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分享】略论规划师的知识与能力重建

【学术分享】略论规划师的知识与能力重建

张京祥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的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发展动力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速经济增长、高速城镇化的阶段已经过去;二是城市规划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规划不再是为增长而服务的技术工具,转向了以人民为中心、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等目标。规划教育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推动规划师知识与能力的重建,从而适应这些新发展环境、新发展要求的转变。

近年来,高校规划教育、行业人员比较关注大数据、计量分析等定量手段,以及低碳生态、绿色健康、安全韧性等新理念和新技术,也比较关注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有关土地政策、空间管制、传导体系等知识。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第一,以制度经济学为动力的空间政策设计能力。城市空间演化是各利益主体复杂博弈选择后的结果,而博弈选择背后实际上是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作用。空间规划不仅仅是绘制一张蓝图,同时还要具备把蓝图变成现实的制度设计能力。第二,着力提升以产权重构为基础的空间要素配置能力。空间规划中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用途区、每一版管制规定都是对产权关系的配置与重构,空间规划如何通过产权重构来达到总利益增值及新利益平衡,这是规划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第三,以产业、运营为核心链条的空间策划规划能力。产业驱动了城市空间的形成与演变,空间也会诱发、促进相应的产业与业态衍生。中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下半场,已经从“1.0城市投入时代”进入“2.0城市运营时代”,空间规划如何为城市发展赋能、赋值、赋活力,是城市规划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第四,以多元协同为路径的空间规划治理能力。治理现代化的目的是重构政府、市场、社会的健康关系,进而重塑中国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规划师要具备多元协同的治理能力,要把规划作为推动社会各群体进行利益博弈、谈判协商的平台,将规划编制与实施变成一个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协同社会行动的积极过程。

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
2024年第1期 年会学术对话栏目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学术分享】略论规划师的知识与能力重建

规划专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学术分享】略论规划师的知识与能力重建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学术分享】略论规划师的知识与能力重建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让我体验一下吧~【学术分享】略论规划师的知识与能力重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术分享】略论规划师的知识与能力重建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