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P.A. Ioannidis教授团队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系统分析,使用被引用量、H指数、HM因子等六种综合指标,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分为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


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其中“终身科学影响力”关注科研人员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年度科学影响力”聚焦科研人员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


通过统计全球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及引用次数,采用6种指标建模进行综合评分,遴选出全球217097人,大致涵盖各学科排名前2%的科学家,中国有10687位学者进入“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占比约为4.92%。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的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内,全球共有708位学者上榜,中国共有16位学者上榜,中国在全球中占比约为2.26%。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全球共有223152人,中国有27165位学者进入“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占比约为12.17%。


“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的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内,全球共有909位学者上榜,中国共有45位学者上榜,中国在全球中占比约为4.95%。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下面我们分别基于“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两大榜单,对其中的【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部分进行分析。首先从“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开始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根据“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原始榜单,一共有来自中国的16位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的学者上榜,详见下表: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这16位上榜学者来自12家不同的单位,单位所在城市分布如下图: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其中5家单位都在北京,2家单位在郑州,苏州、香港、珠海、杭州、上海各有1家单位: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这12家单位的详细名单如下: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16为上榜者中,8位都在北京,占比高到50%;上海和郑州各有2位;杭州、珠海、苏州、香港各位1位: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每家单位中的上榜者人数统计如下,其中北京大学拥有3名上榜者,人数最多位于第一名;中国科学院和同济大学均有2名上榜者,同列第二名,其余9家单位各有一位上榜者: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以下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的16位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的上榜学者的详细介绍(学者介绍信息和图片来自所在单位网页或百度百科,限于篇幅原因,部分介绍文字有删减,更全面的介绍详见单位官网)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二级)、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乡村规划与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与土地工程委员会(IGU-AGLE)主席、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ANSO-APRD)主席,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在城乡转型与乡村地域系统、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地理工程与人地系统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主持国际、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课题等70余项。


龙花楼

中国科学院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城乡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领域专家,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人文地理学),广西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城乡融合发展、乡村重构振兴与土地利用转型等领域研究。


魏也华

河南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教授,博导,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城市发展、区域规划,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及城市区域发展研究。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SCI论文近50多篇,是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杰出研究奖、AAG区域发展与规划专业委员会杰出研究奖获得者。



赵鹏军

北京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土空间规划领域)。长期从事交通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研究,在城乡空间与交通相互作用理论、城市系统模型与大数据模拟技术、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研究成果支撑了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省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群与都市圈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编制与决策制定。



Pukkala, Timo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何伟

浙江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也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发展要素》的创始编辑。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资源管理、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土地经济、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住房政策、社会与冲突管理;制度经济学、非均衡经济学;国际土地政策与治理。何教授对发展理论、制度和产权感兴趣。在这些领域,他提出了“嵌入式激进主义”的概念和“可信度论”。后者被他的同行称为“鼓舞人心、创新和挑衅性”和“令人信服且高度原创的理论”。Ho 在发展、环境和规划的主要期刊上被广泛引用和发表。



曹世雄

中央民族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历任Ambio、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Scientific World Journal、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生态学报》、《林业经济论评》等刊物编辑和编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Economic Modeling、Time and Societ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ES&T、Earth-Science Reviews、PNAS、Science、Natur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130余篇。



贺灿飞

北京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第13届政协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咨询和建议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11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包括跨国公司、产业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演化经济地理以及城市与区域发展。


丁成日

郑州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马里兰大学城市研究和规划系教授(终身)、城市理性增长国家中心研究员、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96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城市规划系区域规划哲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州A&M大学、马里兰大学任教。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经济学、城市政策、土地政策、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政策和规划分析、城市交通等。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经济、城市政策、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土地科学、房地产税等。



朱介鸣

同济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2018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目前担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香港研究资助局常设审查委员会委员等。多年来专注研究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中的土地产权制度分析。在城市发展制度框架下,探讨模糊土地产权制度转型对土地市场的作用、集体土地产权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集体土地改革的路径依赖、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寻租、“乡乡差别”、基于城市化红利的城乡空间公平理念等等。


