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公私合作治理为何失败?——英国地方企业合作组织制度分析》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英国城市更新治理体系自二战结束以来可划分为多个阶段,包括1979年前福利主义阶段、1980年代企业主义阶段(以城市开发公司为代表)、1990—2010年区域治理阶段(以区域发展署为代表)、2010年以来的地方主义阶段(以地方企业合作组织为代表)。
地方企业合作组织(LEPs: Local Enterprise Partnerships)是一类由中央政府管理的地方半公共机构,由政府人员、企业和社会代表组成,具有鲜明的公私合作特征。其职责包括编制区域内战略经济规划,协助指导政府基金使用,建立和管理企业区等。相较于早期的城市开发公司和区域发展署,LEPs缺乏资金自由裁量权和土地开发控制权,更接近于政府顾问角色,以小体量、地方化、灵活边界为特征。LEPs自2011年开始运行到2022年启动清退归并,在帮助发挥市场力量、提升政府规划效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揭示了地方合作治理在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之间面临的深层次困境。
本文从合作治理理论视角建立“主体—结构—机制—环境”分析框架(图1),以伦敦为例,总结LEPs制度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图1 合作治理理论视角下地方合作组织的分析框架
(1)主体维度。整体而言,LEPs注重成员构成的多样性,包括公私权力制衡、性别均等、地区均衡和行业多样性,但是部分可能存在追求效率而牺牲包容性的情况,偏向为大企业和成熟企业发声,社区、民众则普遍缺乏参与机会。
(2)结构维度。LEPs彰显了英国城市治理的半正式和非政治化协商的特色[1],既能纵向联动中央和地方,又能横向对接社会合作伙伴,增强私营部门投资意愿。然而由于形式自由和职责模糊,LEPs更多面临着机构内外合法性的双重压力,包括工作质量参差不齐、运作程序不够公开透明、地方当局难以有效监管等。
(3)机制维度。LEPs在空间管理、规划计划和资金运作上均遵循快速响应、强适应性和非官僚主义的市场逻辑,例如以自行确定的功能性经济地理范围为运作边界,鼓励竞争性资金分配方式等。但这种市场运作思维会与地方政府行政思维产生冲突,体现为管理边界重叠造成权责混乱(图2)、战略经济规划难以对接法定空间规划等,从而降低治理效率。

图2 LEPs和企业区分布地图
(4)环境维度。LEPs的运作高度依赖地方公私合作传统和非正式制度环境:条件优越则能快速启动并有序运转,如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已存在20多年的大曼彻斯特地区[2];反之则需要部门间长时间磨合,甚至可能沦为政治力量博弈的场域[3]。这种对非正式制度的依赖引发了正式制度的紧张和施压,中央政府强化对LEPs提案审批控制,仓促地布置任务,推动地方权力下放机构对LEPs的职能吸收,加剧了制度动荡。
在坐标系四象限中融合四维度分析内容,可以形成合作治理模式的直观定位图(图3)。LEPs制度的最终解体是四维度内部失衡和整体失衡的综合结果:单维度上包容性不足、外部合法性缺乏、行政稳定性冲突和正式制度环境施压不当;整体上过分偏重“强自主性效率导向治理”,与正式制度的要求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图3 “主体—结构—机制—环境”四象限分析图
LEPs制度对于我国城市更新治理具有借鉴意义。主体层面,需建立公私合作场域,形成更具包容性的协商过程;结构层面,在规避以权谋私的前提下给予合理激励,趋于内外合法性的平衡;机制层面,理顺各类规划的编制联动与传导关系,不能以底层资金运作便利驱动顶层战略规划内容,同时要避免空间规划脱离经济实际与效益量化评价;环境层面,注重政策“长效稳定”与“动态修正”的统一,支持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合理转化。UPI
对本文感兴趣的读者,可于中国知网检索本文的录用首发版本。
参考文献
[1] DEAS I. The search for territorial fixes in subnational governance: city-regions and the disputed emergence of post-political consensus in Manchester, England[J]. Urban studies, 2014, 51(11): 2285-2314.
[2] ROOK A. The shift from a one-size-fits all model towards Local Enterprise Partnerships in England[D]. Groningen: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2012.
[3] WAIN M J. The English experiment: Local Enterprise Partnerships and their effects on innovation polic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M]. Manchester: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21.
作者:刘泓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liuhx22@mails.tsinghua.edu.cn
杨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yangx22@mails.tsinghua.edu.cn
唐燕(通信作者),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yantang@mail.tsinghua.edu.cn
英国城市设计运作的半正式机构介入:基于CABE的设计治理实证研究
欧洲新空间战略规划对“空间”和“地方”概念的处理
编辑 | 王 枫
排版 | 顾春雪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期刊精粹 | 公私合作治理为何失败?——英国地方企业合作组织制度分析【抢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