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编 者 按 


为培育实景三维中国多类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实景三维中国应用生态,切实发挥空间地理数据要素保障效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征集。

2024年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了60个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名单,涵盖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决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服务数字文化建设及支撑数字生态文明六个方面。即日起,将刊发这些案例,供广大读者研阅。本期刊发《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项目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北京市密云区复杂山区泥石流沟开展了0.05米高分辨率实景三维模型的快速获取。为地质灾害预防、监测、预警、治理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本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产品创新

试验优化了无人机倾斜航摄影像技术,提升了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了数据成果满足复杂山区地形条件下的数据质量要求。首次完成了北京复杂山区地形条件下,高精度、高分辨率、大面积无人机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及泥石流地质灾害平台的搭建。

创新了地质调查手段、探索了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新模式。项目整合资源优势,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力量,借助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建立了“天-空-地”一体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新模式。以精细化实景三维模型为基础开展遥感解译、指导地质调查,改变了以往地质调查人员全野外人工调查方式,大幅提升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依托实景三维模型的可视化、精细化、直观化等实用特性,有效提升了调查成果的管理、应用及数据共享水平,为我国地质灾害大面积精细化调查工作,提供了技术积累和宝贵经验。

项目结合测绘与地质两大专业优势,综合运用海量数据集成、管理、融合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山区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地质调查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管理。基于实景三维模型集成融合多种数据资源,为国土空间规划、道路选线、灾害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和群策群防效率。

技术创新

本项目综合运用测绘高新技术手段,通过“无人机航摄-三维建模-遥感解译-地质调查-危险性评价-入库管理-统计分析”完整的作业流程,通过实景三维模型实现每条泥石流沟的精细调查与评价,有效解决了传统地质灾害调查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缺点,极大提升了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效率和精细化程度,提高了调查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丰富了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应用创新

为北京市山区泥石流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成灾模式研究、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提供了丰富的高精度实景三维可视化数据资料,为北京市山区突发性泥石流灾害防治管理、治理工程实施提供更加详实的基础资料。成果每年为北京市汛期第一时间提供泥石流隐患点周边准确、精细、详实、直观的现场信息,为政府部门应急提供有力支撑。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市2023重大汛期预警及2018 7.16北京密云暴雨抢险救灾工作,为规划和自然资源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科学精准防治地质灾害,优化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新媒体编辑:陈平、曲冰洁

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