龙瀛

清华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别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他是北京城市实验室(Beijing City Lab)创建人与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副主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银行城市专家,SCOPUS收录eSCI国际期刊IRSPSD执行主编,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SSCI)、《城市发展研究》、《国际城市规划》和《上海城市规划》期刊编委,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与数据增强设计研究网络的共同发起人,剑桥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客座教授/研究员。研究领域:区域与城市规划; 定量城市研究; 应用城市模型; 数据增强设计。



吴盖宇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运输与供应链管理教授。他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任教。他擅长港口管理、运输经济、气候变化适应计划、运输基础设施计划和管理、机构和组织变更、全球供应链、绿色物流、废物管理和航海教育的研究。吴教授曾获得了超过5,000万人民币研究经费,其学术成果包括超过220份学术出版物。他的作品极具影响力,例如,最近的一项学术研究表明他是海事交通研究领域的全球五名前列学者之一。他获得了众多享有声望的荣誉,例如美国富布赖特学者计划、澳大利亚奋进研究奖学金、国际海事经济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time Economists (IAME))杰出海事研究青年学者奖(Eagle Prize),以及各种国际运输、物流和供应链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周江评

香港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点副主任、香港大学跨专业交通政策与规划专业硕士点学委会主任,香港大学一带一路实验室数据及算法部主任,香港大学交通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可持续城市与交通、交通社会公平效应、交通政策与规划、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交通部基金、世界银行环境基金、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中国项目国际研究基金、能源基金会项目、德国国际合作处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60多篇,出版《Congestion Pricing with Heterogeneous User Groups》、《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等2本学术专著。



王锐
西交利物浦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研究主管,SIP国际型学科领军人才。王锐是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利物浦分校的UPD教授,也是苏州工业园区国际领先学术人才奖获得者。王教授专门研究高效、可持续和包容性城市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他的研究出现在多个学科领域,并被《大西洋》、《哈佛商业评论》、《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报道。王教授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香港金融管理局、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兰德公司、世界银行以及众多学术会议和机构发表演讲。他是Journal of Urban Affairs、Transport Research Part D、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 Statistics的编委。他还曾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以及世界银行提供咨询。


杨家文

北京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北京大学百人计划,鹏城学者长期特聘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理学学士,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理学硕士,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科学和规划博士,现任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城市与区域交通。目前教授交通规划与政策、规划分析与研讨。



刁弥

同济大学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交通规划和政策、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城市经济学、城市微观模拟。拥有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城市规划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先后任房地产系助理教授和城市与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在研究中,他致力于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城市大数据和新城市分析方法来应对城市所面临的挑战。




“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接下来是基于年度榜单的分析。根据“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原始榜单,一共有来自中国的45位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的学者上榜,详见下表: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这45位上榜学者来自25家不同的单位,单位所在城市分布如下图: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其中8家单位都在北京,上海和南京各有3家单位,郑州、广州、杭州各有2家单位,武汉、厦门、成都、珠海、香港各有1家单位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这25家单位的详细名单如下: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45位上榜者中,20位都在北京,占比高到44.44%;上海有6位;南京有4位;武汉、杭州、广州各有3位;郑州有2位;厦门、成都、珠海、香港均有1位上榜者: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每家单位中的上榜者人数统计如下,中国科学院拥有6名上榜者,人数最多位于第一名;北京大学有4名上榜者,列第二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各位3名

【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以下为“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的45位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的上榜学者的详细介绍(学者介绍信息来自所在单位网页或百度百科,限于篇幅原因,部分介绍文字有删减,更全面的介绍详见单位官网)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二级)、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乡村规划与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与土地工程委员会(IGU-AGLE)主席、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ANSO-APRD)主席,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在城乡转型与乡村地域系统、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地理工程与人地系统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主持国际、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课题等70余项。

