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11日至12日,由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主办,山西自然博物馆、山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中心、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土地学会、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协办的“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学术讲座”成功举办。讲座以“规划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出席并致辞;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山西省自然资源副总督察邵社教主持讲座;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分会主任委员李锦生出席;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局、厅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各市、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负责人在省自然博物馆参加,线上直播平台共计13700余人观看讲座。
主旨报告环节,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双聘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赵燕菁,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二级研究员贾克敬、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段德罡,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学军,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和朝东,自然资源部城市仿真重点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副主任熊伟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与高质量发展有关内容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
专家学者们结合山西省情、图文并茂,从《从资源到资产:城市规划转型》《新时代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创新研究》《策划思维下规划如何赋能山西高质量发展》《学习千万工程 建设和美乡村——打造“六和并举”的乡村场景》《省级空间战略实施路径之问——以山西为例》《新时期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工作探索和思考》《城市仿真计算与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七个方面内容,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学术思想的融合,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华高莱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先生应邀作主题演讲
李忠先生以《策划思维下,规划如何赋能山西高质量发展》为题,站位山西省情,结合政策解读和案例分析,就“如何通过规划,让国土空间兑现价值、创造收益,助力山西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在随后的“高端对话”环节,赵燕菁、贾克敬、李忠三位专家围绕“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招商问题”“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应对盈亏?”“山西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对历史资源进行活化和保护?”“在实际规划编制中,如何更好地服务好地方政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高端对话”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分会主任委员李锦生主持。
山西正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在山西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三区三线划定后的空间规划实施,更要注重发展。
▼太原夜景(来源:图虫创意)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步入了从“规模扩张”到“效益提升”的新阶段,培育新产业、新税源成为政府的核心关注点。很多地区,甚至是乡村地区的诉求,也变成了产业振兴。各地规自局等政府部门也已经从“刹车部门”转变为“动力部门”,合力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对城市空间规划的关注点也不再是“壳”,而是“瓤”,也就是高能级的产业,高质量的生活等。传统逻辑下,规划设计解决的是城市最终建成的“壳”,是瞄准远期“装人”、聚焦“空间成功”的“终点思维”。城市规划设计可以是极度超前的,是指导建设的“空间终态”。而产业的发展,是不断创新的“起点思维”逻辑,谋划的是城市不同阶段发展所需的“瓤”。
也就是说,在城市竞争格局下,决定城市话语权的是“产业质量”,而非“城市规模”!不断站在新“起点”谋划新“产业”,决定着城市产业竞争的成败,也影响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成败”。因此,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城市规划和建设要转向内容成功的“起点思维”,即关注城市的“瓤”,关注如何创造新产业、新税源。
▼未来山西的城市更新,要关注如何创造产业和新税源(平遥古城)
当前,策划与规划携手——产业策划与空间规划融合,为城市空间创造更高效益,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山西要把握城市发展新趋势,以策划思维携手规划设计,从追求“空间成功”到“内容成功”,要以“起点思维”思考城市和产业,最大化兑现空间价值,赋能山西高质量发展!最后,李忠先生结合自己及华高莱斯团队多年来为北京、深圳等众多城市提供顾问服务的经验,以及山西的资源禀赋提出,在策划思维下,以“起点思维”,通过规划赋能山西高质量发展,山西可以率先发力的三个方向——



更新激发功能,推动都市产业持续繁荣
李忠先生强调,对城市而言,不仅要考虑底线安全,更要推动自身的持续繁荣。在城市加速奔跑的时代,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未来,山西可以借力城市更新,把握城市更新中空间利用的两大趋势——“工作不一定去郊区”“居住不一定用黄地”,大力发展都市制造,实现都市繁荣,为年轻人提供工作机会和安居保障。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同古城,来源:图虫创意)
▍1)“工作不一定去郊区”,大力发展都市制造业
制造业回归都市已经成为趋势,城市更新中还需要制造业,南京、杭州等众多国内城市已经开始保留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以发展新产业。山西制造业基础雄厚,制造产业优势突出,尤其重型工业制造优势突出,军工制造基础极为扎实。当前,山西正在响应中央号召,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未来,有基础有长板的山西制造业,可以借力城市更新,将山西中心城区的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成为集研发、设计、制造、展示于一体的Tech Hub;同时,还可以引入产业更新的空间创新模式——摩天工厂,强化产业集群,实现“你的上下游,就在你的上下楼!”“产业链就在楼里,上下游就在园里。”让都市先进制造业成为山西制造新名片,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摩天工厂代表案例——深圳全至科技创新园
▍2)“居住不一定用黄地”,为年轻人提供青年人才安居保障
山西要想发展产业,吸引年轻人才,还要解决年轻人才留下来的问题。不要总以为“只有写字楼才是生产力”留住年轻精英的“单身公寓”更是生产力!国外众多城市都通过打造小户型公寓,吸引青年精英。而要为年轻人建设人才公寓,不一定要用黄地,可以借力城市更新,利用旧楼宇或结合园区周边的城中村进行改造,为年轻人量身打造定制化的“蜂族公寓”,提供人才安居保障,让年轻人安心留下来。
▼蜂族公寓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学武器(中粮健康生态科技产业园人才公寓)


