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导 读

11月9日,主题为“历史文化街区活态保护与复兴”的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隆重举办。会议以绍兴的历史街区活态保护与城市更新为引,通过实地参观调研、主旨报告、分主题报告与主题研讨结合,参会嘉宾们对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内容来源:城市设计 HCCC


本届年会由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联合主办,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承办,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规划咨询研究院、精工控股集团协办。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伟军,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名城委副主任曹昌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主任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杰,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城市设计学部主任委员丁沃沃等领导专家、历史街区学部城市设计学部委员、文物学会历史文化街区专委会委员、嘉宾及媒体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


丨 开幕致辞 丨

开幕致辞环节由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秘书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飏主持,主持人对年会能够在绍兴盛大举办表示了感谢,对与会嘉宾表示了欢迎。陈伟军、曹昌智、张杰等领导与嘉宾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届年会成功举办的肯定以及对历史文化街区活态保护与复兴的美好愿景。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伟军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陈伟军表示,绍兴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江南水城,地处绍兴湾以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山水秀丽。是一座流芳的、千年风灵越秀的历史名城,为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活态保护与复兴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同时绍兴也是一座澎湃着激情与希望的现代新城,围绕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宜居、宜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绍兴的发展体系,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陈市长强调历史街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要素,是活态传承历史文化的基本单元,也是历史名城当中当代生活与传统的重要连接点。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伟军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名城委副主任曹昌智在致辞中对绍兴在历史文化保护中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曾数次到过这座古城,绍兴历史遥远、人杰地灵,是座有文化、有魅力、有故事的古老城市。时至今日,仍然处处浸透着越文化的古风、古韵,绍兴的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传统风貌和传统的起居生活,即使是新开辟的青藤书屋和徐渭艺术馆,其更新利用也都保持着传统的本真。围绕这次年会的主题“活态”,曹昌智认为,所谓“活态”是一个多元和多样的概念,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彰显历史文化的根脉。并强调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牢固树立根本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尊重历史、把握根脉、传承文明、创新发展。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名城委副主任  曹昌智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主任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杰在致辞中表达对与会嘉宾的感谢,以及领导、专家对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支持。他认为历史街区的活态保护与活化利用离不开城市,今天讲的城市更新、保护要相互融合,也离不开城市。他强调,城科会的历史街区和城市设计两个学部的交流、城科会与文物学会的交流都十分有意义,并预祝本次大会完满成功。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主任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主任委员  张杰


丨 主题报告 丨

分主题1 历史街区的活态保护与复兴

越城区委常委改革办主任、绍兴市名城办党工委副书记陶榕发通过题为《绍兴古城保护利用简介》,介绍了近年来绍兴古城活态保护利用的工作成果,在绍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希望绍兴把历史文化名城这篇文章做好,为名城保护和旧城改造作出有益探索”,坚定不移唱好“双城计”,在保护利用实践中对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坚持守正创新,重塑城市文脉,推进古城的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越城区委常委改革办主任、绍兴市名城办党工委副书记  陶榕发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委员会委员何依以《田野十年:传统聚落的在地性研究》为主题,分享从2010年到2020年长期扎根宁波地区传统聚落获得的一套团队经验,从聚落的“人地关系”、“社会关系”、“时空关系”等特征着手,从一个小的单元发现,逐渐扩大到城乡文化遗产的认知,通过内在活态要素解读,掌握历史聚落在社群、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内在结构规律,把对历史聚落的解读从传统的空间层次深入到更深层次的内在活态结构。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二级教授、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委员会委员  何依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的《向城市学习——面向城市更新的城市设计》以福建晋江五店市和北京三里屯、亮马河两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展现从遗产保护的视角和详细规划的视角两个不同的思路出发,在时代发展飞速变化中,基于变革的探讨在活态演进过程中如何通过要素控制以及生活场景塑造开展城市设计方法的探索。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   袁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分会主任委员阳建强对三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点评,认为三个报告都非常精彩,从不同的层面回应本次会议主题“历史文化街区的活态保护与复兴”,且十分契合我国在当今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面临的如何保护好、传承好我们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保持城市的活力、延续城市生活的问题与挑战,这三个报告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角度对于如何理解“活态”也做出了非常好的诠释。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分会主任委员  阳建强