龙花楼

中国科学院

城乡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领域专家,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人文地理学),广西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城乡融合发展、乡村重构振兴与土地利用转型等领域研究。


赵鹏军

北京大学

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土空间规划领域)。长期从事交通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研究,在城乡空间与交通相互作用理论、城市系统模型与大数据模拟技术、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研究成果支撑了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省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群与都市圈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编制与决策制定。


魏也华

河南大学

教授,博导,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城市发展、区域规划,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及城市区域发展研究。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SCI论文近50多篇,是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杰出研究奖、AAG区域发展与规划专业委员会杰出研究奖获得者。


李玉恒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2012年留学归国进入地理研究所工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咨询项目等多项活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SSCI索引论文18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获省部级奖励2项。主要从事城乡转型发展与城乡地域系统可持续性, 城乡形态与发展弹性研究。研究重点在于从要素集聚、公共资源配置的角度,揭示不同地域城乡发展的演化过程、形态格局、特征及驱动机制,探析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旨在提升不同地域城乡应对外在扰动(经济波动、资源环境约束、社会变迁)能力的路径与调控模式,从而促进城乡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


杨园园

中国人民大学

2015.07-2022.0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2017.12-2022.09),助理研究员(2015.07-2017.11)2015.10-2021.0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博士后(在职)2022.10-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兼任职务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专长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土地系统模拟与优化配置,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耦合 。


曹世雄

中央民族大学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历任Ambio、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Scientific World Journal、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生态学报》、《林业经济论评》等刊物编辑和编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Economic Modeling、Time and Societ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ES&T、Earth-Science Reviews、PNAS、Science、Natur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130余篇。


龙瀛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别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他是北京城市实验室(Beijing City Lab)创建人与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副主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银行城市专家,SCOPUS收录eSCI国际期刊IRSPSD执行主编,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SSCI)、《城市发展研究》、《国际城市规划》和《上海城市规划》期刊编委,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与数据增强设计研究网络的共同发起人,剑桥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客座教授/研究员。研究领域:区域与城市规划; 定量城市研究; 应用城市模型; 数据增强设计。


Pukkala, Timo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周江评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点副主任、香港大学跨专业交通政策与规划专业硕士点学委会主任,香港大学一带一路实验室数据及算法部主任,香港大学交通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可持续城市与交通、交通社会公平效应、交通政策与规划、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交通部基金、世界银行环境基金、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中国项目国际研究基金、能源基金会项目、德国国际合作处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60多篇,出版《Congestion Pricing with Heterogeneous User Groups》、《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等2本学术专著。


李裕瑞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乡村地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兼)。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类资助、特别资助,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和先导A类项目子课题,以及国家乡村振兴局招标课题等近2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SSCI论文30余篇。


贺灿飞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第13届政协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咨询和建议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11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包括跨国公司、产业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演化经济地理以及城市与区域发展。

姚尧

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大学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访问学者,日本学术振兴会卓越研究员,湖北省“晨光计划”项目支撑科技人才。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大数据专委会高级会员、委员,阿里巴巴集团数据技术与产品部访问学者。兼职于中国航天钱学森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自2016年以来致力于在时空大数据技术和可计算城市科学领域(微观尺度城市模型)开展研究,荣获2020年国际计算机协会(ACM) SIGSPATIAL中国新星奖(每年全球1-2华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2022年、2023年),2022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学家等。


何伟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也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发展要素》的创始编辑。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资源管理、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土地经济、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住房政策、社会与冲突管理;制度经济学、非均衡经济学;国际土地政策与治理。何教授对发展理论、制度和产权感兴趣。在这些领域,他提出了“嵌入式激进主义”的概念和“可信度论”。后者被他的同行称为“鼓舞人心、创新和挑衅性”和“令人信服且高度原创的理论”。Ho 在发展、环境和规划的主要期刊上被广泛引用和发表。


