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23”发布会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这是中规院今年发布的第20个报告,也是2023年学术活动的收官之作,为中规院全年的“中规智库”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规院自2019年以来,一直联合相关研究机构、科技公司对全国重点城市持续开展城市繁荣活力追踪观察,发布中国城市繁荣活力系列年度报告,今年是第四次发布。《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的城市活力变化,以“城市活力韧性”为主题,以“活力变化”为线索,对城市的“活力韧性”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观察,总结城市活力提升路径和策略,以期为各级城市、各行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报告中也体现出美团等生活服务业平台对于城市繁荣活力和服务消费复苏的推动作用。
发布会由中规院副总规划师彭小雷主持。中规院副院长杜宝东致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规院院长王凯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裴韬,北京青年研究会会长邓希泉,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张琳,中规院学术信息中心主任张永波,以及中规院中部分院院长罗彦,分别围绕城市繁荣活力的不同视角作了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建设报、澎湃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出席了发布会。
杜宝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杜院长在致辞中提到,作为住建部的直属科研单位,中规院长期致力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为国家规划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近年来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影响的规划咨询综合服务机构”为目标,推出了中规智库学术品牌,举办了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高水平学术活动300余场,发布了城市通勤、城市建设环境、城市公园评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一带一路”、中部地区、黄河流域等20余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智库报告,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智库咨询,为行业和地方高质量发展做好综合服务。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中规院将以报告发布会为契机,借鉴先进经验,汇聚众家之长,系统思考和解决城市问题,不断提高中规智库报告的质量水平,为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和规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王凯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院长发布了《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23》。王凯院长指出,在后疫情时代,城市的活力面临来自人口变化和疫情影响的双重挑战,如何保持城市的繁荣活力,已成为各城市共同关注的话题。《报告》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的城市活力变化,以“城市活力韧性”为主题,以“活力变化”为线索,对城市的“活力韧性” 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人口“迁移偏好矩阵”和“活力恢复指数”两个新型工具,对城市基本活力和功能活力进行细致观察,探求城市繁荣活力的基因密码。结合城市观察案例为各级城市、各行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王凯院长总结了《报告》的主要结论。一是城市活力变化呈现区域分异,华东、华中地区城市综合活力整体增强,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城市综合活力有所回升。二是吸引青年人口是保持城市活力的关键,青年人群流动性强,青年人口流入多的城市基本活力高。三是城市商务和休闲活力相辅相成,功能复合是保持城市活力的保障。
王凯院长分享了《报告》的关键认识。一是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从居住、就业、通勤、游憩四个方面提升城市的基本活力韧性。二是人文、自然与场所互促,提升城市的功能活力韧性。
城市的繁荣活力终究是靠人,在后疫情时代、人口总量达峰的背景下,盘活既有空间资源、提升城市活力与品质,吸引人、留住人,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议题。秉持精细化的研究态度,精准施策、就业优先、改善民生,城市才有长久抵抗波动、恢复活力的能力。
《城市繁荣活力报告解读》
张永波
中规院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主任
张永波结合《报告》内容,重点对本年度城市基本活力观察和功能活力观察做了进一步解读。首先,通过对人口迁移结构观察发现,青年是迁移人口中最活跃的群体,超特大城市是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吸引外来青年人口是保持城市基本活力的关键。第二,通过对人口迁移偏好观察发现,青年人口在求学、立业、安家的不同人生阶段,迁移偏好与城市的住房、交通、公共服务、生活体验等不同功能因子具有差异化的对应关系。第三,从消费活力恢复指数来看,后疫情时代城市活力的产生人群、产生方式和产生空间均发生了改变。人的活力需求正在迭代升级,从基本的物质需求转向休闲、健康、文化等精神需求,对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最后,对活力恢复指数TOP10的城市提升活力策略进行深入剖析。
中规院将持续开展“城市繁荣活力”的追踪观察。城市活力是活力中国的重要支撑,而城市的活力终究是靠人。秉持对人的精细化服务态度,顺应人的美好生活需求,创新活力供给空间,城市才有长久的活力,城市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研究》
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在经济全球化进入“下半场”、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变革、全球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背景下,报告通过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三个篇章,对新时期中国区域和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是围绕新阶段,提出区域和城市发展面临的区域间同质化、区域内集而不群以及区域发展路径锁定等问题和挑战,应通过区域均衡使区域“富起来”、通过区域路径突破使区域“强起来”。
