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行业标准《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 TD/T 1062-2021》中对“社区生活圈”的定义为:在适宜的日常步行范围内,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在15分钟层级,宜基于街道镇社区行政管理界,结合居民生活出行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社区生活圈范围,并按照出行安全和便利的原则,尽量避免城市主干路、河流、山体、铁路等对其造成分割。该层级内配置面向全体城镇居民、内容丰富、规模适宜的各类服务要素。
2023年,“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第7个专题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分享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相关文献,政策标准,上海市、烟台市、济南市的规划实践,等等。今日推荐,学社专题《2023年专题007: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专题总结PDF文档,本文档为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知识星球分享,文末查看PDF获取方式。如果你想了解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相关的更多知识,欢迎加入“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
part 1
专题相关文献推荐
本周,【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收集整理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相关文献,文献关键词“词云图”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这些文献包括15分钟健康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建设评估、绩效评估方法构建、供需平衡、城市更新、15分钟社区生活圈更新评估、打造人民城市的理想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论的源起、公众参与、POI数据、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性分析、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价体系、步行可达性、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粒子群算法、步行网络优化、邻里单位、居住小区、中国住区规划理论演变、高品质社区文化空间营造、人本尺度、社区生活圈便利性评估、人民城市理念、社区公交、社区生活圈质量评价体系、美好生活圈行动规划,等等,一共30篇,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
part 2
学社专题内容分享
01、#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政策标准# 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进一步指导和规范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工作,加强对各地差异化引导,提高国土空间规划中社区生活圈相关内容编制与实施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指南》编制重点探索了社区生活圈的结构体系完善,不仅将适用范围覆盖城镇、乡村中居住功能为主的社区,还兼顾了商务社区和产业社区的部分要求,同时规划策略涵盖居住、就业、各类服务、出行、休闲与安全等六大方面。
02、#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政策标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伴随社区商业发展而产生,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03、#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政策标准#为确保新疆各城市科学合理建设“15分钟活动圈”,保障“15分钟活动圈”建设目标、主要建设任务、具体建设要求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范要求,新疆制定了《“15分钟城市居民活动圈”建设技术导则》。导则适用于新疆自治区各地州、市县和兵团所属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开展“15分钟活动圈”建设工作。
04、#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政策标准# 鹤壁市地方标准《城区一刻钟生活圈 标志》规定了城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标识、标牌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城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标识和标牌。
《城区一刻钟生活圈 术语》界定了城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的社区、生活圈和服务要素等术语。适用于城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
05、#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政策标准#《徐州市城区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建立“街道-社区-居住小区”3级社区生活圈,分级设置各项配套设施。
06、#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政策标准#《老年友好型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老年友好型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与所在地域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经济水平、文化习俗和居民需求相符。指南适用于我国城镇地区社区规划、详细规划、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管理和实施。
07、#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工作导引#2023年2月,上海市召开2023年度“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推进会并发布《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导引》(下简称《工作导引》)。《工作导引》重点立足操作层面,明确开展行动的技术要求、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为各区、部门、街镇等行动参与方提供参考。鼓励各参与方因地制宜创新方法,展现百花齐放的行动特色。
08、#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行动方案#《嘉定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嘉定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工作目标是:
到2022年底,完成“十四五”期间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方案制定工作。各街镇重点聚焦老旧社区明确试点区域,优先开展规划评估和项目实施,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开展社区行动蓝图和年度行动计划制定工作,充分听取专家和市民意见建议。
到2025年底,率先建成一个具有示范性意义的街镇,完成行动蓝图和行动计划编制,促进社区品质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居住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就近就业创业机会有效增加,公共空间体系和慢行网络提质增效,基础保障类服务普惠均衡,品质提升类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多样,各项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实现基础保障类服务全覆盖。
09、#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行动方案#《青浦区“十四五”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行动方案》提出,对标市级最新要求,结合青浦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新时代青浦幸福社区的愿景,形成以下十三项重点任务:完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保障各类人群居住需求、提升社区创业就业服务、织密社区公共空间网络、打造彰显文脉的文化空间、拓展市民身边的体育活动场所、构建全年龄段的社区学习体系、整体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水平、推动日常便民商业服务供给、引领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筑牢安全底线打造韧性城市及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和生活服务。
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规划案例#上海市黄浦区十个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
南京东路街道的功能特色:南京东路街道内商办、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均衡。以环人广地区为核心, 形成特色鲜明的四大功能板块, 兼具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建设要求。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外滩街道的功能特色:外滩街道容纳了深具历史文化积淀的综合街区,既有国际级金融商务聚集带,又有功能复合的居住、文旅消费综合街区,也有外街内巷的金陵东路新海派活力走廊。
瑞金二路的功能特色:瑞金二路街道以居住功能为主,既有传统石库门住宅、花园别墅,又有高品质的现代住宅区。沿淮海中路商业、酒店集聚,南部现有大型市级医院、文化设施。
淮海中路街道的功能特色:围绕新天地-太平桥公园区域,商务、商业、旅游、文化、居住全面发展。是多元文化、商务办公、海派时尚和多样居住共融的街道。
豫园街道的功能特色: 豫园是上海的发祥地,有700余年悠久历史。在这里既有闻名遐迩的豫园花园、城隍庙,又有充满民俗市井气息的豫园商城、小商品市场,更有传承了老城厢风貌特色的高品质现代居住社区。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打浦桥街道的功能特色:打浦桥是以居住、商办功能为主的成熟社区,其中:中泰网格侧重餐饮娱乐;中顺网格侧重商务办公;中海网格侧重商住混合,中汇网格侧重居住生活。
老西门街道的功能特色:老西门街道以居住功能为主,中部片区历史文化特色显著,具有老城厢特色传统风貌,东西两侧片区居住特色较明确,文化与教育服务资源突出。
小东门街道的功能特色:小东门街道居住、商办均衡,既有滨江金融办公集群,又有高品质的现代住宅区,也有老城厢传统风貌生活区。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五里桥街道的功能特色:五里桥街道以居住功能为主、商业办公功能为辅。中山南一路以北地区多老旧多层住宅,另有特色文创办公园区。中山南一路以南多高层新式住宅及商业办公综合体,另有世博滨江发展带沿江展开。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半淞园路街道的功能特色:以中山南路为界,北以大片成熟住区为主;南以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的商办功能为主,且文化艺术展示、交通体育配套聚集。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11、#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规划设计#《烟台市社区生活圈规划和设计导则》共划定152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单元,其中城镇社区生活圈113个,乡村社区生活圈23个,城乡结合部乡村社区生活圈16个。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12、#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专项规划#《济南市15分钟生活圈专项规划》阶段性成果(社会公示与征求意见)提出,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内共计划定15分钟生活圈455处,其中居住型生活圈200处,就业型生活圈120处、混合型生活圈135处,本规划生活圈划分相关内容仅作为引导性内容。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part 3
专题总结PDF内容
规划师成长学社内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相关知识,并整理了一份专题总结PDF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PDF的目录框架是:

PDF略缩图展示如下:

注:PPT内容均来自公开渠道,已注明出处。
如何查看学社总结PDF文档?

扫码查看
文档分享

| /
★
更多内容,欢迎加入国匠城
规划师成长学社——关注规划师成长的知识星球
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3.3k+帖子 1680+文件 180+专题
5400+ 规划师已加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2023年专题推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相关文献、政策标准,上海市、烟台市、济南市的规划实践 | #15分钟社区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