居民,共144名居民的371条社区内非工作活动作为研究样本集。
本文将社区活动定义为居民在社区生活圈内(离家1km左右距离)开展的家外非工作活动,包括了休闲社交活动、购物活动、外出就餐活动和其他非工作活动四类。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logit模型分析工作日和休息日居民社区活动时间选择的影响因素,因变量为是否在特定时间段开展社区活动的二元变量,自变量包括了居民社会经济属性、社区活动特征、工作时间和社区生活圈建成环境属性(表1)。
社区生活时间具有显著的时间分异、空间分异、活动类型分异。(1)时间分异体现为居民活动时间的节奏变化。工作日活动时间受到工作时间安排的影响,形成了早上、午餐和夜间三个高峰时间段;但休息日社区活动强度和时间集聚性减弱(图2)。(2)空间分异主要体现在社区围墙内外的分异,生活圈对夜间活动的支撑较弱,体现出了社区时空资源配置的不匹配性(图3)。(3)活动类型分异体现为不同类型活动的时间节奏分异:工作日其他活动、购物活动、外出就餐活动和休闲社交活动的高峰值依次推延,反映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时空秩序;休息日各类社区活动在社区开展的比例和持续时间都有所增加(图3)。
社区生活时间分异受到群体特征和社区生活圈环境的显著影响。(1)工作日主要体现在收入、户口、家庭结构和汽车所有权方面,休息日的分异集中在性别、年龄、户口、收入、汽车所有权和家庭结构上。(2)社区生活圈道路联通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和设施密度的提升可以对居民活动时间产生影响,但设施配置的提升主要对工作日的影响更显著(具体见原文表2)。
社区生活圈建设旨在社区周边提供基础生活设施,以提升居民的“本地化”生活融入和主观幸福感。笔者认为,构建社区生活圈不仅需要考虑设施的空间配置,更需要从时间维度把握居民对社区生活圈时空资源的利用程度,应对行为空间与物质空间的时空不匹配问题。未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1)社区生活圈不仅要关注“数量”,更需要强调:”质量,设施的运营时间、承载力、品质也是需要充分考量的。(2)近年来日益重要的网络购物、网络社交等虚拟空间行为对于居民与社区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未来需要进一步从虚实结合角度开展研究。
在线投稿:http://rwdl.xisu.edu.cn
最近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或“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加“星标”,不迷路!看完文章顺手点点“赞”或“在看”,就可以准时与我们见面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佳文速递】理解社区生活时间:基于时空间行为的视角丨城市数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