苏世亮

武汉大学

博士,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地理时空建模与可视化,重点关注对人观测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社会系统时空演化智能模拟、高价值社会场景可视化重现等领域。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5篇、高被引论文14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3部、地图集1部;编写国家标准3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先后应用于我国20多个省、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和大型地图集编制,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英国国会、卫报等多个重要政策机构和新闻媒体引用报道。


刘晔

中山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域:城市地理、人口地理、社会地理、健康地理。方向: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健康不平等、城市社区环境对居民福祉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人才流动的机制与影响。国际期刊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SSCI)副主编。应邀作为区域科学年鉴, 应用空间分析与政策, 亚洲地理学家, 城市, 环境与规划 A, 增长与变化, 国际人居署, 住房研究, 调查, 国际健康公平杂志, 种族与移民研究杂志, 交通地理杂志, 城市事务杂志, 土地利用政策, 区域科学论文, 人口与环境, 人口空间与地点, Regional Studies,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Urban Policy and Research,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Urban Studie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2016 -)。


田莉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06/2016-至今),副系主任;建筑学院土地利用与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自然资源部智慧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07/2007-05/2016,2012年任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访问学者(09/2015-04/201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与研究系  研究生,SPURS学者(01/2002,1-012003/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工程师、高级工程师(06/1997-12/2001)。 研究和教学方向: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城乡统筹与半城市化城乡规划与设计。

  

卢娟

南京农业大学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学位,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Transport Policy、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Cities、Habita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ergy、Renewable Energy、《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问题》和《经济科学》等SSCI、SCI和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硕博期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等荣誉。担任Nature子刊Nature Cities、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Nature子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等多个SSCI期刊和SCI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顾朝林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首届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城市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数学模型系统等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陈明星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参编著作10余部,参与完成的国家领导人批示的咨询报告8份。荣获国家基金委优青、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秉维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等奖励。兼任PLOS One、热带地理、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等期刊编委,Nature Sustainability等30余种SCI/SSCI期刊论文审稿人。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模式;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化与全球变化。


岳文泽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主任、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入选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自然资源部首批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土资源部第二批国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第三批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等。还是国内外重要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副主编,《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现代城市研究》、《应用生态学报》、《地域研究与开发》编委等。近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土空间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大数据等。


李迎成

东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与规划、城乡发展与规划、产业空间发展与规划等;近期主要关注城市与区域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城市创新空间等。截至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全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多项。先后主持和参与区域与城乡规划设计项目20多项,在产业空间(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城市与区域战略规划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学术和实践积累。曾获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优秀论文奖、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师教研论文竞赛优秀论文奖、中国区域科学协会青年学者论文竞赛优秀论文奖等奖励。


丁成日

郑州大学

马里兰大学城市研究和规划系教授(终身)、城市理性增长国家中心研究员、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城市规划系区域规划哲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州A&M大学、马里兰大学任教。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经济学、城市政策、土地政策、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政策和规划分析、城市交通等。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经济、城市政策、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土地科学、房地产税等。


刁弥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交通规划和政策、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城市经济学、城市微观模拟。拥有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城市规划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先后任房地产系助理教授和城市与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在研究中,他致力于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城市大数据和新城市分析方法来应对城市所面临的挑战。


李志刚

武汉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空间转型、城市社会地理与城市规划。近10年来,在国内外城市地理、城市研究、城市规划领域发表文章130多篇,其中SSCI/SCI收录30多篇。参与国内外10多部书籍编写,出版中文专著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与国际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主讲城市地理学、城市研究方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揣小伟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工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国土空间利用;(2)碳中和与国土利用;(3)土地利用变化、污染及人体健康耦合作用研究;(4)增汇减碳与污染物减排协同治理研究;(5)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核算。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国际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科技厅专项、省社科重点等项目。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food、Nature sustainability、 EST、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期刊审稿人。


