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学细悟笃行,以时空信息赋能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进行的深邃思考、作出的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是持续推进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一、聚焦建设数字生态文明,在“高能级科创平台发展路径”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我们要把实景三维、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主体的时空信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顶层设计。锚定“打造世界一流的开放型、枢纽型时空信息科技创新与智能应用中心”目标,明确“时空感知、时空连接、时空计算、时空赋能、时空安全”五大主攻方向,凝练形成智能化测绘、时空计算平台、遥感智能解译、实景三维经济、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六大任务布局。
优化科研布局。围绕时空信息智慧赋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主线,遵循国际一流、跨界融合、特色鲜明、支撑产业的原则,成立智能化测绘研究院、实景三维经济研究院,提供高质量时空信息,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地理信息成果转化应用,打造数字生态文明等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二、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坚持以产业为载体,着力打造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新场景,开辟发展新领域、塑造发展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
构建数字治理模型。聚焦数字化空间治理,研发行业首个百亿参数规模的多模态地理空间大模型 V1.0(莫干·玄衍),首创地理空间大模型+时空专业技能库为核心的地理空间智能技术体系,研制以大模型+时空专业技能库为核心驱动的地理空间遥感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精准感知、智能分析和高效决策。
开辟经济发展赛道。发挥实景三维数据与技术的作用,打造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生活、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文明等赋能解决方案,推动实景三维与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打造实景三维文旅融合新应用。结合“低空+物流”“低空+公共服务”“低空+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开展低空三维导航数据模型的标准研究,建立良性可持续的时空信息应用生态,将低空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三、聚焦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开放创新生态建设先行先试”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不断增强制度性权利,实现义务和权利的平衡,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设立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提供全球地理信息公共产品,为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提供测绘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持续聚焦全球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围绕知识协作、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地理信息新标准和新方法,建立国际认可的相关技术体系和框架,成为国际地理信息高端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推动立项 ISO 19124-4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 Lidar遥感数据定标与真实性检验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相关技术产品的国际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大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走出去”,深化时空信息赋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谋划在地理信息获取整合、时空型监测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合作项目。深度参与相关国际组织活动,树立专业、开放、合作的良好形象,拓宽国际合作网络。

四、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在“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要着力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立足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运行机制,构建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科研组织机制,推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的科研管理机制,构建产学研融合、协同共建的创新机制,建立多层次梯队建设和人才引培机制,推行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培育机制。
破除人才瓶颈制约。树立“人在哪里不重要,是哪里人也不重要,有实质贡献才重要”的用人导向,采取全聘、双聘、柔性引进、选派、借调等方式灵活引进人才,探索支持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团队跟随人才流动,大力推进平台聚人、项目育人、以才引才,积极打造人才集聚地。设计三级人才团队培育体系,构建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部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骨干为核心的三级人才培育体系。
自然资源部党组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王中建、王希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中共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委员会:深学细悟笃行,以时空信息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