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十二届市委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进构建“四个人人”城市治理共同体,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工作。

本次评选包括“温馨家园、睦邻驿站、惠民设施、活力空间、漫享步道、烟火集市、双创场所、人文艺术、美丽乡村、治理创新”10个赛道,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卓越创新奖10项、优秀创意奖与优秀治理奖23项、美好创作奖34项、入围奖51项;通过网络公开投票,选出市民最喜爱的37个案例本次优秀案例评选,是对上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参与生活圈行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建设运营者的鼓励和肯定,为未来更好推进行动提供了“金点子”、好策略。




温馨家园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温馨家园赛道获奖名单


松江区西部科技园柚米社区


奖项: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松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组织者:上海瓴谦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
设计者: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瓴谦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柚米社区地处经开区西部园区与松江大学城交界地带,与重点企业和单位比邻,共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机遇。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2252套房源的体量,是目前松江区最具规模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社区提供包括一室户、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等多达五大类十余种户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租赁房源错配的情况,还依托大数据,模拟了135种生活场景,力求让空间的每一个尺度都恰到好处、每一处细节都服务于人。同时利用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健身中心、大会客厅、自习室三个独立的生活配套,并坚持“内外融合”的理念,让活动氛围充分外溢,激活和引导更多个体使用公共空间。在环境布局上,采用围廊式设计,七座建筑楼群环绕而立,大大提升了不同楼之间人员交往的便利性。社区投入使用后,有效促进了区域的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

杨浦区幸福村“绿色社区”创建项目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大桥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市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大桥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幸福村“绿色社区”创建项目是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中对旧住房更新改造为绿色社区的首批试点项目,涉及周家嘴路3338弄小区、幸福村小区、明丰苑小区三个住宅小区,共计24幢房屋、76个门洞、建筑面积82964平方米,惠及居民1619户。项目以构建“安全、低碳、健康、共治”的新型绿色社区为目标,社区更新改造手段包括修缮住宅单体屋面、屋面平改坡、外立面修缮翻新、公共楼道提升、修缮雨污水管等。在旧住房更新改造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平台和APP等智能化管理系统,使用多种节能、绿色新技术,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打造智能、宜居的绿色生态新社区。

徐汇区康健路341弄7-8号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徐汇区康健新村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徐汇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康健新村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为解决徐汇区康健路341弄房屋年久失修、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其被列为2023年“两旧一村”改造重点项目,并于2024年完成竣工和居民回搬。项目亮点一是首次实现系统公房产权移交改造,解决改造主体和改造资金问题,为我市城市更新领域第一例,为后续系统公房改造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借鉴。二是首次实现同一宗地上部分房屋拆除重建,厘清公房用地问题。改造后每户居民确保居住面积不减少,并增加套内独立厨卫和阳台,注重环保节能和适老化设计,居住舒适度得到极大提升,为同类改造项目土地问题探索了可行性路径。




睦邻驿站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睦邻驿站赛道获奖名单


普陀区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


奖项名称: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
组织者: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组织部、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者: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长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为半马苏河驿站系列的其中一座,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位于苏州河沿线腹地最大的长风公园站游船码头旁,由5幢翻新的石库门风格建筑组成。围绕水岸周边楼宇白领青年、游客市民的“康、享、乐、活”等需求,提供党建引领、学习、乐活、文化、艺术、美食、阅读、休闲等21项功能;并与蜻蜓FM共同设立普陀区线下首个亲子书屋,打造“一江一河”儿童友好空间;发挥扎根普陀的中华老字号“英雄钢笔”品牌优势,打造首家文创精品店,真正实现居民休闲有去处、群众办事有渠道、企业洽谈有空间、人才交流有场景、书记实训有平台。中心自2023年11月23日建成开放以来,来访日均人流量达1千余人次,累计服务接待3.8万余人次,成为普陀践行“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宗旨的最佳注脚。

