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社区花园作为城市更新系统的最小空间单元,凭借其低门槛、高参与度的特性,成为了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社区花园共建项目,不仅能优化城市空间资源,还能增强居民对于城市更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城市更新建设中,公众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参与度较低,有效决策机制缺失,导致公众诉求难以得到表达,容易激起矛盾冲突。为应对上述挑战,“共享心智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被引入到社区花园共建项目中。

作为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共享心智模型”能促使成员对团队作业形成一致的理解与预期,进而协调各自行为,以适应团队整体及其他成员的需求[1]。在社区花园共建项目中,共享心智模型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效率,还能为公众提供有效的建设诉求表达路径,从而增强项目的社会认可度与可持续性。



1

共享心智模型在社区花园共建中的应用


心智模型,自1986年提出以来[2],已广泛应用于决策制定、团队协作等多个领域。基于团队需求,共享心智模型得以发展[3],成为促进多主体协同合作的重要工具。

在社区花园共建项目中,识别并优化影响共享心智模型形成的因素,对于提升团队协作效率至关重要。具体而言,这包括:创造开放包容的共建环境、构建良性互动的组织结构、打造多元适应的团队建设、挖掘增效互补的个体响应等。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共建社区花园共享心智模型构建框架

图源:自绘



2

创造开放包容的共建环境


合理设定共建目标是社区花园共建项目的首要任务,这一目标应充分考虑政府、居委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等多方利益诉求,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例如,在朝阳垡头翠城福园社区“翠福园”项目中,就围绕居民关注的宠物活动及场地积水问题,设定了具体的营建目标。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翠福园”花园共建活动现场

图源:盖娅设计


同时,为了简化居民工作负荷,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社区花园共建项目需要开展通俗易懂的技术培训与引导工作。永定路街道社区花园共建项目通过分割工作任务,让居民参与较易掌握的种植设计工作,从而增强了居民对营建工作的信心与热情。

营造开放包容的共建氛围,是提升社区花园共建项目成功率的关键。这包括缩短工作时间、设置短期多次的工作环节、分组推进以及鼓励差错沟通等方式。例如,海淀中关村白塔庵社区花园共建项目通过多次开展工作坊共谈、场地踏勘、分组设计讨论等环节,引导和鼓励社区居民表达与分享设计想法,拓宽了参与居民的创新设计思路,增强了项目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白塔庵社区居民现场踏勘

图源:盖娅设计



3

构建良性互动的组织结构


北京社区花园共建项目组织赋权边界清晰,组织统筹方包括各级政府机构、房产企业、NGO组织、NPO组织以及各类基金会等。部分社区花园的组织统筹方是单一参与主体,同时承担组织统筹和资助工作,另一部分社区花园的组织统筹方由多个主体共同组成,各自分担组织统筹和资助工作。这些组织在项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互动机制形成合力,保障项目的良好运行,需要建立约束管理、合作共赢、共治共享三大机制,这些机制的实施,有助于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促进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从而推动社区花园共建项目的持续发展。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社区花园团队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图源:自绘



4

打造多元适应的团队建设


为确保团队有效运作,需整合团队成员的不同知识,采用稳定可靠的组建方式以便集体决策。例如,2017年海淀中关村“育园”项目,居民分组调研并参与设计讨论,每组含社区工作者、设计师及居民,各司其职,通过共识会议形成统一方案。此方式既促进科学决策,又提高沟通效率。

构建于信任之上的沟通模式,将信任视为团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其核心在于促进团队成员间的关键信息共享,并清晰界定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2018年海淀中关村白塔庵社区花园建设项目为例,居民、社区管理者与设计师在设计研讨会上深入交流,了解居民需求,确立团队共同目标。同时,设计师为居民提供营建技能培训,明确实施步骤。通过实地调研、方案设计的多次深入沟通,团队成员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这种信任基础在后续的社区花园维护与使用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冲突与矛盾。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社区花园团队建设模式

图源:自绘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中关村科育社区居民参与设计

图源:盖娅设计



5

挖掘增效互补的个体响应


团队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和行为指导有助于团队深入理解问题本质,形成统一认识,并促进团队学习。在社区花园共建项目中,共享心智模型的一致性尤为重要。尽管居民、社区、政府、设计单位和社会组织在背景、价值观和工作方式上存在差异,但通过设定共同目标并在信息沟通中激发成员活力,可以增强个体心智模型与共享心智模型的一致性。

社区花园的组织统筹方需具备高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营造工作的协同能力。

根据组织发起方式和资金来源,北京社区花园项目可分为政府组织项目、企业组织项目社会组织发起项目等类型,其中,政府组织项目占据多数。在共建共治过程中,居民作为受益者与参与者提出诉求,居委会作为桥梁向下传导和向上反馈,共建单位和社会组织则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共享。以2020年西城区三里河一区社区花园为例,该项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牵头,社区居委会支持发起,体现了多方协同的运作方式。

在社区花园共建过程中,实效执行能力是关键。基于居民的需求和建议,设计团队引导居民进行现场调研,并提供营造方法和流程的讲解与培训。

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多次开展共建营造工坊,多方合力对绿化空间进行实际改造和提升。这种基于居民需求、多方协同、实地操作的执行方式,确保了社区花园共建项目的成功实施。

社区花园共建项目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实践之一,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深化共享心智模型的应用,设定共建目标、简化居民工作负荷、营造开放包容的共建氛围、构建良性互动的组织结构、打造多元适应的团队建设以及挖掘增效互补的个体响应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社区花园共建项目的实施与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注释:

[1] 白新文,王二平.共享心智模型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4,(05):791-799.

[2] Rouse W B, Morris N M. On looking into the black box: Prospects and limits in the search for mental model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6, 100: 349~363

[3] Cannon-Bowers J A, Salas E. Shared mental models in expert team decision making. In: Castellan N J Jr. (Eds.).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 Making: Current Issues, Hillsdale, NJ: Erlbaum, 1993: 221~246



供稿|北京分院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文图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走,去麦村!与小小规划师画一张最美田园乡村图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广州开发区西区变电站设计竞赛圆满收官|黄埔社区设计师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紧握奋进之笔,画好“四张图”,当好服务民生的设计师|社区设计师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北京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社区设计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