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讲座实录 | 设计先行和混合控制——旧金山城市设计与区划的互相成就『U派下午茶No.30』

讲座实录 | 设计先行和混合控制——旧金山城市设计与区划的互相成就『U派下午茶No.30』
4月12日下午,第30期U派下午茶“设计先行和混合控制——旧金山城市设计与区划的互相成就”如期举办。
此次讲座由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蒋正良博士担任主讲人,编辑部还特别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的荣休教授金广君教授和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的陈煊副教授两位嘉宾参与对话。
众所周知,区划(zoning)是美国城市土地管控的主要方式,对过往一个多世纪美国主要城市的空间形态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旧金山区划以规划与城市设计结合为特色,较好地保持了对城市形态特色的控制,是国内外城市设计从业者长期关注和学习的案例。针对规划学界、业界长期以来面临的困惑——区划/控规与城市设计如何有效衔接的问题,三位老师分别结合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我们当下的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启发。
蒋正良老师首先从“城市形态”出发,为我们讲述了为何选取旧金山及其商业用地作为研究对象。一是美国的城市形态多为“单中心”模式,旧金山亦如此,且其独具特色的城市形态恰缘于对城市设计要求的严格落实,非常适合作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形态的研究样本。二是1971版旧金山城市设计在其城市规划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永恒品质”为特点,与总体规划、中心区规划等形成互动,持续引导着旧金山的城市建设。其次,蒋老师介绍了传统区划的三个特点——针对私人用地,分为四大类用地(农业、居住、商业和工业),用地性质单向不兼容(即居住、商业、工业依次不向后兼容)——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旧金山区划如何在设计先行的理念下进行用地区划,并对其与传统区划的代表——纽约市区划的差异进行了深度解析,两市不同的区划用地分类管控呈现出的空间形态截然不同(图1)。

讲座实录 | 设计先行和混合控制——旧金山城市设计与区划的互相成就『U派下午茶No.30』

图1  不同区划形成截然不同的空间形态——纽约的商业较分散,形态差异较小(上);旧金山的商业更集聚,形态上形成明显的中心(下)

接下来,蒋老师重点剖析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中,旧金山在不同阶段采取的一系列区划创新措施,如通过设置居住商业混合用地、特殊功能区、命名区、转换区等对商业用地分类进行细分。可以说,旧金山完成了“从静态蓝图到永恒愿景,从被动生成到主动塑性,以及从城市设计立法到法定文件主动对接城市设计的吸收”。最后,蒋老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城市是可以被设计的,与绘画有共通之处;要关注关键环节,进行过程式的管控;城市设计的法定性与控规的城市设计性,对实现城市美好愿景均至关重要。

主讲环节后,金广君老师和陈煊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并与主讲人展开了讨论。金老师结合自己对国内外实施规划和城市设计与空间规划关系的长期研究,先补充介绍了旧金山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一些背景知识,随后指出纽约市的特殊性(纽约是世界的纽约),并对美国区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补充。金老师特别强调,区划的“变”才是“正常”,因为城市的发展条件总是在变,但区划的“变”必须依法进行,其先期基础又是什么呢?金老师认为应以城市设计为基础,也就是说,城市设计应作为区划调整的先行条件。且城市设计的研究要结合市场和人的需求,结合公众参与和公共咨询,进而转换为区划,指导城市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设计有三大作用:在区划调整前,城市设计作为咨询研究的工具;在区划调整后,需针对地块进行设计,随后转化为法律政策,吸引项目落地;在项目实施阶段,每一个地块的城市设计应根据法规和弹性机制进行比较、博弈和妥协,直至项目落地。以上三个阶段,城市设计均与区划法绑定,尽管区划法的制度基础不变,但其监管的技术指标、控制规模、用地性质等应根据城市设计研究进行适应性调整。最后,金老师还指出城市设计应该由一个团队完成,且对城市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综合的要求——懂得行政过程、市场和人的需求等,以便更好地落实城市设计。

陈煊老师首先指出,她发现高校学者对控规的研究相对较少,此文为规划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旧金山作为城市设计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其价值也毋庸置疑。城市独特的景观和自然资源一定要引起关注,若非设计先行,或在技术方法层面没有探讨与用地之间的关系,城市的景观价值就可能被忽略甚至埋没。陈老师还针对混合用地、商业用地多样性补充了旧金山近年的一些变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实践中的问题。她指出,在中国的快速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的原有控规已经遭遇挑战,规划师应直面当下的问题以及市场需求,在城市设计的探索下施行混合指标,将有益于空间价值的提升。

讨论过程中,金老师还特地“点赞”,认为蒋老师“设计先行和混合控制”的选题体现了城市设计的前置及其与控详规划融合的发展趋势。回顾2023年,国内城市设计相关会议云集,落脚点多聚焦在实施层面,因此金老师期待蒋老师在此文的基础上对设计与实施作更多理论层面的研究。陈老师也期待蒋老师能就旧金山的路网、商业用地多样性等作更多探讨,或将对我国控规体系的完善产生积极意义。蒋老师对二位嘉宾老师的点评表示感谢,在讨论过程中又补充了更多关于旧金山城市发展的有趣研究,对我们厘清其城市发展脉络以及区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非常有帮助。
问答环节,观众朋友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旧金山设计先行策略造成自由裁量权过度,其区划调整频繁与我国既有控规中遇到的问题有相似之处,美国区划是怎样解决控规不适应性的?”我刊编辑部主任也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通常而言,城市建设的最大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发展,但在旧金山半个多世纪来的城市建设中,维护城市形态特色却被作为城市设计和区划(以及建设)的首要原则,旧金山是如何做到的?”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沈佶也在线参与了讲座,并在讨论与问答环节发言。第30期U派下午茶在嘉宾与观众热烈的讨论中圆满收官。

本次会议由《国际城市规划》责任编辑高淑敏主持。UP
延伸阅读
“规划到底是什么”——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评述『U派下午茶No.29』
国土空间规划展望——从英美加的规划历程谈起『U派下午茶No.28』

以人为本的韧性城市——面向空间治理的理论创新与精准实践『U派下午茶No.27』

讲座实录 | 设计先行和混合控制——旧金山城市设计与区划的互相成就『U派下午茶No.30』

文字整理、视频剪辑 | 高淑敏

排版 | 顾春雪

讲座实录 | 设计先行和混合控制——旧金山城市设计与区划的互相成就『U派下午茶No.30』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讲座实录 | 设计先行和混合控制——旧金山城市设计与区划的互相成就『U派下午茶No.30』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