长宁区古北美好生活党群服务站及周边绿地景观提升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长宁区虹桥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虹桥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虹桥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设计考虑周边环境特征,利用雨篷形成挑檐空间,创造了一处与周围绿地融合的开敞区域。通过打开建筑在地下一层和一层的界面,营造一座开放的“社区生活展示馆”,也重点塑造了临街入口。对于建筑内部空间进行重新布置改造,在满足公共功能的需求的基础上,增强公共性,打造一个亲民活力的“社区聚会厅”。党群服务站功能设置上体现开放、共享与协作,涵盖共享创益室、杏运咖啡吧、融情会客厅、舞艺新空间和融合功能厅5大功能,营造舒适的活动区域,定期举办各类社会美育课程、创意分享会、公益工作坊和讲座等,让市民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杨浦区辽源党群服务中心(江浦人民坊)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江浦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江浦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运营者:上海青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尚体乐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贝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为改善辽源片区服务设施缺口大、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江浦人民坊由原上海永久自行车厂地块拆除重建,服务约4万居民,接近一半的街道人口。采取链接周边、链接需求、链接记忆的三“链”策略,构建人民坊内外连续的L型家园服务空间体系。从室内到室外,一楼的琴键广场和大阶梯座椅可以举办社区观影和集市活动,二楼露台设置永久为民展,留续永久记忆,此外还嵌入有百姓会客厅、图书馆、儿童友好活动空间、日托中心、健身房等多项功能区。从坊内到坊外,营造永久记忆小花园、琴键小广场等街景节点。以此传承场地记忆,打造一座可感知、有温度和显厚度的“江浦样板”人民坊。




惠民设施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惠民设施赛道获奖名单


普陀区真如星愿·慈善超市


奖项名称: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普陀区真如镇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真如镇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者: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
运营者: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由自闭症青年担任店员的真如心愿·慈善超市主要服务低收入家庭及特殊关照人群,同时兼顾 “一老一小”及新就业群体需求,依托“慈善+社治”理念,让爱能以慈善超市为平台流动传递。配置多元功能,满足差异化需求,超市内设有红十字会咨询点、未爱小屋、社区书房、公益咖啡角、新就业群体休憩站、爱心物资陈列区等功能,满足社区不同群体需求。此外超市还多次举办慈善义卖、公益讲座等活动,广受周边居民好评。丰富供货来源,促进慈善发展,商品来自社会捐赠物品、与乡村振兴村点合作的直供农产品以及居民闲置二手物品,充分体现社区互助精神,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创建“爱豆”机制,促进爱心传递,建立特色爱心积分系统,通过助困信息认证、志愿服务、公益捐赠等方式在“真如星愿”小程序获取“爱豆”,用于兑换慈善超市商品、家庭教育指导等公益服务或者转赠给需要帮助的其他用户。

徐汇区斜土社区市民健身中心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徐汇区斜土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斜土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徐汇区体育局
设计者:上海秋元华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希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日晖跃动”由市民健身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动感活力社、轻盈修身室、共享休憩间、儿童友好活动空间等组成。基于“体育+”理念,提供融合医疗、康养、教学、文化、科技、公益的多元服务,月均服务人次约1.14万。与社区卫生中心合作开展医疗咨询,打造“一体化”健康生活驿站;适老化健身器材配合健康指导,提供“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补齐学校场馆不足短板、开设公益课程,促进“一连串”体育资源互补;陈列展示本地体育文化资源,提升“一揽子”体育文化氛围;推出模拟F1赛车、AI步道等科技体验项目,创新“一系列”健身智慧服务;联通周边社区、企事业,开展志愿活动,凝聚“一股绳”公益惠民行动。

嘉定区江桥镇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嘉定区江桥镇
组织者:上海市嘉定区发展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妇女联合会、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人民政府
运营者: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妇女联合会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江桥镇于2020年成功创建上海市首批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目前全镇100多处儿童友好设施对6个居住生活圈全覆盖,58个村居可享最后一公里嵌入式儿童服务,累计举办特色活动200余个,受到多家媒体报道。

创造全龄段亮点空间,面向不同年龄儿童提供宝宝屋、分龄阅读、科普公园等多样化服务;创新多渠道社会参与,依托“联育北虹”行动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共建,提供定制化儿童体验服务;创建活力特色品牌,举办“小脚丫”儿童议事会、“智慧·科普营”“大咖的平方”儿童戏剧营等活动;成立北虹桥儿童友好大联盟,多部门从“童声、童行、童趣、童言、童创、童心”等维度协同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活力空间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活力空间赛道获奖名单