融合促进创新,打造创新产业社区
李忠先生强调,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跨界交流创新,好的空间规划可以促进交流、激发灵感,进而促进产业发展。当前,山西正在以太原为引领,不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以“山西智创城”等园区为重要空间载体,进一步培育创新生态。未来,山西可以借助城市更新,打造多个吸引年轻人聚集的、激发年轻人交流的、工作生活高度复合化的创新产业社区,促进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产业地标,靶向吸才
城市地标,往往是区域形象的展现,更是城市发展理念的生动表达,例如北京冬奥会的首钢大跳台,被誉为奥运风向标、京西新地标。而产业地标,则是彰显城市产业发展决心,助力城市靶向引才的招牌!
▼首钢大跳台
未来,山西可以围绕标志型高新产业,尤其是起步期的新兴科技产业,强化园区、城区的“产业外显度”,把科技写在脸上,如围绕“大科学装置”,展示山西科学研发实力——“让最尖端的最外显,让最科学的秀肌肉”。
此外,从“生产型园区”到“城市科创区”——传统园区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科技人群的需要。因此,除了提高产业外显度,科创空间形象提升,同时也是吸引科技人的现实需求。山西正不断壮大数字创意产业规模,拓展新兴产业新增长点,并借力城市更新,打造新型城市文创空间,省内已有多地打造新型城市文创园,比如大同、阳泉。
未来,山西可以通过增加数字创意产业的外显度——利用园区既有建筑,打造潮酷空间,强化地标感;同时,注入特色商业休闲居住等功能,增加艺术装置等,塑造城市新地标,促进科技人士之间的交流互动,靶向吸引人才。
▼强化地标感,显得很创意,才能真的很创意(东伦敦 数字创意园)

▍2)工作生活,高度复合
在园区的建设中,让“工作与生活的积极融合”,创造足够的交流空间,就是创造产业价值。当前,山西多地正在大力推动“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等科创园区的建设,未来可以结合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园区时将工作与生活高度复合化,实现功能混合并促进跨界交流,提高创新活力,吸引青年人聚集。
▼韩国首尔数字媒体城,将工作与生活高度复合化,实现功能混合并促进跨界交流
“商务社区城市”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工作与生活高度融合”的城市形态,其核心逻辑叫做“和一起工作的人一起生活,和一起生活的人一起工作”。未来,山西在建设园区的时候,可以通过针对性措施,从街区的空间规划布局上,突出宜人街区尺度、强化功能混合,增加交往空间,增强工作与生活积极融合的园区魅力,构建功能复合的创新产业社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最佳城市形态,吸引年轻人和科技企业聚集。
▼韩国首尔数字媒体城,通过用地杂糅,功能混合,实现“工作-生活-休闲”平衡



青春赋能生态,构建青春磁极场景
山西推进青春赋能生态策略,可从两方面入手——
▍1)都市公园“绿商融合”
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品质建设与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息息相关。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则是城市魅力,快速形成城市名片,吸引年轻人聚集的重要区域之一,更是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切入点!而且,“公园效应”在网络上已成热词,初步展现商业价值。山西各市区正在建设公园城市,并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太原市汾河公园夜景(来源:图虫创意)
未来,山西要转变公园打造观念——不仅要做公园,更要做公园商业,强化绿商融合,构建公园商业消费场景,实现价值叠加。
具体而言,可率先从城市公共空间入手,依托各市中心城区,借鉴Park-PFI创新模式(政府公开招募民间企业来建设和运营都市公园的制度),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以“公园商业”为理念进行整体改造,借助城市更新变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营造城市绿色活力中心,激活高价值城市空间。同时,导入主题化商业内容,着重发力新业态,激活公园场景价值,打造年轻人喜欢的青春生活场景,实现城市公园运营的“正循环”。
▼Park-PFI制度模式图
▼Park-PFI的三大主要政策特征
▍2)乡村绿野 “科技赋能”
山西省村镇资源丰富,并且非常重视数字农业乡村领域,已开始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早在2022年,山西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规划已开始重视数字农业乡村。更是在2024年公布了山西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的发展。
▼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村落、古建筑众多(碛口古镇,来源:图虫创意)
此外,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现存于世的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代表作,绝大多数都位于山西。近年来,山西古建筑古村落的专题活动备受瞩目——山西的古村落、古建筑、古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不仅让专业人士心驰神往,更是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山西古建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别样互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热度与旅游业逐渐升温。
▼乔家大院
当前,创新人群的办公模式出现了新的趋势——数字游牧,他们追求“诗与远方”的同时,也不忘实现“地理套利”。而且,数字游牧民重返自然,形成了“科技绿野”模式,很多全球知名科技都市周边,已经普遍出现科技绿野,例如美国的纳帕山谷、英国纽伯里。
▼美国纳帕山谷,发展绿野科技,吸引了很多精英人才聚集(来源:图虫创意)
未来,山西可以选取都市周边的村镇资源,瞄准数字游民需求,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优势,将乡村旧厂房改造为数字游民公社,提供不输城市的生活体验,打造“科技绿野”,为数字游牧群体定制创新环境,将山西打造成为有吸引力的度假目的地,以及高端科技人才生活、工作和创业的理想场所!
▼太原城市俯瞰(来源:图虫创意)
最终,借助城市更新,以产业的“起点思维”替代空间的“终点思维”,最大化兑现空间价值,赋能山西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华高莱斯
作者 | 李忠
编辑排版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转载请联系
xjxtd@126.co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土地规划人):策划思维下,规划如何赋能山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