周扬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计划”青年学者A岗。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与粮食安全、土地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经济学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pplied Energy》《Applied Geography》《Land Use Polic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Habita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地理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SCI/SCI论文40余篇,16篇英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中文论文入选2022年“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Grekousis, George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副教授。他曾在希腊和美国学习,自 2008 年以来一直教授 GIS 和空间分析课程。他的跨学科研究重点是空间分析、地理人口统计学和人工智能。具体来说,他将地理建模和机器学习与社会数据相结合,以研究社会和人口景观的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空间规划和决策,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Grekousis 博士获得了知名国际机构的多项资助,他的研究已发表在多本 SSCI 期刊上,包括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PLOS One、Applied Geography。他还撰写了一本书和一本书的章节,并在 20 多个国际科学会议上展示了他的研究。他还担任过以下期刊的审稿人(现任和前任):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 / 计算机、环境和城市系统 / 城市 / 地理与地质学杂志 / 地理科学杂志 / 总体环境科学 / 国际数字地球杂志 / 国际健康地理学杂志。


梁迅

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访问学者,入选湖北省人才计划,入选2023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入选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研究方向为地理时空动态模拟和城市规划技术。提出并开发了一系列广为使用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软件:PLUS,FLUS,MCCA,OS-CA。梁迅博士提出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框架FLUS-UGB已经在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的规划项目中获得了实地应用,多个地区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规程明确建议使用该框架进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梁迅博士近四年在地理模拟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 36 篇(SCI/SSCI 收录 28 篇),其中一作/通讯论文12篇(10篇为JCR 1 区论文,包括热点论文两篇与高被引论文两篇),总被引用次数为4500余次。


谈明洪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研究室副主任;全国自然地理专员委员会副主任;《遥感学报编委》。1994、2001和2004年分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于2004年7月留所工作。2004年参加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的 “Summer Young Scientists”的培训计划;2009年在英国 Kingston 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效应;城市空间扩展;城乡人口迁移。


刘宣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长期关注城乡更新及社会公正。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系统阐述老城区、城郊农村空间重构的机制和影响,提出了城郊农村转型的“伪国有化”、“破碎化”等现象,在Cities,UrbanForrest and Urban Greening, Urban Geography等SSCI一区期刊发表多篇有国际影响的论文,在《城市规划》、《地理研究》、《城市规划学刊》等国内顶级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在规划类研究实践中广泛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被引用50余次。


吴盖宇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运输与供应链管理教授。他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任教。他擅长港口管理、运输经济、气候变化适应计划、运输基础设施计划和管理、机构和组织变更、全球供应链、绿色物流、废物管理和航海教育的研究。吴教授曾获得了超过5,000万人民币研究经费,其学术成果包括超过220份学术出版物。他的作品极具影响力,例如,最近的一项学术研究表明他是海事交通研究领域的全球五名前列学者之一。他获得了众多享有声望的荣誉,例如美国富布赖特学者计划、澳大利亚奋进研究奖学金、国际海事经济学家协会杰出海事研究青年学者奖,以及各种国际运输、物流和供应链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肖扬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建成环境的社会/经济价值评估 社会空间分异  公平城市 社会健康。香港大学高密度健康城市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2013/9 – 至今,《Urban Studies》、《Land  Use Policy》、《Cities》、《Applied Geography》、《Journal of Urban Affair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城市规划学刊》、《南方建筑》等期刊审稿人2013/12 -至今,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014/12 -至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陈杰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领域:城市发展、公共政策、房地产经济、住房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长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嘉华教授。主持在研和完成国家级课题6项(含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已发表国际知名SSCI期刊论文30余篇,国内权威及核心CSSCI期刊论文6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6部,省部级科研获奖10次。现任Urban Studies(SSCI)基金会理事,亚洲不动产学会(AsRES)理事、亚太住房研究网络(APNHR)执委会成员、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GCREC)理事。


叶超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城乡治理(以城市和乡村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地理、文化的跨学科研究)、可持续科学与环境治理、空间生产与城乡规划、地理学思想及其教学。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副主编(SCI刊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和会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和重大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地理学史》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委员会理事、中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问题研究(上海)论坛(CCR)联合发起人。