虹口区和平公园改建项目及和平书院


奖项名称: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虹口区嘉兴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虹口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虹口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
设计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上海大隐书局有限公司、海德联创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虹口城发公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上海大隐书局有限公司、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嘉兴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和平公园改造围绕无界、换新、互动三大设计理念,打造了和平新八景及12项“公园+”功能,包括+自然教育课堂、+全龄段健身、+动物记忆、+萌宠狗乐园、+韧性城市、+智慧跑道、+海绵城市、+互动式儿童乐园、+智慧公园、+园艺市集、+生境花园、+生态科普),改建后成为24小时全方位开放的公园。

和平书院是文化和绿化相融合、阅读和行走皆相宜、生态和生活均可享的公共文化空间,是上海首个24小时城市公园图书馆,也是上海首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进行日常管理运营的区级公共图书馆。自2024年4月23日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市民者超130万人次,实现图书借还40万余册次;开展各类公益性公共文化活动100余场。获评长三角人文经济优秀案例、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实验室等荣誉,被央媒、市媒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徐汇区中城绿谷项目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徐汇区漕河泾街道
组织者:上海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设计者:深圳小大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季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万九绿合置业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徐汇中城绿谷紧邻上海南站,与多条地铁线路无缝连接,是以交通主导开发(TOD)和公园生活主导(Park)双重引力的POD(PARKxTOD)都市公园。公园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量了原有场地的各种限制条件,从地铁盾构荷载的置换计算,到原有乔木的保留与移植,再到与周边社区的重新连接,都体现了对社区环境的尊重与关爱,为喧嚣的城市提供了一片难得的万物友好的城市森林。公园链接了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从亲子乐园、自然课堂,到运动生活与骑行畅游,为全龄段的市民提供了充满活力的绿色空间,为区域微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浦东新区沪东实验:以渐进式系列更新编织社区公共空间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沪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VIA维亚景观(上海维亚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孙轶家
运营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沪东新村街道博三居民区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沪东实验是街道与设计团队历时3年在“博兴路-柳埠路”沿线开展的渐进式系列更新实验,包含向东暖亭、博兴路游廊、博三树屋、博三折门、博一折门、博一花房、博一橘园、博兴路望台、柳埠路游廊等9个小微空间的更新。沪东实验更新系列关注封闭界面的有效打开、社区公益职能与公共服务内容的植入、相邻空间关系的梳理。在各点位的建筑、景观、小品、标识等公共空间要素设计上,将温暖、生动的公共生活与新旧风貌进行有机的编织与连结,织补完善社区日常生活图景。沪东实验为社区沿街界面的有机更新探索出一条自下而上的实践方法和路径,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居民参与方式,达成社区更新的共建、共治、共享,是一次有机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实验。




漫享步道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漫享步道赛道获奖名单


普陀区苏河之冠·长寿湾多彩岸线


奖项名称: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普陀区长寿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卉一建筑规划有限公司
设计者: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普陀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长寿路街道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苏河之冠滨河慢行网络长9199米,景色优美、文化厚重、活力迸发。街道以“人民城市”为理念打造苏河之冠滨河慢行网络,还河于民、还岸于民、还绿于民。慢行网络整体设计保留上海人心中对苏州河的城市记忆、传承赤色沪西和民族工业的文化内涵,打造颜值高、能行走、可阅读、会享受的滨水风光带和休闲集聚网。项目以“通”、“改”、“补”、“增”、“特”为策略。“通”-打通道路,全面贯通苏河两岸;“改”-修补路面破损,修缮破损服务设施;“补”-补齐照明以及配套服务;“增”-增加景观家具以及标识指示系统;“特”-丰植多样性特色。沿线覆盖11万平方米绿化,设置六个苏河驿站,串联十多处红色教育基地和文保点。苏河之冠慢行网络开放以来,每年累计吸引游客超百万,晋升为都市生活、旅游、休憩、打卡的绝佳去处。

