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前 言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实现基层社区治理制度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结构合理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2022年5月,住建部、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积极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本文通过研究各地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为广州未来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协助形成超大城市未来社区的“广州范本”。



01


未来社区的概念


未来社区最初由浙江省政府于2019年3月提出,在《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未来社区定义为“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特征,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构建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未来社区九大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从未来社区的定义来看,我们认为,未来社区是一个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智慧先进的城市微单元。它以规划作引领,以数字底座为基础,以大数据驱动AI,合理配置城市要素,全面提升社会生活品质,提升基层服务和综合治理能力,深度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传承发展。




02


未来社区的特征


未来社区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提出的,相比智慧社区或传统社区,具有以下特点: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科技与规划并重,相辅相成

去年10月,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建设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而在之前的智慧社区试点中,更偏向于以数字科技手段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因此在未来社区,应结合通知要求,对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设施、场所、交通、生活圈等进行整体规划。从“以数字技术为中心”转向“科技与规划并重”,科技、管理、人文相互融合,突出了以美好生活为目标追求,更加注重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及高品质的公共服务,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未来建筑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之前的智慧社区试点中,更偏向于以数字科技手段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未来社区”概念的提出,深刻反映出当前社区治理的建设理念,已从“以数字技术为中心”转向“科技与规划并重”,科技、管理、人文相互融合,为社区治理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社区管理更精细化,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美丽宜居、绿色低碳

未来社区更加注重社区优美环境打造和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其理念包括通过合理优化社区空间规划,建设个性化、泛在化绿色公共空间;充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打造海绵社区、节水社区、花园式无废社区;构建5、10、30分钟出行圈,推广TOD(公共交通导向)布局理念,提升绿色低碳出行比例等。未来社区建设的绿色宜居宜业空间,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未来低碳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智慧互联

未来社区更加注重智慧科技在社区建设、治理中的应用。利用智慧建造技术使得社区建设将更加高效、精确和绿色;利用智能家居技术,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安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物实现万物智联,对人实现精准画像,对事实现智能辅助,智能分析全面展现未来社区内人、事、物全要素,全面赋能未来社区各智慧场景。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未来社区,万物互联

图片来源:网络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以创新创业为时代风尚

未来社区更加注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未来社区坚持创新设计,规划适度留白,合理设置引导性与开放性创业空间指标,如孵化用房、共享办公、家居办公(SOHO)、人才公寓等“双创”空间,配套共享厨房、共享餐厅、共享书吧、共享健身房等生活空间,促进社区资源、技能、知识等全面共享,营造社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未来创业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和睦共治

未来社区将更加注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鼓励发挥社区议事会、社区客厅等自治载体和空间作用,强化社区自治功能,由居民共同管理社区事务。优化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基层事务统筹管理、流程再造、智能服务,有效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未来治理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03


对广州的启示


在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以美好生活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和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未来社区是一个很好的城市治理抓手。广州作为超大城市,未来社区的建设必须瞄准国内外未来社区建设的先进标准, 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定位,本着“统筹规划,数字支撑,创新治理”的建设原则,体现广州地方特色。


(1)以顶层设计规划为引领

2022年10月,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国内社区改造的观念已发生很大的改变,更加注重从局部到整体的系统性思维,改造面覆盖了从社区教育、健康、创业到住宅、出行、环境等日常生活的方面面。需要我们在梳理国内外及广州本地的试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社区全局角度出发统一规划指导、统一标准和规范、统一技术、统一平台,明确建设需求,确定总体建设方案,提出近期和长期目标,根据规划分步加以实施,稳步推进和完善未来社区总体建设。


(2)加强社区数字底座建设,强化支撑作用

未来社区将以数字底座为支撑,驱动社区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最精细重组、最高效运营,从而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运营。


智慧基础设施

未来社区的智慧基础设施将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应用微波雷达、穿戴式传感器、AI视频识别等新一代传感技术,提升社区感知能力,加快部署智能家居,促进社区与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强化“数据赋能”的关键作用。


社区系统平台

未来社区将以系统平台为载体,突破社区数据孤岛,整合社区数字运营资源,对接智慧城市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价值交换,为居民和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广州市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是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重要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未来社区与智慧城市的对接首先就需与CIM平台对接。我院开发的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也是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三维数据、公共专题数据、智能感知的实时数据以及空间规划数据等,能够实现基于地图对房屋、人口、单位等信息进行定位及可视化管理。


数据资源体系

数据是实现数字底座建设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未来社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类,然后将相同的数据汇总到社区系统平台。系统平台根据大数据信息统一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智能的服务。

各类数据中,基础数据是未来社区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人口、地理、部件、消息、事项和建筑等。未来社区将与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对接,实现基础数据的共享和利用。


(3)融入发展理念,治理、服务、发展并举

社区的创新发展也是科技与产业革命实际落地的主要空间载体,应在以前偏重治理、服务的基础上,注入发展理念,形成“治理、服务、发展”并举的未来社区建设模式。通过人才引进、创业空间运营、开放共享创业平台、创业服务等措施,打造创业与生活融合,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形成满足全员创业友好的未来社区模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4)政府统筹,各方参与

广州市在以往社区改造中对市场化操作模式做过有益的探索,在未来社区建设中,仍需坚持以政府统筹,市场化方式推进,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央企投资、国资、民资、外资共同参与,共同推进规划建设。


(5)建立评价体系

未来社区建设涉及的领域、行业、学科众多,目前,仍缺乏对超大城市未来社区建设效果的全面准确评价,亟需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的超大城市未来社区评估指标体系,从而客观反映本地未来社区建设成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社区的发展提供帮助。



供稿|建筑设计三所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紧握奋进之笔,画好“四张图”,当好服务民生的设计师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老树发新芽,老校焕新颜,协和中学校园功能微改造工程项目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广州市公安局反恐训练基地:山水相嵌的全天候“战训综合体”



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浙江未来社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