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点击上方链接关注我们


编者按

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都提出了细化方案。《意见》明确,将分三个阶段全面建成美丽中国,分别是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展望21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

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行为自觉,助力推动美丽南京建设落地见效,绘就了山青水绿的极美南京新图景。

日前,中共南京市委机关刊物《金陵瞭望》刊发了题为《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的专题报道,聚焦报道了近年来我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经验和成效。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从空中俯瞰金陵大地,一江碧水向东奔流,金陵古寺文脉绵长,园林生态绿意盎然,乡村小镇美如锦绣……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了南京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考卷,南京正挥毫泼“绿”,描绘出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画卷。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近年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与开发、保护与修复,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美丽南京一张蓝图绘到底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南京在全国首批上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了“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全域理想格局,稳固“一带十片、两环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以水为脉、生态空间与城市内部蓝绿系统相连通、与农业空间相融合的生态功能片区和廊道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208万亩耕地红线,划定74.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和150.4万亩生态管控区,创新出台生态管控区优化调整办法。全市绿色开敞空间占比达到70%,在中心城区初步形成“古都为核、江河融汇、城丘绿间、多心辉映”的城市风貌格局。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守牢耕地红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京编制完成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八卦洲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入选国家试点。全市创新提出“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景则景、宜建则建”四种修复模式,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25.3平方公里。在省自然资源厅最新公布的“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中,全省9个项目中南京有2个入选。2年评选,南京入选案例占全省的25%。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助力彰显城乡宜居之美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10月27日,“南京小行地铁接轨线更新及线上公园设施”国际设计竞赛正式启动,并面向国内外征集设计方案。这条约400米长的地铁接轨线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地铁站旁,将成为南京相关闲置设施改造更新项目的示范工程,也是南京文化名片的重要部分。

这是南京市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创新尝试,希望通过改造闲置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休闲娱乐场所,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化和提升。这也是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持续组织开展的“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的第十期,该系列活动以城市小品类公共设施为对象,以打造精品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宗旨,提升生活品质,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打造宜居美丽田园风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延承“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都市区格局,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健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合理安排各类各业用地,创新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政策,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主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2%,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超75%,推动打造了河西鱼嘴等九大滨江公园。

为进一步彰显南京人文宜居之美,以“望山观水、透风见绿”为目标,突出“绿、文、城”有机互动,完成203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落位精细化风貌管控要素与地段;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持续打造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观;支持长江国家公园南京段、南京长江文化博物馆规划用地,助力打造彰显南京特色、文化底蕴的滨江示范区。

同时,南京将聚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绿地开敞空间,构建城市清洁通风廊道,保护主城区303条585公里的河道空间,助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聚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编制城市更新规划,推广责任规划师制度,推动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落地,打造宜居宜业空间,助力建设安全韧性城市;聚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全域综合整治,赋能乡村振兴。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国土空间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统一权威的“空间底板”。深化自然资源资产改革,加快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确权登记,完成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好守护“绿水青山”。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为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入开展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构建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体系,优先保障绿色发展用地,存量用地供应占比超60%,南京两次被评为“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助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落实方案,自然资源是美丽南京建设的载体,规划资源部门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善谋者行远

实干者乃成

奋进新征程,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聚力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更加自觉地投身美丽南京建设。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来源:《金陵瞭望》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审 核:陶乐

审 稿:朱佳

发 布:潘昕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金陵瞭望》:执生态之笔 书美丽南京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