上海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多维绿道(华泾公园首开段)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徐汇区华泾镇
组织者:上海市徐汇区绿化与市容管理局
设计者:上海水石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徐汇区绿化与市容管理局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多维绿道以“贯通·链接·缝合”为设计目标,以“创建联系、多元共生、融入自然及打造地标”为设计策略,连接城市公园、商业、公共交通与社区,形成多维立体、多元共生的城市绿道体系。多维绿道有效地激活城市,贯通原有被道路、河流隔断的公园体系,弥补原有公园地面交通的不足,将整个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形成连通的绿带系统。设计方面,绿道充分利用场地原生植物基底,创造了一条消隐在林间的景观步道体系,解决公园游览路径单一、体验感不足的问题,链接场地内儿童活动场地、水系、海绵生态绿地等各板块,并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观景游览视角,深受游客喜爱。

宝山区滨江休闲骑行道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宝山区友谊路街道
组织者:宝山区滨江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设计者:上海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宝山区滨江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宝山滨江休闲骑行道总长6公里,为上海独一无二的长江休闲骑行岸线。骑行道不仅串联了滨江带的各个节点,还通过精心的设计和造景,实现岸线景观的完美融合,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休闲骑行体验。骑行道沿途设置了多处休憩站点和观景平台,让人们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也能随时驻足休息,欣赏滨江美景。在骑行道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为确保路面的平整与安全性,在整个路面上根据距离规律地设置了功能分区标识,划分出慢行道、跑步道和骑行道,结合IP“阿宝”的图案设计,提升了骑行者或慢跑者的体验感和安全性。






烟火集市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烟火集市赛道获奖名单


普陀区新生活新腔调·昔步统益里


奖项: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普陀区长寿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卉一建筑规划有限公司
设计者:上海尊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由传统民居里弄改造而来,项目包含四幢建筑及地下两层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5万㎡,通过潮玩生活地标+复合创意办公+邻里生活枢纽的新兴业态模式,融合多元功能,打造集社区生活、文化艺术、餐饮娱乐、特色零售等于一体的精品海派街区。街区以历时百年的“老砖”作为象征,保留并传承上海石库门建筑的平面肌理与历史风貌,充分挖掘传统里弄的文化价值,传承历史记忆,塑造别具一格的“新生活、新腔调”。坚持深入社区、服务居民、吸引青年的定位,成为邻里休闲、活动的新去处。先后举办了 “万市大集”甄选集市活动、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延伸展、苏州河夜跑、电影海报展等深受社区居民特别是年轻群体欢迎的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烟火集市、活力街区”。

浦东新区烟火灵岩,精品城区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东明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新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东明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东明路街道通过开展“精品城区”专项行动,邀请专家、艺术家和在地居民、商户共建共创,挖掘街道消极空间,以建筑立面、街道空间、公共设施为改造重点,通过美化措施打造“灵岩十二景”,推出卡通形象为项目专属LOGO,令人耳目一新。成立街区发展中心,凝聚多元力量参与更新工作,促进街区经济,留住市井味、烟火味、人情味。通过建筑立面彩绘、地面铺装重置、店招店牌更新、活动广场翻新等方式进行街道空间的系统性更新,打通背街小巷、植入艺术装置、完善标识设施、设置街道家具、修建遮阳凉亭,有效改善街道景观、提升商业活力。

嘉定区永盛里特色商业街区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嘉定区工业区管委会
组织者:上海市嘉定区供销合作总社、上海市嘉定区五金交电总公司、朱桥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古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者: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永盛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对区供销社和闲置厂房进行改造,设计方案立足于旧日记忆,以文脉传承为目标,通过国有资产盘活、既有建筑更新改造、新型业态植入、设施优化和风貌提升等措施,打造沿街、滨水、庭院等多元化、个性化的活动空间,设置个性时尚秀场,开拓热闹、时尚、新颖的消费新场景。同时补充便民服务,提供餐饮、超市、菜场、零售等多元社区服务,致力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社商融合、时尚活力的新型消费客厅。永盛里已入住20多家商户,入驻率超过8成。开业至今已举办“啤酒狂欢节”等多场大型商业、文娱活动,吸引20万以上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获得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双创场所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双创场所赛道获奖名单


