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向往唐风古韵
不妨去山西忻州五台县走一遭
那里的群山之中隐匿着一座古寺
它静静伫立千年
一砖一瓦、一梁一柱
都展现着大唐的绝代风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
《传世古建》第五期
《大唐之美——佛光寺》
和您一起探寻跨越千年的大唐之美
梁思成、林徽因找到的国之瑰宝有多美!
佛光寺东大殿
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
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
面阔约34米,进深约17.6米
宏伟的庑殿顶,硕大的斗拱
深远的出檐,疏朗的木柱
完美地诠释着大唐的气韵
斗拱采用最高等级七铺作
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历史中记载的最高等级斗拱是八铺作
为什么七铺作也被称为最高等级?
来《传世古建》一起寻找答案!
走进东大殿,宛如步入艺术的殿堂
34尊唐代彩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唐代壁画色彩历经千年仍鲜艳夺目
线条简劲朴厚
梁上唐代墨书题记,字迹工整大气
记录着当年倡建者的信息
它与寺外经幢上的刻字相互印证
成为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行人
破解东大殿建造年代之谜的关键线索
想知道更多东大殿的秘密?
锁定《传世古建》带你深度探秘!
1937年7月
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行人
为了考察东大殿
曾钻进大殿屋顶的草栿内部
梁思成曾以文字记录当时的情况
“我们早晚攀登工作
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
这份执着终于有了回报
他们借着手电筒的微弱光线
发现了一个只在古代文字记录里出现过的
唐代建筑标志性构件——叉手
那一刻梁思成激动得说不出话
走遍中国15省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唐代木构建筑
20世纪初,日本学者曾断言
中国已无唐代木构建筑
若想领略唐代木构建筑的风采
只能去日本
为了驳斥这一言论
更是为了构建中国自己的古建研究体系
梁思成、林徽因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
踏上了艰苦卓绝的古建勘察之路
他们的足迹遍布
中国15个省、137个县市
考察测绘了1823座古建筑
为中国古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史料
1937年,在山西忻州五台县的深山中
他们终于邂逅了佛光寺东大殿
这座沉睡千年的唐代瑰宝
如今,佛光寺依然屹立在山西大地
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它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
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
更是中华文脉赓续不断的见证
本周日22:00
锁定CCTV4
随《传世古建》一同走进佛光寺
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聆听历史回响,感受大唐风华
来源:CCTV4《传世古建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清源-佛光寺东大殿合集
图文:
【独家报道】圣寿万年——佛光寺东大殿建成1160年纪念暨保护研讨会
【本期主题】 数据精度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推进|保护理论与实践
【学术分享】南禅寺大殿重建背景、材分营造制度分析及建筑像设空间布局研究
【学术分享】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学术成果转化——以佛光寺东大殿为例
直播回放 | 中国国家地理公众科学:大唐佛光——千年后的相遇(上集)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推荐|文化中国行《传世古建》感受跨越千年的大唐之美——佛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