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与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评选发布了2023年“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王吉贵、薛希亭等9位杰出个人以及济南泉水保护团队荣获此殊荣。
这些“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来自山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的多个重要部门,包括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林业、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测绘与地理信息、确权登记、执法监督、调查监测等。他们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敬业精神、诚信友善、无私奉献和创新能力,成为新时代山东自然资源工作的优秀代表。他们不仅以实际行动传承了爱国主义、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更是自然资源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中国自然资源报》推出系列报道,深入介绍这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展现他们如何以实际行动守护美丽的自然家园。
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是济南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在山东省地矿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悉心守护济南泉水,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系统揭示了济南泉水的成因,推算出济南泉水的“年龄”,同时开展济南轨道交通建设泉水环境影响评价,为趵突泉近20年持续喷涌以及泉水与地铁相融共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就是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泉水保护团队。
秉承“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组建了保泉供水党员突击队,支部书记亲自挂帅,负责趵突泉、黑虎泉水位观测井工程项目,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
该团队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近期,在“走进三涧溪村·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主题党日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现场参观,增强了情感共鸣,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此外,团队连续12年组织开展“传承五四薪火”青年野外地质培训,在实训研学中提升青年技术人员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团队成员在开展泉水科普宣传活动。
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该团队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包联服务群众”工作。党员干部与技术专家、困难职工、选岗干部建立了结对子关系,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及时回应关切,帮助解决问题,做到“服务对象吹哨、党员干部报到”,有力维护了职工队伍和谐稳定,形成了人心齐、队伍稳、干劲足的良好局面。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泉水保护团队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50多年间,他们行走于济南泉水池畔,守护着千眼甘泉。
为了实现地下水水位空间可视化预警、动态展示及趋势预测,提高泉水保护工作效率,济南泉水保护团队率先在济南设立地下水位监测点,积累了连续和宝贵的基础监测资料,系统查明了趵突泉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资源量。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提出调蓄补源、采外补内、开源节流三大保泉模式,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型,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济南泉水保护地下水监测平台,助力趵突泉实现20年持续喷涌。此外,结合同位素测年与古气候演化,较为准确地推算出济南泉水的出露年代即“泉龄”为距今4.6万年至2.35万年左右,极大提升了济南泉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泉·城文化景观”申遗贡献了地矿力量。
团队成员在济南曲水亭街进行泉水普查。
在泉城,如何让地铁与泉水共生,成为地铁建设过程中的首要难题。济南泉水保护团队成员依据实地调研的大量地质资料及论证,创新性采用导流法——在地铁的两侧打垂直入渗的砂石桩,通过沙子、石子把水导流下去,然后通过地铁的底部,再把水引上来,成功做到泉水保护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共生。其中,团队开展的济南轨道交通建设泉水环境影响评价,正面回答了“济南哪些区域可以建地铁”“地铁建设到底会对泉水造成什么影响”等问题,破解了地铁建设决策“卡脖子”难题。针对泉水持续喷涌、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工程建设等关键问题,团队提出深化泉水运移规律研究、制定泉水保护应急预案、建设泉水保护大数据平台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凭借在保泉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该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此外,还有多个项目获奖,“山东省重大水文地质问题——理论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济南泉水形成机理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提升团队组织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抓手,济南泉水保护团队持续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着力构建“卓越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突出人才”梯级人才队伍。
团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0人,平均年龄35岁,研究生以上学历13人、博士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1人。近年来,涌现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山东省创新能手、山东省优秀地质科技工作者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同时拥有山东省地质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省勘院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工作室。
正是依靠这支过硬团队,他们查明了全省232个地下水水源地开发利用现状,完成山东省1∶5万水文地质调查及编图11项,查明了沂蒙山区、大汶河地区含水层的分布、地下水类型和运动规律。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保护区划研究,团队牵头编制《1∶2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等省地方标准4项,完成《山东省17城市自然资源与环境编图》《山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团队成员开展机井水位测量。
此外,团队牢记地质报国、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常态化开展泉水地学科普活动。作为济南市泉水科普宣传队的主要支撑力量,该团队依托自身雄厚的人才、资料和技术资源,深入社区、学校、公园,围绕泉水的成因及保护、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系统保护等主题开展科普宣传,打造了彰显地矿优势、体现济南特色的地学科普和公益服务品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与此同时,作为济南市保泉技术支撑单位,团队连续4年服务济南国际泉水节,先后协助举办了院士专家论坛、泉水图书发布、名泉展等重大活动,成为全省自然资源和地质系统服务保泉工作的一面旗帜。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做山水泉城的守护者——记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泉水保护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