杨浦区就业服务新载体——乐业空间


奖项名称: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杨浦区通过统筹利用辖区内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睦邻中心、创业园区等平台,探索在社区中打造集信息排摸、岗位开发、就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就业服务新载体——“乐业空间”,架起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强有力的桥梁纽带。目前,杨浦区共有15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建成全市首个商圈“就业服务+劳动维权”站点,并延伸补点8个高校“乐业空间”,实现了社区、高校全覆盖,整合优质就业资源、营造良好就业氛围,成为了打通公共就业“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截至2024年11月底,“乐业空间”已累计举办职业技能体验、面试辅导、社交技巧培训、简历制作讲座等特色活动136场,服务6000余人次,协同全区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69场,2400余家次单位,5.3万余人次参与。

黄浦区演艺大世界·共享服务空间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
运营者:上海空星间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演艺大世界致力于持续赋能社区与新兴领域,为演艺企业及个人提供低成本的创业空间、激发创新的交流空间和让演艺企业走进社区的服务空间。作为演艺大世界首个共享服务空间的揭牌地,项目以广场驿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贯彻“小而美”的建设理念,打造四大“零距离”品牌,即打造灵活多变的剧场空间,提供多功能共享空间,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平台,提供部分孵化资金和创业指导制度;提供十大共享服务清单,如“艺梦启航”、“星辉剧场”、“艺林汇聚”等。从而能满足演艺企业和个人从创作到展示的全过程需求,实现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社区生活的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金山区漕泾镇数字游民国际村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金山区漕泾镇
组织者: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人民政府、上海市金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金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滨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项目旨在打造具有“乡村形、都市芯、文化魂、国际范”的数字游民社区。以数字游民图书馆为核心设施,打造“漂流船”“荷塘”“咖啡”“林下”等特色工位;提供数字游民之家、国际村别墅、客栈民宿等良好的居住环境,各色餐厅、农家乐提供丰富且特色的美食;优美的田园水乡周边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与活动;数字游民生活圈嵌入在漕泾郊野公园,工作创业与吃住游娱完美融合。数字游民与村民双向互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成熟模式共同参与建设,村民积极为数字游民社区服务,为水库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人文艺术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人文艺术赛道获奖名单


虹口区鲁迅先生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系列项目


奖项名称: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自横浜路景云里出发,沿多伦路朝北打造鲁迅小道,串联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木刻讲习所、鲁迅存书室等点位,再现鲁迅当年真实生活。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焕新服务升级,以“文韵川北、活力社区”为愿景,优化社区公共空间体系同时融入木刻讲授、公啡书社小憩馆、全域“大思政课”等创新服务,以数字化技术打造集休闲、阅读、学习等多功能的文化交流空间,彰显“文化三地”海派生活美学。木刻讲习所利用弄堂治理委员会协同共治平台,建设“艺苑朝华”社区会客厅阵地,开展多场治理民主会,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杨浦区油酷艺术公园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定海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设计者:上海优德达城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优实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爱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杨树浦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定海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设计关注在地性和低碳城市发展,以在地工业特征和现有植被利用为基础,打造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休闲和体育活动、植物研学活动、文创艺术空间等。既保留了油罐、钢构架、阀门等工业遗存,又融合当代艺术设计,兼具艺术气息和工业灵魂。“油酷”艺术公园根据功能分为艺术公园区、运河活力区和油罐探险区三大区块,艺术公园通过建构筑物业态更新和场地绿化提升,形成一个工业遗迹文化与自然共生的人文艺术公园;运河活力区通过置入运动功能和滨水体验,激活运河滨水带;油罐探险区基本保油罐原貌,不做大的改动和地下开挖,在滨河与瞭望塔改造成的“运河之光”灯塔交汇,喻意火油给城市带来的光明和能量。