分主题2 走向活态与可持续的历史文化街区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黄滋报告题目为《保护·阐释·创新·传播–历史城区场景的遗址保护利用》。通过多个国家考古公园、遗址公园、遗址保护与展示的优秀案例,展示以文物和考古的专业视角,如何理解活态以及如何开展历史城区内遗址的活态保护利用工作,并提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设计原则,深度挖掘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面向新生代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文化的“活态”保护传承。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黄滋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沈佶以《时间发现、空间理解:天津市劝业场地区城市更新探索》为题,通过对天津市劝业场地区的深入研究,明晰片区的活态基因,探索在保护历史街区文化的同时如何兼顾民生改善的需求,以及如何有效的解决历史街区活态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复杂且多元的问题。通过空间重构、创新机制、多元更新等更新策略,激发地区的内生动力,实现街区的活态保护与复兴。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沈佶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冯斐菲的报告题目为《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在历史街区的实践与成效》,报告分享了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实践,并详细地介绍了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发展历程、工作机制,以及在北京东西城历史街区中责任规划师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成效等十分宝贵的优秀经验。通过北京的经验,反映出历史街区的活态保护与复兴不仅需要精品项目的打造,对于深入基层深入社区的常态化制度保障也十分重要。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冯斐菲


宁波市海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欢以《历史融入生活、商业融入古迹——宁波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为题,对宁波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践工作展开介绍,从开发者的角度展示对于历史文化街的保护以及活态复兴的理解,以及从运营角度开展运营前置、集团统筹、设计运营交叉推进等探索历史街区活态保护与复兴的新模式。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宁波市海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城市设计学部副主任委员刘恩芳对四位嘉宾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四个报告从考古与文物保护、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与社区治理、保护更新与开发运营等多个角度来阐释今天大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活态保护与利用要走可持续的道路,要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营相融合,才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城市设计学部副主任委员  刘恩芳


分主题3 历史聚落遗产保护复兴经验交流

分主题报告3由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城市设计学部秘书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唐莲主持,参与汇报的各位嘉宾通过对绍兴、福州、重庆、杭州等不同地区的优秀案例介绍,开展对于历史聚落遗产保护复兴经验的交流。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规划咨询研究院院长陈扬以《绍兴仓桥直街活态保护和重生》为题,对绍兴仓桥直街的活态保护工作。通过对街区中留人、留形、留神韵,形成整体系统的活态保护,在活化利用上注重历史街区的文旅融合与城市共生的创新探索,在绍兴的仓桥直街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规划咨询研究院院长  陈扬


四川美术学院建环学院院长/教授黄耘的报告题目为《穿越时空的纽带——长江上游线性文化遗产价值的新认识》,以长江上游线性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发展脉络与空间地理及基础设施网络格局的交叉研究,构建保护的新视野,从商贸组织、自流灌溉系统、流域伴生格局和三线建设战略四个不同的角度,对网络格局中的文化价值重新审视和认知,并以重庆的两个实践案例提出通过“重塑历史事件的文化舒适物”的设计策略,唤醒对于文化价值的感知,进而提出历史街区与历史名城活态保护与更新设计的新思路。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四川美术学院建环学院院长/教授  黄耘


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樊的《保护与创新-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的报告,详细地梳理了近几十年福州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历程。从大格局保护的尝试、街区保护利用的探索和点状遗产保护传承的创新三个方面,介绍福州在近几十年来在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地段活态保护与复兴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效。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樊


