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1
下载次数:478
考虑让行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转向交通优化研究
孙伟 杨晓光
在加强依法让行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让行加剧拥堵”的现象和误解。为解析该现象并给出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法律规范中关于让行的规定,并从微观角度梳理了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各类让行需求。其次,基于让行事件链提出交叉口组织模式、空间渠化、信号控制3个层面的优化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两种手段对优化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表明,信号控制交叉口让行问题改善的关键在于满足让行的时空需求,以及减轻转向机动车驾驶人的观察、决策和行动压力。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让行带来的效率降低、视距不良、机非干扰大等问题,并且可以带来一些边际效益,如交通文明提升、交通管理成本降低等。
TOP2
下载次数:289
《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成果解读
汪光焘
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全体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列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围绕城市交通问题这个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并撰写了《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战略》提出城市交通学是城市科学的组成部分;城市交通问题归属于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范畴,本质是提升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然后,从战略方向、新要求、治理机制、城市基础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与标准等方面论述城市交通发展的新目标。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城市交通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十项行动,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明确了行动方向。
TOP3
下载次数:215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上的致辞
刘作仪
中国城市交通学科体系、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的语境、情境、概念、内涵与外延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呈现出社会技术化、需求多元化、覆盖广泛化、学科交叉化等特征。针对技术、工程领域的研究思维与方法论难以解析城市交通问题成因的困境,迫切需要开展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是多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仅是一本具有理论深度的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实用手册,采用多学科思维、系统论方法研究城市交通,指导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TOP4
下载次数:203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面向2035年展望
张华 雷凌云 刘若云 涂颖菲 陈小鸿
深入剖析中国城市交通基础特征、精准识别存在问题和研判发展趋势是谋划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总结近40年中国城市交通需求特征及变化,出行类型多元化和出行目的细分、通勤距离普遍增长是城镇化进程深入过程中出行特征呈现的两大转变。从道路设施、公共交通系统和交通信息化3个方面回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指出当前城市交通系统存在与城市空间发展不协调、系统自身运行效益下滑、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现实问题。展望2035年,城市交通发展应回归满足人的需求和支持城市高效运行的价值导向,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交通供需模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新发展,促进交通与城市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的深度融合,迈向高质量、高可达和包容、可持续的发展图景。
TOP5
下载次数:193
北京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客流提升措施与效果评估
杨超 胡进宝 尹艺璇 廖唱 刘剑锋
为加强外围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支撑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动市郊铁路的发展。然而,北京市既有运营的几条市郊铁路客运量普遍较低,与预期规模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研究造成市郊铁路客流效益不佳的原因,以北京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为例,研究线路开通初期客流特征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线路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不匹配、竞争力不足、部分车站交通接驳条件较差以及怀柔科学城开发进度及班车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开行方案、延伸线路至市中心城区、完善交通接驳设施、开行定制公交等改善措施。通过对比线路改善前后的客流变化情况,对线路改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改善措施后,线路客运量得到明显提升,通勤客流占比也显著增加。

数据来源:腾云采编系统
采集时间:2024年11月4日
封面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排行榜”栏目更多内容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2024131期
审校 | 耿雪
排版 | 张斯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交通):《城市交通》2024年叁期热文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