长宁区苏河“超级管”桥下空间更新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长宁区华阳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设计者:上海翡世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华阳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苏河超级管位于长宁区江苏北路与万航渡路交叉口,是长宁区沿苏州河桥下休闲文化带的第一个提升节点,也是长宁、静安、普陀三区交界处的门户。设计从场地中亮黄色市政天然气管道汲取灵感,融合工业元素与孟菲斯艺术去激活桥下灰空间,打造为特色门户展示空间。打开原本被围墙封堵的空间,让苏州河畔悠久的工业遗产浓缩进“啤酒桶”、“钱币”、“面粉储料罐”等元素中,并以艺术装置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提供了一些休憩空间。定制的地面图案和墙面歌词唤起了市民对老上海人文历史的记忆,增加了场地细节,也营造出极具魅力的艺术氛围,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多项影片在此拍摄,“苏州河骑行活动”、“夏日音乐会”、“快闪舞团”等活动都曾在这里举办。




美丽乡村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美丽乡村赛道获奖名单


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


奖项名称: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松江区泖港镇
组织者: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
设计者:上海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名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人民政府黄桥村村民委员会、上海佳乐美食品有限公司(村民大食堂)、上海市全程玖玖健康有限公司(幸福老人村)、上海越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展馆)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泖港镇黄桥村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和宅基地改革试点村要求,形成了“北林、中田、南园”的规划布局。目前农民集中居住区已建成,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村民大食堂、幸福老人村等先后落成,同时融合了便民超市、中医堂等多种功能,村民可在家门口一站式解决衣食住行,生活的便利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优美的环境和崭新的风貌使黄桥村更宜居。特色亮点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紧密结合,让规划落实处、资源有实效、百姓享实惠;美丽乡村建设为新农村治理、智慧化管理提供承载空间,让“文化强村”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黄桥村被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多维度展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同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宝山区罗泾镇乡村生活圈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宝山区罗泾镇
组织者: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人民政府
运营者:上海山海泾思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罗泾镇乡村生活圈以五个村为载体,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活圈。塘湾村引入北上海首个“飞行营地”,融合千亩涵养林,打造乡村生活新方式;花红村打造手工“织文化”,开展农事活动和手工制作体验;海星村以渔事文化体验为特色,举办品蟹节,提升罗泾形象;洋桥村联合教育部打造新型研学基地,新陆村开展赤松茸及石斛共生模式,寓教于乐。罗泾镇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让居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幸福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崇明区花开满庭,集美仙桥


奖项名称:优秀创意奖
所在街镇:崇明区竖新镇
组织者: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人民政府
设计者:上海唯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村委会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宜居”仙桥有住头,按照“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水而居”的乡村基调进行建筑风貌优化,利用河道生态整治等工程打造滨水空间;“宜业”仙桥有盼头,以旅带农、以农促旅,高效农业创新不断,星级民宿聚集成片,集美空间展露头角“宜游”仙桥有看头,围绕花卉特色产业,以“花开满庭 集美仙桥”为主题,打造“一廊三园”,让花乡仙桥变身“乡村会客厅”;宜学”仙桥有学头,打造仙桥“研学基地”;“宜养”仙桥有奔头,乡村治理细胞工程连点成片,结合为老硬件设施智慧化工程,让海上花岛成为康养怡园。




治理创新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治理创新赛道获奖名单


徐汇区虹梅街道“三所联动+三庭合一”闭环解决矛盾新路径


奖项名称:卓越创新奖
所在街镇:徐汇区虹梅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虹梅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
运营者: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虹梅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徐汇区虹梅街道地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有企业4000余家,是上海“五型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支撑,因此虹梅街道围绕司法所、派出所与律所地域相邻、机制关联、人员互通的独特优势,签约共建“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庭,1分钟可达现场助力解纷。同时,街道将“三所联动”与劳动仲裁、法院审判有机衔接,在街道司法所内引入区劳动仲裁庭、区法院派出法庭,与“三所联动”调解庭实现“三庭合一”,让企业、职工就近享有便捷、高效、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探索出一条“三所联动+三庭合一”一站式闭环解决矛盾纠纷的新路。目前每月接待咨询量平均约500人次,开庭40个,2024年至今有效调处纠纷240起,涉及金额1500万元。

