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编者按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与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评选发布了2023年“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王吉贵、薛希亭等9位杰出个人以及济南泉水保护团队荣获此殊荣。


这些“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来自山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的多个重要部门,包括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林业、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测绘与地理信息、确权登记、执法监督、调查监测等。他们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敬业精神、诚信友善、无私奉献和创新能力,成为新时代山东自然资源工作的优秀代表。他们不仅以实际行动传承了爱国主义、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更是自然资源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中国自然资源报》推出系列报道,深入介绍这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展现他们如何以实际行动守护美丽的自然家园。


清晨,天色微明,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就已整装待发。他身着标志性的橘红色工装,携带护林斧、对讲机,以及简单的早餐——几个馒头和清水,从护林点启程,开始了新一天的巡逻之旅。3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崇山峻岭,开荒种树、防火巡山、育苗防虫,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山林。面对郁郁葱葱的山林,他深情地说:“这是几辈人几十年的心血,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它!”这份坚守,源于他始终不渝的初心和对林业事业的无限热爱。

薛希亭与林业的缘分自幼便已结下,他的父亲是一位资深的林业工人。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林业怀有深厚的情感。1986年冬天,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鲁山林场的一名“林二代”,肩负起守护青山的重任。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初心不改,扎根深山

国有鲁山林场成立于1950年,这里山势陡峭,沟壑纵横,过去树木稀少,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之艰苦,超乎想象。薛希亭负责的护林区域不仅远离林场总部数十公里,而且与林区驻地之间也有十几公里的山路,当年尚未通公路,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都必须从山下背至山上。夏季尚可忍受,但每年冬季前后,大雪封山,他常常与外界隔绝,时间长达十几天甚至几十天。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薛希亭在枣树峪瀑布附近进行安全检查

在那个没有电的时代,夜晚的照明唯有依靠微弱的煤油灯光,第二天醒来,鼻孔都被熏成了黑色。薛希亭居住的房屋是用石头简单砌成的,四面透风,老鼠和蛇在墙内自由穿梭。一次,薛希亭惊恐地在床下发现了长达1.5米的蛇蜕,这让他连续几夜难以入眠。
精神上的孤独更是难以忍受。薛希亭独自守护着这片山林,收音机成了他唯一的伴侣,却也常常因信号问题而让他陷入沉默。那时,薛希亭最期待的便是工区组织的学习日,不仅能享受到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更珍贵的是能与同事们相聚,畅谈心事。

尽管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薛希亭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更未曾动摇过他扎根于这片大山、守护这片绿色的决心和意志。在孤独时刻,他通过托人买来口琴,经常吹奏歌曲《爱的奉献》,以此表达他对这片青山绿水深沉的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他的口琴声,如同一曲奉献之歌,回荡在寂静的山林中。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护林防火,重任在肩

薛希亭长年驻扎在深山之中,他的生活与山为伴,与林为邻。在这片寂静的山林里,不仅要忍受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时刻警惕那些企图破坏这片绿色宝藏的不法分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盗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林场的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在第四营林区西道沟片护林期间,薛希亭所管辖的区域多次发生林木被盗事件。为了整治这一现象,他和同事在林区连续昼夜值班。秋夜的露水打湿了衣衫,凉意透骨,而他们只有一条棉床单抵御寒冷。经过一周的日夜守候,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终于将盗伐林木者抓获。这次行动不仅震慑了潜在的偷盗分子,更保护了国家财产的安全。薛希亭的勇敢和坚持,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他们亲切地称他为“薛大胆”。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来到林场,他们携带的火种和烧烤工具给森林防火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次,一位领队试图贿赂薛希亭,希望他能放行。但薛希亭坚定地拒绝了,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劝导,领队和游客选择了原路返回。薛希亭常说:“以心换心,耐心解释,相信我们的护林防火工作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每次巡山,薛希亭都会随身携带一本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巡查中发现的各种情况。只有当日志上写下“全天工作正常”这6个字,他才算真正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这不仅是他日常工作的总结,更是他坚守岗位、守护山林的最好证明。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守护青山,步履不停

每当谈及自己的工作,薛希亭总是轻描淡写地描述:“每天步行5公里多的山路到达山顶,检查四周是否有着火点或树木被破坏的迹象。然后绕着山林巡视一圈,随手用斧子清除那些影响树木生长的藤条。”同事们曾为他做过统计,为了护林防火的巡逻任务,他每天至少要行走30多公里的山路,年复一年,累计起来的距离堪比一次长征。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薛希亭进行日常的山林巡逻工作

护林员的工作听起来简单,实则充满挑战。除了植树造林、巡山防火,薛希亭还需诊断并应对树木的病虫害问题。几十年如一日,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辖区内每一棵树的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一旦发现枯死木、衰弱木或异常变色的树木,他立即进行仔细观察,记录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和虫口密度,并将这些宝贵数据提供给林场,以便制订出精准治疗或是大范围飞机喷洒作业的具体防治方案,无论是小范围的精准治疗还是大范围的飞机喷洒作业。
30多年如一日,薛希亭没有享受过节假日,没有休过一次年休假,也未曾与家人共度一个完整的年夜饭,更没看过一次完整的春节联欢晚会。岁月流转,当年他亲手栽种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为大地投下浓荫。当被问及在林场工作多年最大的感受时,薛希亭说:“作为护林员,必须耐得住寂寞,承受住孤独,同时也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每当春天来临,看到整片大山披上绿装,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薛希亭日常护林

薛希亭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苍翠的群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护林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努力和奉献得到了认可,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奖章”“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等荣誉,成为护林员中的楷模。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王诒卿
文字编辑:张金萍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一片丹心护青山——记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护林员薛希亭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