程龙

东南大学

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交通学院交通工程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综合客运枢纽协同运行、多模式交通出行、交通与土地利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1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SSCI论文70余篇(JCR一区45篇),第一或通讯作者SCI/SSCI论文4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7篇,发表期刊包括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C、D、IEEE Transactions on ITS、Transportation、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等交通运输领域权威期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中文专著2部、英文专著章节4篇,参编国家行业标准规范1部,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交通百科全书》。


袁泉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货运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物流配送,交通可持续发展等。长期致力于利用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方法,探索城市物流与货运交通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入选上海市高层次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委扬帆人才计划。任中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物流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在权威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29篇JCR Q1区论文,3篇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任职Nature旗下npj Sustainable Mobility and Transport期刊副主编。近年来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环境生态局、沃尔沃研究与教育基金会等机构资助的研究项目。研究方向:货运交通系统;城市物流规划;交通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城市交通与公平性;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停车政策。


张薇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国际校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薇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执行主任,丹麦奥胡斯大学荣誉教授。她专注影子教育(校外培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其学术成果对影子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作为UNESCO的政策研究顾问和教育部校外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委员推动校外培训的全球治理。她的学术论文曾获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年度最佳论文奖,最新代表作《Taming the Wild Horse of Shadow Education: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Private Tutoring and Regulatory Responses》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文采纳,是联合国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的核心文献。


张帆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2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曾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感知城市实验室(MIT Senseable City Laboratory)视觉智能组负责人。曾获 Geospatial World 50 Rising Stars、WGDC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学家称号,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面上项目、香港特区政府政策咨询项目。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地理人工智能、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研究、计算机视觉等。发展了城市视觉智能——基于街景影像大数据的城市感知方法体系。


葛陆海(Adam E. Grydehøj)

华南理工大学

国阿伯丁大学博士,丹麦岛屿动力研究中心(Island Dynamics)主任,岛屿研究多学科领域的世界顶尖专家之一。在Political Geography、Urban Studies、Geoforum、Island Studies Journal、Area、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SCI、SCI论文63篇;在Routledge、Palgrave Macmillan、Actor等国际知名出版社出版China and the Pursuit of Harmony in World Politics等专著9部。社会兼职主要包括Island Studies Journal(SSCI期刊)主编,国际岛屿研究核心期刊Shima和 Journal of Marine and Island Cultures编委,国际小岛屿研究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等。研究方向:岛屿文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等。研究领域和学科:岛屿研究、人文地理、城市研究、民俗学和民族学、土著研究。


许刚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副研究员,土地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入选“博新计划”。主要从事土地管理、城市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出了城市人口密度随时间下降的指数模型和城市系统演化模型,关于提升城市用地效率的咨询报告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纳,在《光明网》发表理论文章,研究成果被联合国项目事务署、非洲发展银行采用。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湖北省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5项。


关庆锋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自然资源部国土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中国高校GIS创新人物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序1);担任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候任主席、ACM SIGSPATIAL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模型专业委员会委员。


杨家文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百人计划,鹏城学者长期特聘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理学学士,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理学硕士,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科学和规划博士,现任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城市与区域交通。目前教授交通规划与政策、规划分析与研讨。

吴枢

浙江财经大学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与气候领域的经济和政策问题研究,具体关注碳排放测算、碳排放权交易、区域/政策协同减排机制、能源消费转型、能源政策以及农业生产与要素投入等议题。在国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15篇论文(第一/通讯作者11篇),JCR分区一区10篇,成果主要发表在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Energy等期刊。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邹利林

华侨大学

博士/博士后 教授 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面上与特别资助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题30余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以及国内外多个权威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在《Land Use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地理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4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研究方向:公共环境政策评估、城乡土地利用转型与国土空间治理。


衷心祝贺这些卓越的规划学者们,愿你们的智慧与努力继续引领城市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榜单分析】谁在引领规划潮流?多位规划人上榜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丨城市数据派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