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主任房友强在《大运河活态遗产点——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报告中,介绍了作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段11个遗产点段中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活态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以“保护工业遗存,活态传承非遗”、“推进文旅融合,营造差异体验”、“创新回迁政策,留住人间烟火”、“创新体制机制,提供坚实保障”四个大的策略实现了“保护本体、传承价值、活态利用”的目标。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主任  房友强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何兵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四位嘉宾的发言。第一、历史街区的活态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多的强调在地性,更多的从本地居民出发,进而使得地域文化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第二、聚焦到绍兴范例,可以切实的看到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利用从本地居民出发所取得的成效;第三、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与活化,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可以看到基于不同的先天禀赋,地域文化、发展阶段和实施路径的呈现,都是中华文化的多元样本,应呈现各美其美的远景,以城市设计作为活态保护与复兴的基本方法,期待未来有更多年轻人的认同和互动,更多产业内生动力的孵化和新的创新模式探索。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何兵


丨 主题研讨 丨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第一场主题研讨由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秘书长张飏主持,以“历史街区的活态基因与复兴未来”为主题展开谈论。绍兴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筱芳、长三角(嘉兴)城乡建设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徐苏宁、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副教授黄印武等4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嘉宾们从“历史街区的活态基因与复兴未来”出发,从活态的内在价值、发展脉络和未来工作的方向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嘉宾们一致认为,历史街区的活态保护与复兴,政府要耐下心,对于基础设施、整体风貌要加强管控,但对于空间、业态的发展都要尊重市场的选择,支持街区的多元发展。加强多专业合作,在保护与利用中注重在地性。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第二场主题研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陈泳主持,以“历史街区与文物保护的融合发展创新”为主题展开谈论。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分院院长张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宋聚生、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顾问总规划师万钧、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余压芳等4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嘉宾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融合发展创新”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嘉宾们一致认为,不论是文物保护还是历史街区,都要以人为本,用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看待历史街区与文物的活态保护与利用。


丨 会议总结 丨

在年会总结环节,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城市设计学部主任委员丁沃沃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有高度,还有深度。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城市设计学部主任委员  丁沃沃


首先,报告内容有高度,体现在各位嘉宾的报告中。第一,多位嘉宾提到健全活态保护的制度建设,比如绍兴多层次的制度保障、北京责任规划师的优秀经验等,历史文化名城的活态保护需要健全的制度保障。第二,“活态”保护被多次讨论,活态以价值为先导,比如考古与遗产的阐释是为了未来后人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北京的案例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是活化、活化的对象、目标以及活化所涵盖的多个方面;还有从商业运营的角度的活化案例,都展现了实现活态的不同维度。第三,虽然大会展现的绍兴、福州、杭州、天津等各地案例各不相同,但每一个案例都可以看到对于基底研究的重视,同时展现了在实践之后开展自我评估,形成闭环的重要性。第四,高校嘉宾所讨论的主题、开展的研究超过了物质对象,深入物质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展现了新的认知格局和学科的生命力。


其次,主题研讨有深度。第一,关于活态基因的研讨,从绍兴经验、到浙江经验、再到设计方法的脉络展开,通过对如何认识历史资源,如何利用和活化历史资源、以及何时利用历史资源的研讨,体现了对应到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管理部门、专家学者和开发运营团队不断展开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二,关于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的研讨,通过不同的专业视角,专家呈现了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展现了“融合发展创新”的难度,正因为有难度,才能挖得深,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创新。


本次会议为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城市管理者和运营团队提供了一个广泛、深入的交流平台,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历史街区的活态基因、文化价值认知方法、可持续的保护利用以及历史街区融合创新路径等,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活态保护与复兴工作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方面都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


最后,大会主持人张飏秘书长代表历史街区学部、城市设计学部和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向会议的承办方和协办方表示衷心感谢,对全体服务于会议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对参会的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并祝贺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撰稿 | 姜滢 张飏 唐莲 马榕

     校审 | 张飏 唐莲

     编辑 | 马榕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街区学部与城市设计学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委会2024联合学术年会在绍兴召开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