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面向规划转型需求,我院组织开展新业务领域的研究工作




引言



当下城镇化转型的新时期,城乡规划行业面临诸如:规划业务规模缩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改革、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正如张尚武院长在《对规划行业、规划师职业及规划设计机构发展的几点认识和判断》一文中提到的,规划设计机构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型:


一是建设学习型规划设计机构。规划知识快速迭代,特别是AI 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关注规划师的创造力,全面加强人才培养能力。规划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来自实践过程,产教融合具有多重含义,并不只对那些高校规划设计机构而言,所有的设计机构都需要以产教融合作为一条重要的发展路径。


二是建设青年发展型规划设计机构。青年是规划行业发展的未来,是企业生命力和创造力所在。吸引年轻人、关心青年规划师成长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得更加重要。规划设计机构要为青年发展创造机遇,成为发挥青年创造力、提供成功机会的平台。


三是建设创新型规划设计机构。规划本身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不仅是因为社会发展带来规划新业务需求会更广、规划类型会更多,更重要的是,这是行业适应社会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趋势和要求,包括:多方面的创新能力建设:加强政策研究,推动向智库转型;适应城市更新实践带来的变化,战略与行动打通,规划与设计贯穿,编制与管理运行融合等;政产学研结合,面向应用的规划新技术研发能力;更加广泛的开放合作与在地服务;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专业化服务特色;等等。



面向规划转型需求,我院组织开展新业务领域的研究工作

会议现场


为加深我院规划师对行业前景和未来方向的认识,更好应对当前规划行业发展环境面临的重要挑战,8月7日,我院召开新业务领域工作组织会议,邀请院总规划师、总工及各团队技术骨干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主任总工梁洁主持。


新业务领域工作动员大会上,张尚武院长提出:当前规划行业发展环境面临一些重要挑战,而与此对应的行业适应能力存在不足。一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改革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建设中,面对规划向空间治理工具和公共政策转变的要求,对规划调控政策研究关注不足;二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面对存量发展,对城市发展、城市管理运行规律认知不足;三是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代表的规划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程度在发展变化并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新技术应用及其深远影响,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规划方法和技术范式尚未建立;等等。张尚武院长动员全院在规划行业转型时期发挥好总师、总工和各团队力量,面对新型业务领域,加强前沿研究,做好新业务知识储备和团队组建工作,积极拓展业务。


规划需要加强创新,不仅是因为社会发展带来规划新业务需求会更广、规划类型会更多,更重要的是,这是行业适应社会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趋势和要求。会议在前期征集的40多个初步选题基础上,公布了城市更新、详细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安全韧性(市政)专项规划等8类重点研究业务领域方向,并相应组建工作小组。随后,总规划师、总工就新业务领域工作的组织开展、课题方向和成果转化展开深入交流。


面向未来,规划行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规划是服务社会发展的行业,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发挥好规划的作用是中国制度优势决定的,但需要全面增强知识创新、技术工具创新和组织创新。本次会议就新业务领域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针对已有规划实践和优势业务进行及时梳理总结;二要围绕新业务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三要形成一套可以交流宣讲的成果。


在完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一支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行业队伍是国家城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和重要保障。正如裴新生副院长在总结中提到的:全院上下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面向新型专项规划、新型详细规划和智能化、精细化规划的需求,积极做好规划转型的技术储备。裴新生鼓励各团队积极开展新业务领域研究工作,最终形成一套好用、管用、实用的新业务技术储备。


本次新业务领域研究工作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产教协同部配合,院总工持续推进。



供稿 | 梁洁

编辑 | 宣传办

审核 | 肖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面向规划转型需求,我院组织开展新业务领域的研究工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