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期】

01
农民精神就是中国精神
我觉得不仅仅是经济原因,更多的是观念,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在决定着城、乡这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农村做事,要用自治的方法,而不是用西方的参与式的方法,要尊重农民,要知道他们想什么和要什么。为什么很多非政府组织参与的项目,只要他们离开了,农民就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了呢?因为这样的项目是为项目而做项目,不是为了农民做项目。

02
财力有限、民力无限
我不喜欢天天向农民说社会这个不好,政府那个有问题。现实中我更喜欢向农民说社会好的一面,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希望。如果我们过多地向人们传播不好的信息,人们的内心也同时会被不好的思想占据。美与丑是并存的,美的东西说多了,丑的东西自然就会少。
在农村做事要讲理,有时也要"不讲理",要有法,也要用情,不然为什么有人说,农村干部是天下最小的官做天下最难办的事呢?
绿十字的主要工作就是传递先进的环保理念,转变落后陈旧的思想,这个工作是乡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步。现今的干部认为目前农民的思想工作最难做,我不这么认为。人生活习惯的改变一般要三到五年,而人观念的转变往往一瞬间。不是有"恍然大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的说法吗?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很多小事不要太计较,就像人生病,小病过几天就好了。大事从小事做,从身边做,从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入手,而生活方式将决定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所以说,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就是改变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03
群众的话语权
要特别强调,群众有意见,要让他们说话,让他们把不满的意见释放出来,了解其中的原因,如果仅进行简单的处理,或者不考虑群众的话语权,没有民主的过程,就会为以后的群众问题留下后遗症。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化、文明提升经过了不短的时间。中国处在发展中、改革中,我想"三农"问题也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工作就是挖掘农民身上发光的一面,去掉不好的东西,让他们从小事做起,乡建从简单的事做起,这样农民能够接受,因为这是他们的本性。

04
尊重农民的意愿
跟农民打交道,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示范,让他们见到效益了,看到实惠了,他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到时候工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工作计划要调整到农民能看懂,只有看懂才能执行。农村规划归根到底是靠农民自己来执行和落实的,如果农民看不懂,那么农民也就无法落实,这样的规划如同一张废纸。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克服官僚主义,是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应遵循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05
乡村工作有四忌
农村的工作方法,要做到知情、明理、参与、得利。这是一个顺序的思维方式,也是最简单的道理。乡村工作有四忌。
(1)忌主观。以自己(城市)的思维方式来帮助农民,以城市的道德观来审视乡村文化,用自己的习惯来指导工作,这是大忌之首。
(2)忌过度。不宜过度参与乡村工作,更不能代替村干部去做事。每一个村有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都是一本厚厚的人情史,不是我们一两个月能弄明白的。我们的定位是协作者,是秘书,是后勤人员。
(3)忌扶贫。扶贫是一种公益行为,也属慈善事业,关键是农村与城市有本质的不同。贫困资助最好由村委会来确定,不能是外来者确定,不然给农民带来的可能不是慈善。
(4)乡村规划要慎重。乡村建设最好用"修复"二字最为准确,乡村与城市不同,乡村经历百年、千年自然分娩,尊重村庄的个性、信仰、民俗与生态,并融入现代功能是乡村规划的要旨。

06
减少商业才能做好市场
在乡村,减少商业才能做好市场,过于市场化一定会远离市场。
什么叫农民?生活在农村以种田为生的人叫农民。
什么叫农村?以孝道为核心,以道德为标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农田为边界的叫农村。
人是什么?人的特点是交叉和支撑,一撇一捺,人和人是互相帮助的,这也是村庄的重要特点,即温度感。

只有了解农村,农村工作才能找到方向,这是整个农村工作中的原则。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绿十字):论乡村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