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下午,第八届(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orld Transport Convention,WTC)在山东青岛世界博览城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共同主办,主题为“变革中的新交通”,突出了时代和行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新要求。大会围绕交通与能源、交通与通信、智慧交通、智慧航运、低空交通、轨道交通等领域,开设主旨报告及100余场平行论坛,还设置了特色活动、科技成果发布、墙报分享等多种形式,为构造一个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经济、绿色、包容、韧性、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前瞻性的交流平台。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AI)提升适老化交通服务,已成为政策与行业关注的焦点。2024年6月29日上午,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在青岛世博城209会议室举办了一场特别兴趣会议,聚焦“AI在适老化交通中的应用:政策与实践”,旨在探索AI技术在提升老年人交通出行体验中的应用潜力和政策导向。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冯苏苇教授主持会议,与会者来自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城市交通》《公共治理评论》《交通文化》《停车邦》等期刊和媒体机构,还包括交通行业、咨询机构的企业代表等。


–陈雪明教授做主旨演讲–
第二位发言人是《城市交通》杂志编辑张斯阳女士,发言主题为《老年驾驶人管理制度国际比较及未来趋势》。张老师聚焦老年驾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探讨这些特征如何影响驾驶安全和交通管理。张老师还通过比较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老年驾驶人管理政策,揭示不同国家在应对老龄化挑战时所采取的策略。最后,对未来老年驾驶人管理制度进行展望,包括更人性化的驾照更新周期、身体检查要求、驾驶培训和驾驶范围限制等。


–宋晓敏副主任交流发言–
《交通文化》主编张瑾女士分享的主题为《论适老交通政策应向服务者倾斜》,由上海财经大学蒋健宁先生代为发言。该主题探讨了出租汽车司机服务老年人出行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张瑾老师认为,需要从政策和社会认可两个层面提高司机服务老年人的积极性,建议通过标识化管理,如在出租车上贴上“敬老标识”,来增加老龄服务的辨识度,保障司机权益,提升服务质量。在发言最后,蒋健宁结合“AI+Elderly Transportation”主题进行拓展,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服务效率方面的潜力,如利用AI技术进行老年人出行需求预测和调度。

–蒋健宁先生代张瑾主编发言–
第五位发言人是北京工业大学刘卓副教授,分享主题为《融合深度学习的城市老年人急救可达性评估与分析》。刘教授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城市老龄设施规划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展示了如何通过分析街景图片,评估急救车辆的通行性,从而优化医疗资源的可达性。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急救服务的效率,还利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保障。

–刘卓副教授发言–
会议的讨论环节中,各位专家学者积极交流意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陈徐梅、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教研室主任朱祎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林琳分别对会议发言内容做出专业的点评,并且对AI技术在适老化交通中的应用、政策支持、跨学科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洞见的观点和建议。

–陈徐梅总工程师、朱祎主任与林琳副教授点评–
在会议总结中,冯苏苇教授感谢各位与会嘉宾的积极参与。冯教授指出,在我国深度老龄化进程中,举办这样前瞻性研讨具有重要的学术功能和政策价值。跨学科的合作和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推动老龄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冯教授呼吁建立更加开放的交流平台,以促进不同学科间的碰撞和融合。

–冯苏苇副院长总结–
此次特别兴趣会议在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为适老化交通技术与政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案,为构建更加包容和友好的交通环境奠定了基础。

首发于“可达Access”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原文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2024075期
审校 | 张宇
排版 | 张斯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交通):WTC特别兴趣会议“人工智能技术(AI)在适老化交通中的应用:政策与实践”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