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培育实景三维中国多类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实景三维中国应用生态,切实发挥空间地理数据要素保障效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征集。
2024年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了60个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名单,涵盖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决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服务数字文化建设及支撑数字生态文明六个方面。即日起,将刊发这些案例,供广大读者研阅。本期刊发《实景三维海南赋能国土空间智慧治理》。
实景三维海南建设是海南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是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海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智慧化治理、“智慧海南”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础底座,有力支撑了海南省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数字孪生第一省”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
自2022年启动以来,实景三维海南建设进展顺利,整体进度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前列。一是基本建成覆盖全域的实景三维时空一张图,整合了覆盖海南岛多时期0.5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融合了覆盖18个市县约2000平方公里城市级倾斜模型、部分精细模型和建筑物白模,集成了300多个720全景数据和部分地质体模型。二是建成实景三维海南平台,集成已有数据成果和新建设数据资源,支撑了海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智能化建设,提升了自然资源数据二三维一体化展示与分析能力,实现了自然资源管理由二维向三维转变。三是按照“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建设思路,实景三维海南已在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与开发利用、耕地资源保护监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自然资源监督执法等5大领域相关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促进省域治理向真实、直观、有效的三维空间可视化、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推进。
新要素保障模式,全链条辅助国土空间科学规划。实景三维海南通过汇集地形、地貌、地物等三维模型,直观反映自然地理格局和自然资源状况,支持三维国土空间统一性规划。结合坡度坡向分析、淹没分析等三维分析工具,实现“林地园地上山坡,耕地水田下平原”,辅助“三区三线”划定。在详细规划调整环节,通过模拟规划调整前后方案,自动计算建筑密度、容积率、最大高度等指标,结合视线分析、日照分析等工具辅助调整论证。
新项目服务模式,全周期完善用途管制与开发利用。将实景三维应用场景接入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土地征收、规划许可等环节的审批端,实现三维环境下的在线审批。项目策划生成阶段,以用地性质与面积等二维选址条件为基础,引入日照条件、填挖方、坡度坡向等选址因子;土地供应阶段,以供应地块为对象进行720°全景展示,实现“云端”看地;方案报建与审查阶段,对比分析多个设计方案或不同的调整结果,择优选择。
新“耕保”监督模式,全方位赋能“双非”整治。实景三维海南充分发挥三维实景模型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优势,快速识别永久基本农田“上山下河”问题、快速筛查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坡耕地以及坡度大于25°禁止垦造耕地的区域,以可视化的实景三维模型,展示永久基本农田现状及管理范围,管控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储备区、高标准农田数量及变化状况。
新立体监测模式,全景式呈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过程。实景三维海南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等感知设备和技术,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三维立体监测网。针对矿山修复,通过坡度坡向分析、填挖方分析、淹没分析等三维分析工具,绘制矿区创面与修复面、制作修复情况对比图,并基于三维矿山模型开展土石方量计算、断面分析等应用。
新态势感知模式,全流程助力自然资源监督执法。实景三维海南将实景三维成果作为自然资源执法内业核查的基础时点和数据底图,快速高效排查比对新增土地问题。将视频监测数据与实景三维嵌入、融合与应用,实现“看实景、查现状、观全局”,在态势感知上做到整体宏观和细节场景的协调统一,持续跟踪监测重点监测目标,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实景三维海南赋能国土空间智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