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再次明确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要求。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是严守耕地红线的战略之举。耕地保护责任落地过程中,市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中“一把手”是关键,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市县党政一把手谈耕保”专栏,邀请市县党政“一把手”讲经验、谈体会,推动耕地保护底气更足、措施更硬,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张志刚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聚焦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一使命,不断创新耕地保护机制,以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林西力量。
林西县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把项目用地准入预审关,坚决落实好年度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等刚性任务,推动“米袋子”责任制落地见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巡视巡察反馈、考核交办等各类问题,完成1.28万个“疑似未耕种耕地”图斑整改销号,对具备复耕复种条件的撂荒耕地,全部完成复耕复种,补齐耕地保护短板弱项。
同时,林西县探索“一水两用”稻蟹共生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试点建设生态稻田50亩,年产稻田蟹6800斤,稻蟹、稻米比一般养殖增产提质30%~40%,实现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双提升。
林西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量,采用新型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广应用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3.4%,全县粮食类作物粪肥替代化肥比例达10%、蔬菜类作物粪肥替代化肥比例达20%,实现农药、化肥用量负增长。林西县在中化集团定点帮扶下,建成中化 MAP智慧农业服务中心3处,为全县75%以上农户提供地块可视化管理、农田精准气象、遥感巡田管理、线上农事管理等服务,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2%。
林西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耕地保护与耕地质量、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关系,稳妥推进“山上”换“山下”,加快推进特色林果产业上山上坡,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宅基地管理,实行农村“一户一宅”,加大建新拆旧后旧宅基地复耕复种力度,严禁在耕地上不种粮食建房子。2014年以来,全县废弃宅基地复耕复种面积近2500亩。同时,林西县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全面落实耕地地力补贴、种粮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实现了应种尽种,为稳定粮食产量奠定坚实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孙安然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委书记:创新耕保机制 守护塞北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