奉贤区数智全家统


奖项名称:优秀治理奖
所在街镇:奉贤区奉浦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奉浦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奉贤区大数据局、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者: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奉浦街道办事处
运营者: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奉浦街道办事处、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数智全家统项目是由奉贤区奉浦街道与奉贤区大数据局、电信、哈啰、美团、饿了么等合作构建的智慧信息平台,项目功能一是“互联网+明厨亮灶”,在美团、饿了么平台上实时查看后厨制作;二是“蓝牙道钉”,以四重定位技术实现单车0.7米级精准停放;三是“人人共享换电”,推动实现市民公共换电,保障电瓶车充电安全。项目通过政企联动,提升了可复制推广性,增强了全民参与度,并实现了资源整合,降低市民换电成本。目前,全市已建成2000余家“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共享单车规范还车率提升至98%,电柜换电用户达2000人。

杨浦区青春(Young)燃动社区


奖项名称:优秀治理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五角场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五角场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者: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规划师团队(李晴、刘悦来、计文浩、崔博文、陈功达、计姝婷、2024城市设计课程同学等)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青春Young燃动社区包含部分复旦宿舍和六个居委的日常生活空间,重点聚焦推动高校与社区的融合。一是推动社团课堂进社区,以复旦大学拓客、舆图社和同济社区更新等社团青年为骨干,以五角场街道为教学基地,用青春力量激发社区营造;二是构建“3+2”协作机制,形成社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以及大学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协同合作机制;三是打造“线上+线下”更新实践平台,搭建了“同舟共济旦复旦兮”多方协作的线上沟通平台以及微更新线下实践基地,定期开展更新实践。

黄浦区网格治理赋能南东美好家园建设


奖项名称:优秀治理奖
所在街镇: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在党建引领下,以深化“零距离家园”工程建设为主线,在全区率先探索并建成街道、街区、居民区三级治理平台,全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街道构建了“一圈三格、一格三域”治理新格局,“一圈”即环人民广场中央商务圈,通过基层党建、经济发展、城市管理、街区治理四个专委会运作,每年推出一批重点工作项目;“三格”即将街道辖区划分为三个标准化综合网格,建立领导包保联系综合网格制度;“三域”指建立网格内沿街商铺、社区、楼宇商圈之间的关联,建立以共治联盟为主体的联动协商机制。

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规划实践基地


奖项名称:优秀治理奖
所在街镇: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设计者:能源基金会、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上海织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丹麦盖尔建筑事务所、北京市朝阳区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碳策营城(北京)咨询有限公司、蓝京烘焙咖啡店
运营者: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南京西路街道、静安区规资局,于2023年12月共同组建“上海静安·南京西路街道社区规划实践基地”,联结起居民、商户、基层管理者、社区规划师、高校、机构、社会组织等,开展近30场“规划进社区”主题活动和“社区进规划”公众参与工作,推进“一心一路”等重点亮点项目实施。围绕“丰盛、人文、活力、韧性”的社区发展目标,实践基地坚持“七个一”导向,践行从规划统筹、行动指引、精细设计、项目共商、协同运营到经验推广的“全流程、全链条”模式,建构起受众更广、更具内生动力与人文温度的社区营造路径。

嘉定区“我嘉·邻里中心”系列建设运营


奖项名称:优秀治理奖
所在街镇:嘉定区
组织者: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社会工作部
运营者: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嘉定镇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新成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真新街道办事处、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0年开始,嘉定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嘉定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启动“我嘉·邻里中心”工作,计划形成66个示范性、功能性、标志性的邻里中心,目前已完成53家。该项目亮点一是凸显“全链条”的系统性谋划统筹,聚焦设施短板及可用潜力空间,合理规划布局邻里中心,并差异化设置单体型、主辅型、多点型、乡村型等四种类型;二是凸显“全功能”的市民体验度,构建涵盖“衣食住行”所需的八大类16项标准服务设施体系;三是凸显“全区域”的资源集聚融合度,强化公益性主导、市场化的运营理念,搭建“社区合伙人+社区主理人”的管理队伍。



来源:上海规划资源.



周俭:以空间为单元的住区更新机制整合——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践及其思考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时间城市规划的上海探索——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时间路径(附:《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导引》发布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2024年度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赞(0)