二是围绕新理念,提出区域和城市发展应从新型经济体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创新,重点关注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从经济和发展的关系角度理解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三是围绕新格局,提出区域和城市发展应正确认识全球价值链、国家价值链和地方价值链,构建“全球-地区-国家-城市群内部”多层嵌套型的价值链,建立区域发展的“全球-地方”互动机制。
最后贺院长就逆全球化背景的区域发展、后疫情时代的区域发展、数字智能时代的区域发展以及双碳目标下的区域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展望。
《青年群体在城市活力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世代更替的城市活力分析框架》
邓希泉
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高端智库专家、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会分会长、北京青年研究会会长
报告首先介绍了基于年龄群体的城市活力研究范式。即从人口活力的整体分析到不同年龄群体活力的分析,从城市活力的静态分析到世代变迁对城市活力的动态影响的分析方法。
报告指出青年是最富活力的群体,青年的世代更替推动历史发展。当前阶段,青年创意阶层化和新兴群体化正在影响城市的内生活力。报告分析了青年与城市关系的变迁及其对城市活力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包括青年人口锐减和城间流动将加速城市活力人口的不确定,以及青年对城市情感要求提升与青年冲动性涌入或逃离将带来的不确定性。
报告最后介绍了青年支持体系现代化与城市活力的青年工作机制,包括通过推出青年发展型城市和更好的青年发展政策,做好青年的引路人和青年工作的热心人。
《县域生活服务消费发展研究》
张琳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开篇提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会对城市的布局和规划产生影响,包括宏观影响和微观影响。当前,城市的布局相对固化,但是县域商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县域生活服务消费的发展研究在指导县域生活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希望为县域的规划和布局提供参考。
报告首先介绍了县域居民生活服务消费基本情况。一是县域居民生活服务消费基础不断夯实,二是县域居民生活服务消费稳步提升。
报告指出,县域生活服务消费韧性较强,多行业复苏步伐稳健。餐饮消费稳步回升,人均外出就餐频次显著增加。休闲娱乐消费多品类齐驱并进,人均消费金额快速提升。美业客单价位居前列,“小而美”细分品类需求凸显;县域生活服务消费区域分化显著,消费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报告最后提出提升县域生活服务消费的政策建议:因地制宜优化县域生活服务供给结构,依托数字化服务提升县域生活服务供给质量,多措并举打造县域消费新场景。
《地理流空间分析:概念、方法与应用》
裴韬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报告首先指出,地理流、流空间是观察地理现象的新视角,当前流分析已逐渐成为研究城市活力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裴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理流的内涵、模式和挖掘方法、流空间的概念和特征,并结合城市问题研究实践分享了几点认识:
首先,地理流是地理交互现象的抽象,与分布互为因果,是运动过程的单元和网络的单元;流空间是观察地理现象的新视角,应从流要素概率分布、相关性与异质性、模式挖掘、空间估计、尺度特征等方面对流空间进行分析;在流空间下,流分析的主要思路可以借鉴传统点模式分析的思路。最后,裴韬教授指出地理流空间分析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科学的新分支,可视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复分析”。
罗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部分院院长
武汉2022、2023年连续两年蝉联繁荣活力指数第一位,罗彦院长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武汉的实际情况,印证了武汉的城市活力特征,解析了武汉城市活力提升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武汉的区域影响力不断增强。武汉或者湖北地区相对比较独立,人流、物流总体来讲是相对独立的单元,从市场的角度看更具有竞争力。
第二个方面,武汉的发展和生产要素投入有很大的关系,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本方面投入持续加大。近几年武汉人口增长迅速,今年迈进了超大城市行列,科技教育高校数量多,众多企业在武汉设立分部。
第三个方面,武汉的三类空间提升促进了流动性的增强。第一类是水边,体现在江边和湖边活力比较高。第二类空间是在馆里,近几年随着各类展览、会议、文体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外来人口吸引力。第三类空间是街区,通过城市更新和文化复兴,在很多街区新的商业空间高度集聚,人口集聚,商业活力明显提升。
第四个方面是政策支持,包括大学生创业、住房等方面,政府有意识的要将青年人员留在武汉。
彭小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科技处处长
彭小雷副总规划师在会议总结中提到,自2019年以来,中规院每一年都针对城市活力指标进行跟踪评估,结合城市活力变化的新特征、新趋势来设立主题,开展针对性研究,为城市活力提升提出建议和措施。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为我们共同推动城市活力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思路,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深入的交流。
最后,彭小雷副总规划师代表中规院向各位现场和线上参会的专家、同仁表达了新年祝福。祝愿大家元旦快乐、幸福安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中规智库丨《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23》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