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点击上方链接关注我们


















社区规划是城市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只有提升社区功能、激发社区活力、改善社区环境、增强文化赋能,通过多渠道的更新模式和公众参与,才能不断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以人民为中心∙为社区而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1月24日下午,由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玄武分局、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宁好城乡更新促进中心承办的“宁好”社区规划实践经验交流会活动举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玄武分局、建邺分局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玄武区建设局、房产局、新街口街道、城建集团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及来自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相关学者专家们参加活动。活动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细规划处处长苏玲主持。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青昊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越来越多,大家的家园意识、社区意识也越来越强,“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有效的互动平台,让社区规划师通过相互交流和互动,为我们的生活注入崭新的风采,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为社区而规划’主题诞生和落地的应有之义。未来,我们也会带着开放、交流、探索不断前行。”刘青昊说。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南京市“以人民为中心∙为社区而规划”工作推进情况如何?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细规划处副处长黄姝介绍道,该项工作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规划补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建设人民满意的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据介绍,2023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一套标准、一个导则、一项课题、一批案例”积极推动“以人民为中心,为社区而规划”的相关工作。

记者了解到,“一套标准”和“一个导则”是指《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和《南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一项课题”指探索南京社区规划师制度建设的路径和机制的《南京责任规划师工作制度建立与研究》;“一批案例”则是指为了推进社区规划师实践工作的总结和推广,所收集的包括建邺南湖、玄武花园路、鼓楼回龙桥等一批在城市更新、社区生活圈建设等方面具有特色且取得一定成效的社区规划师创新实践工作案例,并汇编成册,为其他社区规划工作提供参考,推进南京社区规划工作的不断完善。

主旨演讲环节

三位演讲嘉宾就社区更新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通过不同的实践项目进行了解读和分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TMSTUDIO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童明以“连接生活脉络”为题作了主旨演讲;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刘红杰则分享了建邺区社区规划师团队“六全”工作模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鲍莉通过“形态”“密度”“氛围”三个关键词进行了城市更新与社区活化的研究及思考的分享。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在主题交流中,学者嘉宾们围绕公众参与、公共配套、实施管理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活动上,玄武分局、建邺分局主要负责同志还为玄武社区和建邺社区的规划师们进行了授牌。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宁”好社区,共同缔造。“宁好”社区规划实践经验交流会活动旨在汇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力量,为城市更新的发展共谋可持续良策,为社区更新的未来寻找创新思路,为南京的城市更新事业添砖加瓦,营造“乐活安居、适老宜小、同心共治”的魅力家园,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理念。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记者:张玲
来源:龙虎网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审 核:陶乐

审 稿:朱佳

发 布:潘昕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建“宁好”社区生活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