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嘉陵江畔山复绿 | 新春走基层

嘉陵江畔山复绿 | 新春走基层

嘉陵江畔山复绿 | 新春走基层


嘉陵江流经陕、甘、川、渝,最终汇入长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境内,嘉陵江留下一抹柔美的“身段”,青山叠翠,碧波荡漾,水鸟翔集。

冬日,行走在阆中市,距离嘉陵江畔不到50米的地方,一块平整的新田引人注目。这块田,土是新的,田坎是新的,沟渠也是新的。

“这里曾是一家砂石厂。”南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这里实施了生态修复项目,对土地进行平整,复土29.97亩,复绿36.99亩,修建排水渠305米、生产道路186米,项目预计新增耕地29.96亩。”

曾经,嘉陵江流域因蕴藏丰富的砂石矿产资源而远近闻名。但由于长期无序开采,山体受损,水土流失,对流域生态环境及周边堤坝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南充市将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到重要位置,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2019年以来,南充市共争取中央、省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补助资金1.07亿元,累计修复面积达6969亩。

同时,南充市局聘请生态修复领域专家学者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勘察设计等进行严格把关,针对矿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逐一落实修复举措;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协同,对项目验收从严把关,确保生态修复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此外,南充市局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围绕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等进行细致排查,要求相关矿山企业科学编制整改方案,严格落实相关规范要求,督促问题整改不留死角,应改尽改。目前,南充市矿产资源管理问题整改率达100%,矿山生态修复专项整治完成问题整改97个。

除了这些举措,南充市相关部门还以县(市、区)为单元,对国有砂石资源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将河道采砂主体由112个减少至6个,取缔各类涉砂船舶491艘,采砂船削减率达73%、吸砂船削减率达100%。按照上级部门关于“违规侵占岸线的一律搬离”的工作要求,南充市拆除非法砂石堆码场547处,拆除砂石加工设施403台,将全市砂石堆码场及加工厂全部退出嘉陵江河道管理范围。

今年1月起,《南充市〈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加强河湖岸线保护、严格控制岸线开发建设、促进岸线合理高效利用方面的责任,确保河道管理范围线和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落地见效。

待到春天,嘉陵江畔的这块新田将迎来新变化。阆中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们引进了一家蔬菜种植企业耕种这块新田,每年可获得土地租金3.6万元,并为当地村民提供多个就业岗位。”


作者:赵蕾

文字编辑:高悦

新媒体编辑:赵志坤

嘉陵江畔山复绿 | 新春走基层
嘉陵江畔山复绿 | 新春走基层

嘉陵江畔山复绿 | 新春走基层

嘉陵江畔山复绿 | 新春走基层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嘉陵江畔山复绿 | 新春走基层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